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都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尤其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领。
一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在此情势下,引领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社会思潮的互相激荡,科学地分析它们的性质及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当前,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的错误思潮有以下一些。 第一,新自由主义思潮。作为一种西方经济学理论,新自由主义推崇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强调公有制会使经济变得更糟,主张推行以超级大国方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近年来,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的影响呈上升之势,少数人以“自私经济人”为假设,笼统地主张“国退民进”、“国有企业退出一切竞争性领域”。对此,部分大学生困惑不解。表面上看这是对改革中出现问题的正常反映,实质上是新自由主义思潮长期泛滥的结果。
第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通过议会道路来改良资本主义的学说,尽管它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但极力鼓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反对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不能认清民主社会主义思维的实质,那就认不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就会推崇所谓的“第三条道路”,成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应声虫。
第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中国革命的历史,虚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思潮以学术研究的面貌出现在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上,以文艺作品特别是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混乱,也影响到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好像从小接受的历史教育全错了,近现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都是“历史的误区”。
第四,宪政民主思潮。宪政民主思潮将人的天性自由和平等视为不可褫夺的基本权利,认为政治权力的正当性只能来自公民个人的自愿同意。这一思潮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多次出现,但均以失败告终。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再次粉墨—登场,直接否定我国宪法及其确定的基本政治制—度,提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危机。近年来,通过互联网、学术讲座等渠道,它在大学生中得以传播。试想,接受了宪政民主那一套.否定了共产党的领导,哪里还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五,公共知识分子思潮。这一思潮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当立足专业,放眼天下,充当社会的引路人,成为超阶级的公共事务的介入者和公共利益的“守望人”。有些大学生以认同这种理论为时尚,更有个别人以它介入现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质疑。这实际上已经影响了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
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社会理想的多样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入近代以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先进的中国人曾不辞辛劳地向西方求索,但“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
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20世纪50年代,由于国际国内因素的共同影响,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二,作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要买现现代化,只能坚持夫社会主义道路。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唯一可选择的道路便是社会主义。“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厂,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出现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
第三,中国在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是由毛泽东启动的伟大构想。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构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尽管这一阶段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但这并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使然。只要牢牢把握“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汁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一定能够实现。
第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借口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存在腐败现象,就妄言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在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无知。在中国现代史上,不是没有尝试过议会民主制,尝试了,但失败了;在当今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在实行议会民主制,但并没有根除腐败,反而是各种势力互相争斗,国家长期处于动荡和贫困状态之中。可见,并非只有多党制这一条途径才能实现对执政党的监督。共产党有信心也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