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6、画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分别是走之旁、斜刀头。 2.会认10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会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执教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会认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运用 设计意图(学科及技术方面) 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 观察图画,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引入诗句 文插图。 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 学生交流 推送PPT 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 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5.教师导言: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初读古诗,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正确识字 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 合作交流 学生朗读 学生圈划 学生圈划生字 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通过初读古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 同桌互读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 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字。 (4)全班齐读。 6.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7.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熟读成诵,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感知大意 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 齐读 认读生字 学生交流 自由读 小组交流 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本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思想也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验语言的优美。 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学生自由背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 诵 4.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 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学生交流 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 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学生交流 6.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哪位同学见过 “山”?说说“山”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 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8.教师总结引出课文题目。 学生朗读 9.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 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学生演一(2)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演,说一说 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读一读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4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分别是走之旁、斜刀头。 2.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检查复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学生背诵 多种形式背推送PPT 本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一年级趣味阅读的思想。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又在诵读中巩固识字教学。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诵古诗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小组合作学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辶、”。 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6.游戏:识字大转盘。(课件出示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组词并说一句话。巩固识字。 习 学生交流 学生游戏 课件演示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互考、识字大转盘游戏等活动方式,引领学生掌握多种识记汉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指导书写时必须细致。不仅应该从整体上观察生字,还要从笔画的占格位置、正确笔顺,生字的大小,甚至笔画从哪里起笔,怎样收笔都要提醒。教师范写指导要贯穿整个的学生书写过程。 通过开展“古诗诵读会”的形式,引导学指导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逐字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整体范写,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在书上描红,对比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学生书写 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学生交流 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生积累古诗,激发学生兴趣,丰富积累。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回家为爸爸妈妈猜谜语的活动再现情境,加深印象的同时感受到成就感。 教学反思(围绕信息技术整合学科特点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