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意榕旅游网
观代实用暌学2014年l2月第26卷第l2期 ・148l・ Neurochirurgie,2007,53(5):387-390. report of three cases[J].Acta Neurochir 【7】Takei H,Schmiege L,Buckleair L,et a1. (Wien).1997,139:756-760. Intracerebral schwannoma clinically and radiologically mimicking meningioma[J]. Pathol Int,2005,55:514-519. [4】Celikoglu E,Hakan T,Bozbuga M.Cystic Neurosci,2007,14(6):589-592. schwannoma ofthe falx cerebri[J].J Clin 【6】Zagardo M Castellani RJ,Rees JH,et a1. Radiologic and pathologic indifngs ofin-【5】Tsu墩iH,Kuratsu J,Ishimaru et a1.In tracranial intraparench) ma!sehwannoma: tracerebral schwannoma[J].AJNR,1998, 19:1290_1293. 收稿日期:2014.01.15 (本文编辑:陈志翔) 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 计峰,李长安,骆加文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9O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认知 行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治疗6周及3个月的疗效。结果(64.4% 44.4%,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治疗后睡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随访时治疗有效率认知行为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初步发现,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患者失眠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认知疗法;临床随访 doi:10.3969 ̄.issn.1671-0800.2014.12.009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800(2014)12-1481-02 女22例;平均年龄(48.8 ̄10.6)岁; 潜伏期、初次睡眠后的觉醒时间、总睡眠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已造 23例,成一部分人群处以“亚健康”状态,严重 病程0.6~9.0年,中位数为3.7年;既 时间、睡眠效率和每夜睡眠后休息等级 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Ⅲ。它 往服药:短效苯二氮卓类15例,中效苯 (优,良,中,差)。(2)Quisi记录见参考 3.4】。 是各国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新问题。认 二氮卓类14例,长效苯二氮卓类8例, 文献[知行为疗法(CBT)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 其他8例。对照组男2O例,女25例;平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 。9士11.0)岁;病程0.7~1O.2 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4-标准差 最近笔者应用CBT对失眠症患者 均年龄(49.年,中位数为3.6年;服药:短效苯二氮 表示,组问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比 卓类13例,中效苯二氮卓类14例,长效 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  苯二氮卓类11例,其他7例。两组一般 学意义。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P>0.05)。 选择2013年8月至 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BT:将患者随机以5例为 2方法2014年2月浙江省义乌市精神卫生中 1.2结果 心普通门诊及心理咨询中心患者9O例, 1小组,计9组,进行CBT治疗。CBT 2.1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记录及Quisi比 均符合:(1)以入睡困难、夜问醒转次数 包括“ :(1)白天不瞌睡,逐渐延长夜间睡 较治疗前两组睡眠记录及Quisi差异 多、早醒和自感多梦而就诊者,每周至少 眠时间。(2)睡眠限制疗法:缩短在床上 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 4晚,连续3个月以上者;(2)文化程 时间,提高睡眠效率。(3)控制入睡习惯 两组除醒觉次数无差异性外,其他各项 度≥l2年教育;(3)获知情同意,能配合 和仪式。(4)药物限量法。(5)认知疗 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随访。经2名以上的高年资医师根据国 法。(6)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7)正确 0.05)。见表1。 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中关于非 评价睡眠,认真填写睡眠日志卡。采用 2.2两组治愈率比较随访3个月,治 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诊断嘲。排除 家庭治疗形式,患者与家属定时来医院 疗组痊愈率为64.4%(29/45),对照组为 孕期、哺乳期妇女,同时存在严重的躯体 学习和咨询认知行为治疗内容与措施, 44.4%(20/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疾病、神经精神疾病或其他睡眠疾患。 由2名心理科医生共同完成。每周实施 =3.929,P<O.05)。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14 3次,家属参加(配合医生督导)。学习 分“ 。将90例患者1:1分配到认知行 和复习强化训练,每次2 h,3周为1疗 3讨论 为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 程,共2个疗程。治疗结束3个月随访 3.1 非药物治疗作者单位: 322000浙江省义乌,义乌市 精神卫生中心 非药物治疗失眠症 1次。两组均3周1次量表评定和Quisi 主要是指一类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再加 检查。痊愈标准:睡眠潜伏期≤3O分和 上一些物理疗法,CBT寻求改变失眠症 患者的非适应性睡眠习惯,减少自主神  通信作者: 计峰,Emaih jf8189@ 睡眠效率≥80%。qq・tom l_3监测指标(1)内容包括初次睡眠 经和认知上的唤醒,改变关于睡眠的不 ・l48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记录及Quisi比较 观察时间 睡眠记录 Quisi Modem Practical Medicine,December 2014,Vo1.26,No.12 Somnologie,1998,2(2):104-116. 组别 例数『41 陈兴时.一种简便、快速检测分析睡眠脑 入睡时间 醒觉次数 睡眠总时间 睡眠潜伏期 睡眠效率 (min) (次)(min)(min) (%) 电的方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33 (4):252.253. 治疗组45 治疗前 55.4 ̄21.4 2.5 ̄1.1 45 治疗后 39.O±12.5 1.9 ̄0.8 247.12 ̄28.4 251.9 ̄29.8 54.5 ̄19.8 67.5 ̄8.1 80.0 ̄9.2 [5】 Peter D,Nowell,Sati Mazumdar,Daniel J.Buysse:Benzodiazepines nd aZolpidem for chronicinsomnia.Ameta-analysis of 351.2 ̄28.4 34.5 ̄19.8 对照组 45 治疗前 51.9士l9.9 2.4 ̄0.9 56.6 ̄17.2 64.4 ̄7.9 渔 卮 2: 1 :1 2: 圭Q: Q3:2圭2 1: 12主!§:! 2:!圭2: treatment efifcacy[J].JAMA,1997,24(1): 23.31. 良信念和态度,进行健康睡眠实践教育, 发现患者的睡眠记录资料与Quisi客观 以达到改善睡眠的效果这类方法避免了 验证具有一致性,与文献报道一致“ 。 用药带来的副作用,并且具有可信赖的作 以往的观点认为失眠症患者在主诉症状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Task force on promotion and dissemination psychological procedures.Training in nd adissemination of empirically-validated 用效果。得到了美国心理学会的肯定 。 中有过分夸张倾向Ⅲ,这说明患者通过认 本研究采用CBT新治疗,教患者去想最 知行为治疗后,改变了患者的错误认知 可怕的睡眠事情一失眠,解除焦虑一白 和不良行为有密切关系。 然入睡。目的是改变患者对失眠症的认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J].Clin Psycho— logist,1995,48(1):3-23.  JD,Sampson WS.A primary 综上所述,CBT不但能改善患者的 【7】 Edingercare”friendly”cognitive behavioral in 识,防止出现期待性焦虑对睡眠的影响。 客观症状,同时可改变患者对失眠的主 3.2 Quisi在失眠症的诊断方法中,睡 观认知,可达到远期疗效。有关CBT对 眠脑电(PSG)是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手 患者的管理模式、规范患者的睡眠日志 somnia therapy[J].Sleep,2003,26(2): 177-182. 段之… 。本研究显示,失眠症患者经 记录、睡眠评价标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过2个疗程后,治疗组睡眠记录中的总 .... 睡眠时间、入睡后觉醒时间和睡眠效率、 参考文献: Quisi客观睡眠均较疗前明显改善,其失 【1】肖泽萍,徐一峰.精神障碍的处理【M】.3 眠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但 版.上海._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48・59. 两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等级差异无统计 [21 WHO・ICD-10[M]・Dra ̄ofchapterV,1988: 学意义。按照睡眠潜伏期≤30分和睡 目民效率>85%痊愈标准,随访3个月治 【3 疗组痊愈率64・4%,对照组44・4%,两组 。二 Ehlert1,B wA’etal_Edinger JD,Wohlgemuth WK,Radtke RA,et a1.Eficacy of f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treating primary sleep--main-・ tenance insomnia[J】.JAMA,2001,285 (14):1856 1864. [91 KilkeunyTlV1.Fundamentalsofpolysom— nography and sleep disorders[M].New Hope:Intellisteep Technology and Con— suiting,2002:101—1 19. recordingand scoringbyQuisiversion10 .收稿日期:2014.04.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 and standard PSG with visual scoring[J]. (本文编辑:孙海儿) 社区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姜雪芳,胡伟明,寿棘,危雪琴,郑芳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区康复的效果。方法在半年内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34例 作为干预组采取系统的社区精神康复干预,33例作为对照组不采取系统的社区精神康复干预措施,分别在入组 时、干预12个月后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对两组患者进行社会功能、康复效果、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估。结果入组时,两组SDSS、BPRS、GQOLI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l2个月后,两组SDSS、BPRS、GQOL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性(均P<O.01)。结论维持社会稳定。 坚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社区精神康复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效果观察 doi:10.3969 ̄.issn.1671-0800.2014.12.010 【中图分类号】R749_3 【文献标志码】A 作者单位: 324000浙江省衙州,衢州市 第三医院 【文章编号】1671-0800(2014)12—1482—0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 率、致残率高。而约90%的精神分裂症 国内统计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为 患者生活在家庭中,大多数需长期甚至终 长期照顾精神分裂症患者给家庭 6.55%,多发于青壮年,病程多迁延,复发 身治疗,通信作者: 姜雪芳,Emai:461029815@ qq.t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