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方案编制提纲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方案编制提纲

来源:意榕旅游网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

工作方案编制提纲

引言:试点工作目的和依据(指导意见、合作协议、支持意见等)。

一、试点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一)主要目标

结合本省和试点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开展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

保护耕地。通过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布局,实行增减联动,对工矿废弃地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进行整理复垦,减少占用优质耕地,促进保护补充耕地。

保障发展。通过合理复垦利用工矿废弃地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增加土地有效供给,拓展建设用地空间,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情况。

节约集约用地。通过充分复垦利用废弃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情况。

1

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因地制宜复垦利用工矿废弃地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增加植被覆盖、防治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等情况。

(二)遵循的原则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规范运作、严格管理。 明晰产权、维护权益。 生态优先、保建并重。 (三)试点选择要求

首批试点,每个省(区、市)可选择2~3个县市作为试点县市。试点期限为2012年至2015年。在试点期限内,严格筛选项目区做出年度实施安排。从项目批准到完成验收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调整利用挂钩指标专项用于试点县、市的工矿发展、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不得跨县级行政区域安排使用。依据《土地复垦条例》的规定,应由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的工矿废弃地,不得纳入试点范围。废弃地整治为旅游或休闲娱乐用地的,不得作为试点项目。

二、试点已有工作基础

(一)复垦利用调查与潜力评价。本地区拟开展复垦利用的工矿废弃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的数量、类型、特点和分布,废弃地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情况,适宜复垦利用

2

的规模、类型、面积和分布,复垦利用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改善环境。(暂缺)

数据来源:以土地调查最新成果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和评价。

(二)工作组织基础。阐明本省开展试点的工作组织情况、规划编制工作情况和公众意愿情况。

工作组织情况,指已建立的工作机制,出台的文件规定,部门协调情况等。

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编制和审批情况。

公众意愿情况,指废弃地复垦利用实施前,举行听证、论证,充分吸收当地企业和公众意见。

(三)规范政策基础。针对本试点地区的实际,提出在规划编制、计划管理、土地审批、资金支持、地籍管理、执法监察等方面的管理政策,创新土地利用和管理模式。

(四)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指地灾危险性评估、水土流失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等。

三、申请复垦利用规模和目标

阐明试点县市复垦利用的范围、规模和期限;复垦区的划定,拟复垦耕地的面积、复垦调整利用挂钩指标规模;建

3

新用地调整利用的方向和区域布局。

在确定总目标的基础上,拟开展各年度规划目标,项目区设置和布局,利用方向,项目分期建设安排。

四、开展工作任务和步骤

(一)做好试点前期工作准备。完善工作机制,开展调查评价,编制专项规划,征求相关部门、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企业意见,形成广泛共识。

(二)组织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项目所在市、县人民政府按照批准的试点工作方案,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调查成果,在完成地类认定、勘测定界、权属确认、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工作的前提下,提出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编制试点项目复垦方案,并按规定报批和备案。

在市、县人民政府统一组织下,依据《土地复垦条例》和土地复垦管理的有关规定,组织工矿废弃地复垦,确保按要求复垦到位。

(三)项目区复垦建新整体审批。按照相关规定对复垦的耕地进行等级折算,确定建新占用耕地的数量,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复垦耕地数量和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评定。试点县市选择工矿发展用地、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用地为建新用地,与验收的复垦用地组成项目区,编制项目区实施方案,编报整体审批报件,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整体审批。依法做好试点项目区用地征收和供应工作,确保建设项目合法

4

合规用地。

(四)做好试点项目实施验收考核。试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建立项目数据库,专项统计、实时更新项目审批、指标使用、复垦建新、资金安排、收益分配、权属调整、验收考核等情况。试点项目实施到期后,按规定进行初验、正式验收和报备。试点县、市每年向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作出专报,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每年要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部备案。

五、试点保障措施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和相关要求,从工作机制、权属管理、资金保障、信息化建设、实施监管、考核评估等方面提出规范推进试点工作的保障措施。

附件:

1.县、市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及前期工作基础等。

2.县、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专项规划(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数据库)

3.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文本和图件。 4.其他资料。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