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________ ,__________”,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3)古代诗歌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感情,杜甫诗中也与这样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5)始皇即位后,南征北战,在军事上取得一系列成果,贾谊在《过秦论》中形容为“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其威慑力使“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一句化用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意,用夸张的笔法展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瑰丽画面,而“___________”一句则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烟火纷纷、乱落如雨的元宵夜景。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
(4)在”听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_”, 视线常被遮断。
(三)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关于“谢公”的句子:李白十分崇拜谢灵运,常常称其为“谢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 ” 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3)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景致与苏轼《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4)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1
(四)
(1)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朝天子·咏喇叭》中,写出喇叭“吹”之功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鲍照的《拟行路难》当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
(4)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5)小刚写了一本网络小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其中主人公在明朝灭亡之后,伤心流泪,想得自己日暮途穷,听闻鹧鸪声声鸣叫,不禁想到前人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五)
(1)小刚来杭州西湖旅游,一处游览点请游客题字称赞西湖美景,写得应景有奖品,限刚好八个字。小刚想起来了柳永的词,于是写下了“ __________, __________”这八个字。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3)归有光《项脊轩志》“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作者在项脊轩中坐拥群书、吟诵诗文的快乐。
(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__________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__________”。
(5)柳永《望海潮》“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两句采用互文手法描绘出一幅弦歌不断、生活安逸的欢乐图景。
(六)
(1)人们常说苦难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够促使人们取得一番成就,在《报任安书》中就有这样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苏幕遮·燎沉香》中,作者运用对写法,设想朋友对自己的思念,从而深化了作者思乡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共用了三个“山”字。其中 “______”一句以高山不能阻止流水,比喻主和派终难阻止抗敌复国力量的发展。
(3)苏轼《赤壁赋》中由无穷的江水、永恒的明月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须臾人生。
(4)《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临水常有时光流逝之慨叹,如孔子就曾面对河流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与朋友泛舟游赤壁之下时朗诵《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句。
(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 __________,__________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3)《荀子·劝学》中,作者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用两种小动物作对比,指出蟹虽
2
有“六跪而二螯”,却“__________”,道理何在?就在于“____________。”
(4)古代文人喜欢以“酒”寄托情感,表达人生感慨,杜甫和苏轼分别在《登高》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以酒寄情。
(5) 在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中,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及浩瀚的作品,深受世人喜爱和重视,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1)苏轼在《赤壁赋》中塑造的曹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的文武兼备的文武兼备的英雄形象,已经成为国人心中的经典。
(2)《登高》中,杜甫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打通了景物中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把无限感伤寄寓其中。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一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____________”一句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4)《劝学》中以马为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鹂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意义,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九)
(1)古人迎客热情,待客周到。杜甫《客至》中体现热情迎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长亭送别》中运用拟人和设问手法写出送别时离愁别绪乃至伤心落泪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中写齐、赵二国虽不赂秦也最终灭亡,但苏洵对齐国“_____________ ”表达不满,对赵国“_____________ ”表示可惜,态度截然不同。
(4)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想保全树木的天性,须做到“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其间闪耀着“呵护和放手都是爱”的思辨色彩。
(5)古代诗人常把“鹿”写进诗中,比如欧阳修的“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借此或展示尚贤的姿态,或寄托隐逸的情怀,再如曹操《短歌行》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十)
(1)《阿房宫赋》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两句,展现了秦统治者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将其当成寻常事物的情形,体现了秦的奢侈。
(2)《登岳阳楼》中表现诗人的感情已由初登岳阳楼的潜藏喜悦,转为明诉悲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3)《谏太宗十思疏》首段阐明此次进谏是针对君王执政出现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问题,并用形象的比喻指明其危害性。
(4)陆游《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5)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_____ ”;而北望故都,又“ _____________”,视线常被遮断。
3
附:参考答案
(一)
(1)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2)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4)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二)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2)东风夜放花千树 星如雨
(3)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4)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三)
(1)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2)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3)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4)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5)示例一: 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华(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 游观须知此地佳 纷纷人物敌京华 // 江亭夜语 喜见京华新样舞)
(四)
(1)沉吟放拨插弦中 整顿衣裳起敛容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3)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4)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5)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五)
(1)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2)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3)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4)草创未就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5)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六)
(1)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2)五月渔郎相忆否 青山遮不住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4)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5)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七)
(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4)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尊还酹江月
(5)示例: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 /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八)
(1)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4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轻拢慢捻抹复挑 唯见江心秋月白 (4)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5)两个黄鹂鸣翠柳 自在娇莺恰恰啼(“千里莺啼绿映红”“隔叶黄鹂空好音”“阴阴夏木啭黄鹂”“几处早莺争暖树”)
(九)
(1)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2)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4)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5)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3)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4)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5)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十)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