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及反思
师: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
《颐和园》,知道了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古典园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其实,在北京西北郊还有一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遗憾的是,这一园林,在140多年前,被英法联军这两国强盗毁灭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走进它。 生齐打开书本
师:端起书本,从头至尾地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老师从旁指导。 生反馈:
生1:我读懂了圆明园过去是很辉煌的。
生2:我读懂了圆明园已经被毁灭了,现在只剩下废墟。 师:昔日的辉煌变成今天的废墟,这就是——毁灭 课件:圆明园的毁灭
(读课题)
师:在刚才的朗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新面孔,能带着你的理解把他们读好吗?
出示词语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亭台楼阁 玲珑剔透 诗情画意 奇珍异宝 生齐读
师:通过刚才的课文朗读,我们除了收获词语外,你还收获了什么? 读了课文第一段,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是我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课文一开始就用了几个不可估量? 生;两个
师:当你读到这两个不可估量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伤心
师:是啊,那就来读一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既然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想必一定有它不可估量的价值,就在刚才,我们进入到了这座万园之园,、再次默读课文2—4段,试着完成填空,
1 / 8
幻灯出示:圆明园是( ) 。
学生交流。
生: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师:你们读到了什么,使你们有这样的感受?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你觉得圆明园怎么样? 生:大!
生:里面的小园有很多,很美丽。 出示课件:圆明园鸟瞰图
师:你们看,这就是圆明园的全景图,既有大圆,又有小园而且小园围绕着大圆,这样的布局我们可以怎么说? 生:众星拱月
师:既大又多的圆明园,该怎么读? 生读
师:圆明园由六代皇帝经营了150年,它的面积比现今的颐和园还要大850亩,这么大的园林,被毁了你们说这损失是可以估量的吗? 生:动情地说:“不可估量”。 出示课文第一段 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生读
师随机点评
师:这不可估量的损失可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烧毁了一座大园啊,要知道,他们所烧毁的还是……
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师:你又是根据什么知道的呢?
生:我通过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圆明园里有众多建筑。而且这些建筑风格各异。
师:能读一读吗? 生读这一段 师:你刚才在读宫殿和亭台楼阁的时候有两个词语特别突出?能说说你对他们的理解吗?
生:金碧辉煌就是形容很华丽的样子。
师:生活中见到过这样华丽的建筑吗?能描绘吗? 生:就是黄色的瓦片红色的墙,颜色很光鲜醒目。 师:你说的真好,能把你的理解送到朗读里吗? 生读这句。
2 / 8
师:除了这句,你还想读哪一句? 生交流,说理由,带着理解读课文。
师:这样的一座宏伟壮观的园林,汇聚了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当你漫步园内--(引读)流连其间--(引读),谁还想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你的朗读和课文都太美了,简直让人陶醉,难怪课文中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可是,这么美、这么大的园林,如今也不存在了,你想怎么读这句? 出示课件:“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生1读
师:体会到你的心痛了。 生2读
师:感受到你的惋惜了。 生3
师:你自己告诉大家,你想表达什么心情。 生3:很痛苦 师:那么心爱的圆明园如今都只剩下残垣断壁了,怎么能不让人心痛呢?有同感的同学一起读! 生齐读。
师:可以接着说,被毁灭的圆明园还是什么?
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接着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我明白了圆明园里有许多奇珍异宝。
师:你们发现了里面藏着一个非常隐秘的连接词吗? 生:上自……下至……
师:从先秦至清代,多少年的时间?(大约5000年)
如果一年只出一件文物,经历时间之长,朝代之多,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可以怎么形容?
生:数以千计、应有尽有、不计其数…… 师:这么多的宝贝都在哪?所以我们不难相信——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到…… 生:自豪,骄傲
师:那就自豪地告诉天下人,圆明园中有什么? 生:自豪地读这一段 出示虎首图片 师:认识它吗?这是一位记者在香港拍卖会上获得的资料,这就是圆明园里
3 / 8
十二生肖喷水池的牛头和猴头。中国有关方面花费了数千万的高价,从拍卖会上买回了这两件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东西。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愤怒,这明明是我们中国人的东西,为什么还要用高加买回来,应该是洋人自己送回来,并且赔礼道歉。
师:说得真好!你说出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里话!
生:这宝贝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他们居然从我们国家拿走…… 师:是用“拿”吗? 生异口同声:是抢的!
师: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中国人民会有遭受这样耻辱吗? 课件出示:读第一段(再读)
师:现在,这一举世闻名的园林,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一瑰宝,这一精华彻底毁灭了。再请大家凝望这这段文字,告诉我,圆明园被毁灭的,究竟是什么?
生:是无数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 生:是文化。
师:这文化可不单是我国的文化啊,它还是世界的文化啊!你说这样的损失是可以估量的吗? 生再次朗读第一段
师:关于圆明园,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想说,就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生:简单交流 下课
反思:这次的教案在前一次的基础上改动不大,就几个细节特别处理了,语言比前堂课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也比上堂课有提升。思路比以往更清晰,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
一:词语呈现的目的性不明确,有点走过场,并且初读和精读版块的连接不够自然。
二: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不够到位,句子
没有重点展开理解,学生没有充分地讲。
三:感情基调不够统一,猴首图片是不是该放进去有待商榷。 四:主干的问题过于死板,匡死了学生的思维。 评后,我慎重思考良久,对这篇课文又有了新的认识。看来很多问题还是“致命”的。课堂上老师过于主导,学生更多地像在被动的接受。这是我反映出的最大问题,但捆扰我的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找到解决的良方,既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问什么,又不框死他们的思维,这点确实挺有难度的。我努力的目标更明朗化了,很高兴有这样磨练的机会!相信自己可以更好!
4 / 8
5 / 8
6 / 8
7 / 8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