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3 16:30:32 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A/A/O 工艺是一种典型的除磷脱氮工艺,其生物反应池有 Anaerobic (厌氧)、 Anoxic (缺氧)和 Oxic (好氧)三段组成,这是一种推流式的前置反硝化型 BNR工艺,人为地创造和控制三段的时空比例和运转条件,只要碳源充足(TKN/COD ≤ 0.08 或者 BOD/TKN ≥ 4 )便可根据需要,达到比较高的脱氮率。
常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呈厌氧( A 1 ) / 缺氧( A 2 ) / 好氧( O )的布置形式。该布置在理论上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聚磷微生物有效释磷水平的充分与否,对于提高系统的除磷能力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厌氧区在前可以是聚磷微生物优先获得碳源并得以充分释磷。特点:
1 、由于厌氧区居前,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对厌氧区产生不利影响;2 、由于缺氧区位于系统中部,反硝化在碳源上居于不利地位,因而影响了系统的脱氮效果;
3 、由于存在内循环,常规工艺系统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实际只有一少部分经历了完整的释磷、吸磷过程,其余则基本上未经厌氧状态而直接由缺氧区进入好氧区,这对于系统除磷是不利的。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同济大学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合作,提出了分点进水倒置 A/A/O 工艺,并在上海松江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半生产性试验,获得成功,其成果经专家鉴定可用于工程设计。
为了避免传统 A/A/O 工艺回流硝酸盐对厌氧池释磷的影响,通过吸收改良 A/A/O 工艺特点,将缺氧池至于厌氧池前面,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和 30~50% 的进水, 50~150% 的混合液回流均进入缺氧池,停留时间为 1~3 h 。
回流污泥和混合液在缺氧池内进行反硝化,去除硝态氧,在进入厌氧段, 保证了厌氧池的厌氧状态,强化除磷效果。由于污泥回流至缺氧段,缺氧段 污泥浓度可较好氧段高出 50% 。单位池容的反硝化速率明显提高,反硝化作 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再根据不同进水水质,不同季节情况下,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所需碳源的变化,调节分 配至缺氧段和厌氧段的进水比例,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系统中的除磷效果也有保证,因此,本工艺与其他 除磷脱氮工艺相比,具有明显优点。
分点进水倒置 A/A/O 工艺采用矩形的生物池,设置氧段、厌氧段及好氧段,用隔墙分开,水流为推流式。缺氧段、厌氧段设置水下搅拌器,好氧段设微孔曝气系统。为能达到硝化阶段,选择合理的污泥龄。为使出水磷 酸盐(以 P 计) ≤ 0.5mg/l ,在生物除磷的基础上,另外投加化学除磷药剂。
由于投加除磷剂,剩余污泥及时排至脱水机房进行浓缩脱水,也能防止
污泥中磷的厌氧释放重新回到系统内。
如果您有污水需要处理,可以将您的排污量、污水水质以及排放要求发布到污水宝,符合要求的环保企业获知您的污水处理需求后,主动与您沟通并为您提供参考解决方案。您可以货比三家选择您最满意的!如果您是具备高新污水处理技术、生产环保设备的企业,您可以通过污水宝了解到最新的污水处理需求,让您的高新技术得以应用!全国统一污水处理服务热线:400-600-2094
从氧的存在条件,无到有,命名为A1,A2,A2 如:A1/O:叫厌氧/好氧除磷工艺,A2/O:叫缺氧/好氧脱氮工艺,A2/O:厌氧 缺氧 好氧
倒置A2/O: 缺氧 厌氧 好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