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活教育视角下的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教师——以社会角色理论为理论基础

来源:意榕旅游网
生活教育视角下的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教师 ——以社会角色理论为理论基础 曾祥文柏华明 刘立根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教师,作为学生身心的塑造者之一,不仅体现在教学课堂里,更体现在日常师生活动、--X ̄#教中。本文就是从 这样的角度——生活教育——来探讨作者认为成功的一位教师,并进一步从社会角色理论来分析其扮演的角色,最后阐述其成 功的原因。希望这样探讨,能够让我4'J1社会大众对教师这个职业有新的认识。 关键词:教师;生活教育;社会角色 、描述一个普通而不平 有时碰到个别学生学习不认真、课堂上 仅仅是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是要从生 一凡的教师 讲话等不集中精力学习的人,叫到办公 活中、实践中获得教育,如陶行知说的 室进行训斥,我也不例外;但是在毕业 “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 他,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教师,一 时,就是在现在毕业好几年,大家却对 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位可亲可爱而让人敬畏的教师。他的名 他印象深刻,回家时还经常回学校看看 (2)社会角色理论。角色扮演这 字叫曾湘波,从~升进高中就当我班主 他,过年过节还短信、电话不断,表示 一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米德提出,米德 任,直到毕业,并一直教我历史课程。 感谢等。 从社会化的角度分析角色扮演对于儿童 他,当时三十岁左右,身材较小, 他就是这样一位老师,普通而不平 成长的意义,认为儿童的各种游戏—— 略显微胖,长期保持平头发型,着朴素 凡,现在仍然在那岗位上默默地做自己 一般的玩或“过家家”都是在扮演他人 的衣着;但其在历史课堂上,上课振振 该做的事情。 的角色,这有利于儿童自我的形成。社 有词,关注历史基本事实,又注重历史 事实之间的逻辑,并时而讲一些历史小 二、借助生活教育、社会 会作为一个大舞台,任何社会成员都有 其角色扮演的问题,人们每承担一种角 故事,给高中压抑的历史课堂带来一股 角色理论来界定及分析其扮 色就会以某种形式去扮演。这是社会对 股笑声。 演的角色 社会成员的要求,也是他们获得应有的 他,碰到上天命运不公的“眷顾”, 1.理论基础 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的机会,是社会 幼年不幸遭遇小儿麻痹症,医治无效, (1)生活教育理论。作为美国现 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社会学上,角色 至今仍然右手与右脚行动不便,上课时 代教育的奠基人,杜威提出“教育即生 也称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 不得已用左手写粉笔字,连走路都一拐 活”,开启了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新时 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 一拐的,就是在这种情境下,生活了几 代;而杜威的学生陶行知,却提出了“生 位置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 十年,不服上天命运安排的他,相信天 活即教育”,丰富了“教育即生活”的 式。当然,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有人 道酬勤,于是发奋读书,高考第一次没 观点。将两者综合之为“生活教育”, 扮演成功充实,也有人角色扮演冲突甚 考上,第二次没考上,第三次终于考上 即“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至扮演失败。 了当地的当时的~个醴陵师专,毕业以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2.界定及分析其扮演的角色 后辗转到我所读的高中,那年我也开始 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 (1)师者角色,即传道、授业、 升入高中,就这样,我就成为了他的第 象的两个名称”,如强调教学动机的生 解惑的角色。曾老师是我高中三年的历 一届学生。 活化,优秀的教师常常从身边的生活故 史老师,在我的印象里,他上课声音洪 他,一开始,进入校园,进入课堂, 事引入教学内容,虽然表面上为增加气 亮,肢体语言丰富,由于用左手写粉笔 看到这仪表(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其 氛,但已为教育内容作好了铺垫等。总 字常常导致字迹不清的情形,但每节课 他老师诧异,学生更是茫然,我也不知 之,把教育与生活看成一个硬币的两面, 的课程大纲清晰,逻辑严密,历史事实 怎么回事。但在毕业时,却让老师、学 不可分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的顺序及内容联系揭示得一清二楚。他 生刮目相看,我们班11人考上本科, “教育即生活”强调的是教育作为一种 常常就某个历史专题进行归纳疏导,不 居全校文科班第一(我们学校非县级重 生活方式,符合人的本性,引导出人本 仅进行当时国外与国内的历史事实的横 点,也没有分重点班之类,当时有两个 有的灵魂倾向与潜能,不是重新注入某 向比较,而且进行古代与近现代的与这 班连一个考上本科的都没有)。 种思想或知识,而是引发学生自身自动 一专题相关历史的纵向总结。这种专题 他,严于律己,对我们也很严格, 完成; “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教育不 的学习往往给我们很多启示,通过学习 表 ]r题Ac №●— 这种方法,我可以自己发现其他的历史 四十来分,就连自己平时最擅长的化学 的艰辛人生经历得到了一笔最宝贵的财 富——积极、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 专题,自己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可 以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对成绩的进步发 挥了很大作用。 . (2)模范者角色,即为人师表、 科目(曾经被选拔进化学奥赛组)也仅 仅得了七十来分,自己心情十分低迷, 到底是选自己喜欢的理科,还是去选既 不喜欢也不讨厌的文科?很多天都不知 正如他经常提到的路遥《平凡的世界》 的主人公所说的“苦难是笔财富”。正 是这种坚定的人生态度,驱使着曾老师 励志的角色。曾老师受他自己人生经历 的影响,始终严于律己,相信天道酬勤、 道怎么办,就在那段时间的有一天,曾 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把物理试卷、化 学试卷拿到我面前,我一看到那分数, 追求卓越、面对挫折亦积极奋斗,极大 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也决定他成功地 扮演了上述角色。 2.严于律己,恪守教师职业道德 积极进取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与价值。 据我了解,他从中学开始就形成了清晨 控制不住伤心感情,眼泪不禁流出,旁 边的曾老师说了很多文理科的利弊,让 我自己再好好想想。最后经过一段长时 跑步的锻炼习惯,就算现在工作了,依 然数十年如一日般每天早上跑步,不管 职业素质固然重要,但作为天天与 学生打交道的教师,其职业道德比一般 冬夏,即使早晨下雨,也坚持原地跑步。 受曾老师这种行为激励,我和几个同学 断断续续地坚持了一段时间,尤其在高 考前。还有一件让我铭记在心的事情, 那是我从初中升入高中的第一次师生见 面上,曾老师深情地说了一个关于柏拉 图的故事:当时,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 学生,苏格拉底要求学生每天坚持举手 臂(手臂上下摆动),一个星期后,苏 格拉底说这个星期坚持每天举手臂的人 举手,结果有很多个人举手;三个月后, 苏格拉底又问同样的问题,这时只有柏 拉图一个人举手,表示三个月每天都坚 持举手臂。这个故事给我上了一节极其 重要的课,告诉我“伟人往往需要有恒 心,想成功,实现自身价值的学生也要 有恒心”。在其后的三年里,也给我们 讲述了另外“两心”——信心与平常心。 这“三心”——信心、恒心与平常心, 虽然当时幼稚的我不能深刻地明白这三 心的真正意义,但我还是坚持这样伴随 着高考的结束。直到现在,在经历不多 的人生事情里,尤其在遭遇一些变故、 挫折时,依然相信曾老师所说的这“三 心”,把这“三心”当作自己一生的修 炼目标,激励与鞭策着自己在人生道路 上越走越好。 (3)心理咨询师角色,即了解学 生心事并进行积极疏导的角色。曾老师 善于察觉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上的心事, 并进行积极疏导。曾老师有时通过观察 课堂上学生学习情绪,有时通过学生常 规模拟考试的情况,有时通过在查宿舍 时和其他同学的交流,有时通过与家长、 学生班委的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 心事,并进行鼓励与疏导。记得有一次, 那是高二上学期文理分科考试,很多学 生与家长依据这次成绩来决定自己选择 文科或理科,我当时的物理仅仅得了 间的心理挣扎,选了文科,后面也慢慢 喜欢上了文科,直到现在学的大部分知 识依然是文科。 (4)学习者角色,即学习教育理 论及教育方法的角色。曾老师为追求卓 越的历史上课效果,不仅研究历史各种 各样的教辅资料,还不断阅读中国历史 通史、世界历史通史,而且不断学习教 育教学相关理论。记得在读高中时候, 就看曾老师办公桌上摆着《史记》《资 治通鉴》《中国通史》等历史著作,有 时从办公室经过看到他在看这些书籍。 就在2011年暑假,他还托已高中毕业 现在在湖南师范大学读= 的学生,买了 几本教育教学理论的著作。 (5)亦友亦家长角色,即真诚交 谈及严格批评的角色。曾老师平时跟同 学相处很好,但一旦有学生犯了错误, 会严厉地进行批评。在我回忆里,每当 同学生日时,他会写着生日贺卡,祝福 同学生日快乐,并激励同学发奋读书。 有时,叫我们一些同学去他家吃饭,开 开玩笑,大家过得很开心。当然,一旦 犯错误,也会严厉批评。记得那是一个 非常寒冷的冬季的早晨,天依然没亮, 外面刮着刺骨的冷风,我和另外几个同 学可能起床有点晚了,刚出宿舍铃声就 响了,暗想迟到了,匆匆忙忙跑往教室 上早自习,刚跑到教室门口,惊呆了, 曾老师就站在门口,斥责地说: “你们 几个迟到的给我去外面跑5圈,并写篇 反思检讨书给我!”当时 ,我是很不理 解,就差那么几分钟,用得着这样吗? 现在才明白曾老师的良苦用心。 三、阐述成功扮演上述角 色的原因 1.积极、乐观、奋斗的人生态度 态度决定高度。曾老师从他自己 工业分工的职业道德往往来得更重要。 假如教师具有对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 教师会接纳并采用学生对教师上课的建 议、意见,并且指出学生在学习或生活 方面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而这种过 程,本身就是一种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 过程,从而顺利实现教师在教学或学生 生活中的角色。我想,曾老师就具有这 种强烈的责任心的教师职业道德,表现 在当学生有心事时,能帮助学生解决; 当学生上课感觉有些不理解,会对曾老 师提出种种建议与意见时,曾老师会认 真思考并不断改进教学等。 3.班级管理的技巧与艺术 现代教育是组织化的,体现在组织 化的学校,组织化的班级。教师尤其是 班主任是班级这个组织的重要角色,教 师的组织管理技巧与艺术决定着基本班 级上课活动是否能正常开展,决定着班 级同学的相处以及班级的整体学习氛围 等。教师拥有一定的班级管理的技巧与 艺术,会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适宜地指 正学生的错误,活跃班级的学习气氛, 促进班级同学间的正常竞争并构建合 理、协调、团结的班集体,帮助学生整 体成绩的提高,也使学生学得开心,学 得充实。如曾老师给同学送生日贺卡, 并在贺卡上写着祝福,激励学生好好学 习等。 参考文献: f1]余小刚.发挥生活对教育的价值意义 fJ].四川教育,2010(12). [2]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4:83. [3]吴晓义,杜今锋.管理心理学[M].广 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47. |.I1rEAc】Hfj巨] |夤t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