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学原理自考复习资料第四章

美学原理自考复习资料第四章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四章 审美范畴论

1、崇⾼:崇⾼是美的⼀种范畴,⼜称壮美。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量和精神⼒量,雄伟的⽓势,给⼈以⼼灵的震撼,使⼈惊⼼动魄、⼼潮澎湃,进⽽受到强烈的⿎舞和激越,引起⼈们产⽣敬仰和赞叹和情怀,从⽽提升和扩⼤⼈的精神境界。

正式提出崇⾼这⼀范畴的是罗马时代的朗吉诺斯的《论崇⾼》。

明确使⽤“崇⾼”⼀词并把它与优美并⽴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是18世纪英国思想家博克。他出版了《论崇⾼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书。康德把崇⾼分为数学的崇⾼和⼒学的崇⾼。

2、优美:优美是美的⼀种范畴,⼜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常常以⼩巧、光滑、柔和等特征令⼈愉悦。优美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实践中⽬的和现实的⼀致,是真与善的统⼀,表现了⼈与⾃然的和谐关系,如⼩桥流⽔、风和⽇丽等。

3、悲剧性:作为⼀种审美的范畴,悲剧性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悲,不悲不能成为悲剧,但悲不等于哭、悲哀、悲惨。西⽅悲剧性意识的历史演变:

(1) 命运悲剧:索福克斯《奥狄浦斯王》,希腊命运悲剧的典型代表。(2) 性格悲剧:⽂艺复兴以后,17世纪新古典主义《哈姆雷特》。

(3) 社会悲剧:8、19世纪出现,巴尔扎克《⾼⽼头》,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易⼘⽣《玩偶之家》。(4) ⽣命悲剧:叔本华认为⼈⽣就是悲剧。托尔斯泰说,⼈⽣的悲剧是床弟间的悲剧。(5) 荒谬悲剧。

悲剧在古希腊⽂中意为“⼭⽺之歌”,本是希腊⼈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以独唱与合唱的形式来进⾏的。

悲剧冲突的实质:在于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与永远不能满⾜的现实之间的⽭盾。例,鲁迅: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看,喜剧将⽆价值的撕破给⼈看。

悲剧的内涵:悲剧是主⼈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的冲突,冲突中主⼈公因感性⽣命遭到摧残和毁灭⽽成京了精神⽣命的永恒价值,从⽽激起悲壮之情⽽使⼈们的⼼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4、悲剧性的效果

(1) 悲剧由痛感到快感的转化,从⾝⼼贯通的⾓度去看待净化⼼灵;

(2) 悲剧体验的净化作⽤,主要指精神是情*的提升,亚⾥⼠多德、卡塔西斯;(3) 精神提升,精神境界由低级到⾼级。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

5、⽣命的机械化:法国学者柏格森1900年《笑》⼀书中提出来的,从他的⽣命哲学出发,认为⽣命是⼀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作为这种创造的推动⼒的,是⼀种盲⽬的⾮理性的本能“⽣之冲动”。⽽⼀般物质,作为⽣命的反⾯,则显得僵硬、呆滞、机构化,阻碍⽣命的前进。⽣命的最基本价值就在于它的紧张性和活动性。喜剧产⽣的原因,就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6、喜剧性的效果—笑的特征论述:谈谈你对喜剧看法

喜剧性最显著的效果是引起⼈们的笑,笑是喜剧性最显著的特征。喜剧性的笑有3个特征:(1) 喜剧性的笑是⼈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理现象。

(2) 笑的感情必须与理智作出的是⾮判断⽆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3) 笑要有共鸣,笑是在⼀定的社会圈⼦⾥⾯产⽣的。总之,喜剧性最显著的效果就是笑。

7、论述:丑的美学意义(或丑的审美价值):丑作为⼀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是多⽅⾯的:

⾸先, 丑时美的对⽴⾯,与美是相互依存有相互转化的。以丑衬美,可以使美更加突出;

其次, 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恩格斯说:“在⿊格尔那⾥,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

再次, 审丑历来是审美活动的⼀个重要⽅⾯。⽆论是原始艺术,还是古典主义,或是现代主义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 最后, 现实⽣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点化,可以转化成为艺术中的美,即“化丑为美”。

例:罗丹《⽼妓》(欧⽶哀尔),年轻时⾮常美丽,但罗丹却将之雕刻成⼀个年⽼⾊衰、⼲瘪丑陋的“⽼妓”。⼈们看到时,不禁惊呼“丑的如此精美”。欧⽶哀尔“⾁体受着垂死的痛苦”,“发现⾃⼰活象⼀具⼫体⽽感到恐惧”,罗丹在雕刻中深刻地揭⽰了这种丑,引起了⼈们⼼灵的震颤,从⽽不能不惊叹于他艺术表现的精美绝伦,不能不赞叹他艺术的美,因此,⽣活中的丑到了艺术中,不是变美了,⽽是暴露了它丑的真实⾯⽬,让⼈真实地认识它丑的本质。变美的不是丑本⾝,⽽是艺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