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I方法引航/跟着课文学写作· f GENZHEKEWENXUEXIEZUO 二、文题布置 题目:从…一到…-- 常规要求: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以 上的记叙文。 特别要求:①有过渡段;②写多件事;③结尾 点题;④字数多多益善。 三、写作指导 拟题及立意上,可从时间的变化入手,如“从 小学到初中”“从童年到少年”等,以表现“成长” 为主题。也可从空间的变化上手,如“从深圳(或其 他城市)到监利”,可表现留守儿童不得不返乡上学 的无奈;“从监利到西安(或其他城市)”,可表现 旅游中两地的差异:“从家庭到学校”或“从学校到 家庭”,可表现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生活情趣。 从反馈的习作来看,多数学生能有模有样地 仿写,能达到“常规要求”及“特别要求”。这表明, “跟着课文仿写”是比较成功的。 教材中有大量适合学生仿写的课文,但需要 教师精心挖掘,认真引领和指导,以便学生“临 帖”。 首先,要精心选择仿写课文。供仿写的课文一 般篇幅不宜过长,以减轻学生畏惧心理,如七年级 上册《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紫藤萝瀑布》 《荷叶母亲》等。若课文篇幅较长,可鼓励学生写 长,如本次仿写,就在“特别要求”中提出“宇数多 多益善”,让学生体验写长文章的快感。供仿写的 课文还要有鲜明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仿写中有所 收获,当然,这样的文章在教材中比比皆是。 其次,要精心挖掘课文的仿写点。这是整个作 NEW WRlTING◇201 5.4 文指导过程中最花心思的环节,需要教师从学情出 发,认真备课。一般来说,对供仿写的课文要挖掘 出三四个左右的写作点。若太少,则目标不具体;若 太多,则要求过高,难以“消化”。如本次仿写,就 提出了三个仿写点,特别是“学开头结尾”,既分析 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方式,又归纳了一般文章的开 头和结尾方式,并在随后的作文“特别要求”中提 出“结尾点题”,是对所仿写课文的改变。 再者,要精心布置仿写作文题目,提出明确要 求。根据所选择的仿写课文和挖掘的仿写点,布置 相应的仿写作文题目,可以是命题作文,可以是半 命题作文,也可以自拟题目。为方便学生自由写作, 一般少布置命题作文。在作文要求中,既要有“常 规要求”,也要有仿写的“特别要求”,“特别要求” 是针对课文仿写点而提出的具体要求。如本次仿 写,无论是题目还是“特别要求”,都是针对《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提出来的。同时,在作 文评价上,既要针对作文的一般要求评价,更要针 对“特别要求”评价。 最后,要认真指导学生仿写。对命题作文的题 目要进行解读,防止学生在立意(主题)上出现偏 差;对半命题作文和自拟题目作文,还要指导如何 拟题。如本次仿写,就根据不同的拟题,进行了多 元化的主题解读。 “跟着课文仿写”作为“跟课文学写作”的一 种形式,与另外两种形式相比,教师的备课量相对 要小得多,且可以随着阅读教学同步进行,可谓简 便而灵活,特别适合于每周的随笔写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