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语音、语法和词汇规则只是作为工具帮助初学者达到预期目标,熟练使用已学到的语言,因此,学习英语是为了懂得英语,而不是仅为懂得英语知识而学习;学习英语是为了用英语与人交际,而不是仅为向人炫耀自己已学了多少英语知识。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指导者,中学教师们应该大胆地摈弃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优先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的 “新” 体现在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体例上,以及由此带来的课堂教法的转变,初涉新英语领域的老师,特别是教惯了老教材的老师,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很累,很紧张。所以我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新路子,通过三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刻感觉到要教好新教材,除了学习大纲,钻研教法外,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尤为重要。
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虽然它不是人类交际的唯一形式,但毫无疑问,它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我们精心设计的整个社会结构都是通过语言来调节的。假如我们没有口头语言和后来的书面语言,我们就不可能创设这样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交往系统。可见,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不是为了显示他们可以记住各种各样的语法或语音规则。纵观日常会话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你所需要的是信息,是根据语意表达自己和与人交际,而不需要语音、语调和语法的规则。
那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怎样做呢?更是需要研究和琢磨的。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新教材培养的是 “听 说 读 写 ” 具有全面英语素质的建设者,所以教师应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课堂上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中心地位,变老师的主导作用为指导作用,只有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才能教好义务教育英语教材。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适应新教材的需要
新教材虽然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拓展了,对教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语言水平,具备听、说、读、写、演、唱、画的基本素质。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不断学习,用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苦练基本功,提高口语能力,听录音,学简笔画,掌握电化教学的基本技能。
三、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根据新大纲和新教材要求,英语课堂教学不是单单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组织各种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很有趣,这样即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初步交际能力,想真正获得这种能力,就要经过反复训练,实际运用。
1、精讲多练。
新教材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精讲多练,采用多种组织形式,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练习,让他们参与到分组、分排活动中,在操练阶段可采用让全班齐读,分排分行等操练活动或让某一排(row)或某一行(team/line)或某个学生进行朗读,在操练对话时,可先让半个班问,另半个班答,然后叫某一行(排)问,另一行(排)答,然后互相交换角色。另外也可以分成两大组进行回答,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是同桌两人一组,也可以是前后两对同学组成的四人小组,开展问答和小组活动,这样可以克服由于班大造成的课堂练习困难。
2、努力创设英语环境,把课堂搞得生动活泼
创设语言环境,使用情境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种欢快的情境和环境,利用直观和实务进行英语交流,如给学生讲“打电话”,我借了两部电话机放进班级,让学生扮演打电话的角色。首先我先和一名学生表演,然后其他同学不用老师点名,都争着上台,用英语打电话,有的同学即兴发挥,对着电话不仅讲当堂课的内容,还将以前学到的词语和句型也穿插进去,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3、创设情境
学生动手是一种乐趣,可以在玩中学,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如在教钟点表达时,课前让每一个学生自制钟面教具,课堂上我边讲边表演,我所讲的内容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理解,我讲完基本内容后,由浅入深地提出一个个与时间有关的问题,并设定情景,让学生一对一对上前动手拨钟说句型。在教香蕉奶昔一课时,我带来搅拌机、香蕉、牛奶,上课时一边演示香蕉奶昔的制作过程一边用英语复试其操作方法,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而且还非常感兴趣,我操作一遍后就有学生跃跃欲试要进行实践了,一节课下来香蕉奶昔的操作过程和英语表述全都学会了。这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4角色训练
练习应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进入角色,成为积极主动的交际者,学习在不同场合中用英语交际的真本领。在课堂上,我给学生分配角色,并让他们轮流扮演,把课文当成台词进入角色,这是模仿阶段,下一步让角色摆脱所提供的情况,转而联系学生本人实际,据实问答,这种练习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由使用英汉双解词典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在对一些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出现越解释越不明白的词、句。可以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欲将相似你,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