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作者:王倩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9期
摘 要: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吉林省虽然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言,还是缺乏行业竞争优势的。本文在对吉林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整合相关产业,科学的进行优化管理,进一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增加产品的价值,逐步创新产品、升级服务。利用好现有资源,开发好未来资源,逐步提升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吉林省 文化旅游产业 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開始,人们开始强调“旅游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这种观点的引领下,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改变,它是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融合而产生的新兴产业。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呈一体化发展趋势,文化旅游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文化旅游产业对于有些区域来讲,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成功还是失败。吉林省凭借着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优质的先天条件。在全球经济都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同步上升试螺旋发展,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吉林省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吉林省的东边小部分地区与俄罗斯接壤,东南与朝鲜隔江相望,形成了三国国界相交的独特景象。山海关往外穿过辽宁省即达吉林,北接黑龙江省,西接内蒙古的大草原,一年四季气候分明,自然资源丰富,天然的形成了很多文化旅游景区,其中主体是以气候优势的冰雪旅游项目,但是同时包含了宗教文化的寺院和庙宇等,形成了既有蕴含悠久历史的王陵古塔,又有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比如,冰雪文化旅游方面,吉林省现拥有万科松花湖青山旅游度假村滑雪场以及承办过全亚洲冬季运动会和全国冬季运动会北大壶滑雪场以及各种形娱乐为主的滑雪场共计20几和多项冰雪娱乐设施,这种在冰雪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与开发,使吉林省的冬季运动旅游项目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了较高知名度,每年冬天吸引各国游客来此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方面,
有4000多处历史名胜及遗址在吉林省被发现与开发,这其中许多都蕴含着浓厚文化气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旅游价值,例如:素有“长白山下小江南”之称的集安,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位于集安东北4.5公里的龙山脚下,有着雄伟壮观的洞沟古墓群中著名墓葬——将军坟,是高句丽20代王长寿王陵墓,早在2004年7月,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遗产不仅对中国历史和考古史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外,对整个吉林省的文化产业旅游同样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安县位于长春市西北70公里,是辽金时代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中心,有许多历史遗迹。其中,黄龙古塔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古塔八角十三层,高44米,以形状各异精制灰砖瓦建造。在吉林省的省会城市长春市,有许多日伪时期的遗迹,例如:伪满皇宫和伪满八大部等都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的见证。已经被国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伪满八大部遗迹是当时伪满洲国的统治中心,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四平叶赫那拉古城建筑、敦化唐代渤海的敖东城、长白唐代的灵光塔、吉林北山文庙、珲春清代的龙虎石刻等都是著名的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文化旅游方面,拥有国家5A级风景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通榆向海自然保护区、长春净月潭国家级森林公园等独特自然风光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方面,据统计资料显示,吉林省现拥有汉族、朝鲜族、回族、满族、锡伯族、蒙古族等49个民族,在中国各个省份中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些文化也构成了吉林省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
在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吉林省虽然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言,还是缺乏行业竞争优势的。存在产业结构缺乏整体规划、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没有发挥集聚效应,没能带动经济整体全面发展。 二、提升吉林省文化旅游竞争力的建议
1.促进产业整合,开展整体规划。产业整合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通过结构调整和组织改造,重新进行资源二次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文化旅游产业包括了食、住、行、购、游、当地文化部门、政府部门等等,需要行业内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形成旅游产业的联动网络系统。吉林省要进一步拓展开发特色的旅游商品,把关东文化、辽金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理念,融入到衣、食、住、行当中,生产出真正的吉林特色的旅游商品,逐步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提升旅游产业软硬实力,从而整体竞争力。
2.深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是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载体的复合型产业。吉林省再深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文化资源为中心,运用灵活多变的体现形式,将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载体结合等等。例如:“吉林乌喇大型山水实景灯光演绎”表演,以东团山为背景,松花江为舞台,大量运用了灯光、音响和景观,还原了数百年前江城先民的真实生活,再现康乾时代东巡江城波澜壮阔的场景。第二,深层挖掘吉林省内各个区域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将各区域的文化特征进行精包装与整合,打造区域精品旅游路线。如:延吉-敦化-吉林-长春-大安的森林旅游线路;集安-临江-长白的鸭绿江山水旅游线路;长春-查干湖-大安-白城-洮南-向海的湿地旅游线路;净月潭-北大壶-雾凇-北山-松花湖的冰雪旅游线路;集安-临江-长白-朝鲜惠山的边境旅游线路等。同时,吉林省要将文化特征与市场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多视角、全方位的展现吉林省的文化底蕴,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3.优化产品结构,贯彻产品创新理念。就目前的旅游市场而言,旅游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参观为主,休闲度假不多,这与吉林省地理位置有关,吉林省作为东北三省旅游的一个中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站,相对缺乏休闲度假产品,所以很难吸引游客较长时间在吉林省停留下来。随着游客偏好的不断变化,市场需求的不断调整,要做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断创新出新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要想科学的、快速地发展,必须把创新理念引入文化旅游产业中。比如,建立“长白山生态旅游项目”。基于长白上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特点,通过创新理念来整合原有资源,开发一些具备参与性、科普性的旅游项目,就能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例如组织生物科考、写生旅游、露营野餐、攀岩旅游、疗养旅游、休闲旅游等形式多样的生态旅游项目。
4.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在信息化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宣传推广与产品营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形成线上线下多样试的营销手段。一是选择主流媒体推广,以广告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二是网络营销,通过吉林省旅游政务网和一些知名网站的链接,推广吉林省旅游产品、旅游路线的图片和视频;三是推动东三省旅游合体建设,进行东北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此外,通过影视宣传、举办文化旅游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建设文化旅游基地等方式进行宣传。
参考文献:
[1]颜军.“蜀文化”人文旅游资源与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大学论文,2009. [2]周连斌.北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3.
[3]王倩.基于AHP的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12).
[4]王倩.吉林市文化旅游业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品牌,2015,(12). [5]张婷.吉林省萨满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11).
作者简介:王倩(1985.06—)女。民族:汉。籍贯:吉林省长春市。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企业经济管理方向的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