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组教研工作计划
04~05学年第一学期
组长: 阮灶
本学期生化组的教研工作要以学校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搞好生化组的教研教改,抓好生化教研组的常规教学工作,提高生化教师的多种素质及教学、教研教改的能力,提高生化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本教研组的特点,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定期召开生化组的校本教研研讨会,加强新课标的理论学习,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新科程标准,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交流和提高。单周星期五上午第二节为化学教研组活
动时间,双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为生物教研组活动时间,同时做好活动出勤考核。
二、积极开展示范课、随堂课、探究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特点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逐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学校安排和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生物科的示范课由黄美云老师负责,化学科的示范课由阮灶老师负责,探究课由张帮寿老师负责。时间安排
在校本教学活动周。随堂课每人一节,由教研组组织本组的老师进行听课、说课和评课。
三、积极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化学教研组开展的教育科研课题是《化学教学中角
色变换之策略》。阮灶老师
为课题的承担者。生物备课组的教育科研课题是《“创设情景,自主、互助”式生物教学》。苏惠钦老师为课题的承担者。全体化学或生物组老师为课题研究的参与者,对课题研
究的活动进行总结、评价。
四、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不断探索、共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化学科安排在双周星期五上午第二节;生物科安排在单周星期一上午第一节。
由备课组长对活动进行出勤考核。
五、抓好每月一次成绩考核的“月考”活动,积极开展课外辅导。
1、各科任老师要配合好备课组长在“月考”前要出好试题。
2、各科的备课组长要做好兴趣小组活动的计划、方案,并按计划组织实施兴趣活动和做好活动记录。
六、加强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配合学校做好创建“实验样本校”和“校本教研基地学校”以及常规教学工作的检查;组织老师出好生化组每月一期的黑板报。
第一期由冯泳、阮灶负责;
第二期由卢水凤、李敏冬、张帮寿负责;
第三期由黄美云、苏惠钦负责;
第四期由朱惠燕、郭俊杰负责。
七、要求全体生化组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总结教学经验,重视教学论文、课件制作、课
例的撰写、发表。
八、生物科老师要组织学生搞好学校生物园的管理工作。 以上计划,请学校领导审阅批准。
2004年9月篇二:生化教研组工作计划
生化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根据学校工作的总体规划和本组教研工作的实际,本学期应在总结前几年教研工作得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研活动开展的力度,增强全组教师的凝聚力,向教研要质量,大面积全方位提高会考和高考成绩,争取使我们六中进入一流示范性高中行列,现制定本组工作计划:
一、教研组常规要求
1、教研活动按学校要求每两周举行一次,每次活动实行签到制,并对活动内容做出记
载,保质保量完成教研任务。
2、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分
年级制定化学、生物教学计划,各级应做到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一致。
3、教案备写要结合<新课程标准>,体现教改意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水平,
提倡使用电子教案。同时,不定期开展教案交流活动,提高全组教师教案备写水平。
4、作业和配套练习的批阅在完成学校规定任务的基础上,要保证批改质量,并通过作业批改,发现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使教学双边活动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做
到教学相长,同时配合学校做好作业检查和评比工作。
5、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和尖子生的
培养相结合,争取高考竞赛双丰收。
6、配合学校认真做好学生的考试检测工作,达到以考
促教、以考促学的功效。
7、保质保量地完成高一、高二期中期末考试,高三级检测考试的阅卷工作,尽量做到
统一评卷标准,通过阅卷,以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按计划有序开展,每次教研活动做到有的放矢,争取解决一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研组内形成良好的教研气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备课组长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协调教学进度,收集教研成果,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教改教研活动,高一级重点为化学学法指导,高二级重点为会考,竞赛辅导研讨,高三级重点为化学,生物高考考点探讨。通过研讨提高各级学生的综
合素质,为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各级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设备,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争取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4、在开展徒拜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徒拜师工作,师徒双方互相听课,交流教学经验,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组织四次公开教学的基础上,提倡教师之间互相听课、
评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成立化学生物兴趣学习小组,由专人辅导,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大学输送大批优秀人才,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6、组内教师要积极主动承担教育科研任务,撰写教学论文,为学校争光。
三、具体活动安排:
生化教研组 2011年9月10日篇三:甸南
一中2012-2013下学期生化教研组工作计划计划
甸南一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生、化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生、化教研组
二0一三年三月十二日
甸南一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生、化教研组教研工作计划 篇四:生化教研组工作计划
生化教研组工作计划
王东华
以新课程、新教学模式为指针,以学校教务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为指南,全体化学教研组教师要严格执行教学常规,深化优化教学全过程活动,努力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向社会输送全方位的人才,做出我们应做的努力。同时,要努力开展教学策略研究,抓好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教研课题研究,突出课堂管理,加强听课互评活动,全面提高全组教师,尤其是我组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为能更好地落实学校各种工作要求,本学期初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
全组化学教师要继续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活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强化课程意识,用最新的知识、最新的理念、最积极的工作意识、最佳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的变化。围绕“引导探究”教学方法为核心,探索了
各种风格不同的教学模式。
2、加强教研活动,努力提高全组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
二、 工作内容和工作思路
1、 工作内容
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的重点:
(1)教师要根据教务处的学科计划安排,继续加强教材教法和课堂教学研究,用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学习活动,要精心设置每一节课的教学计划,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
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合理分配不同班级的化学教学任务,圆满完成教学工作。
(3)适当布置作业,并定时检查。
(4)各班开设实验课3——5次。
2、工作思路
(1)强化质量意识,向课堂要效率。
本学期继续惯彻学校学期工作计划,落实教务处的各项工作要求。教研组要以各备课组
工作为主要阵地,展开化学学科的各项教学工作。
备课组活动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组活动要切实做到四定:(1)定人;(2)定点;(3)定时;(4)定内容。并做到有记录,有实效。此项工作由各备课组讨论出具体的操作细节,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上交共公部和教研组备案、备查。配合学校的规定制度,做好每周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发等方面的检查工作。我们应做到有意识、有计划、有安排、有成效。此项工作具体而细致,请各位老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切实安排。同时,又要以教研组为中心,做到集中和统一。教研组每两周至少有一次教研活动。要有课题、授课人、时间、地点、班级,要有听课记录和听课意见。听完课后最好能坦诚的交换听课意
见。全体组员在听课后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落实教学常规,搞好组内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
教研组要根据“手册”的具体内容要求,自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搞好课堂教学工作和课外辅导工作,做好学生学习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加强责任意识,避免各种可能发生的教学事故。
(3)教研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新形式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传统实践型向科研型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运用教学教育规律教育人、培养人;教学中要多进行教学反思,多写教后感、撰写教学论文。教研组要有一个调研课题,每一个备课组要有一个教研课题,并要求组内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去。通过教研和科研的有机整合,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篇五:高中第二期生化组工
作计划
高中第二期生化组工作计划
一、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1本学期继续组织全组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有效教学的基本功》系列丛书为主;通过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增强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
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质。
2明确要求。全面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吃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当前我校
化学、生物教学的实际,明确教学的方向与思路,探讨化学、生物教学的模式与教学策略。
3组织教师钻研化学、生物新教材。通过认真总结届毕业班的成功经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复习计划,切实改进教法、研究考法。力争使高三毕业班复习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4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群体智慧。结合我校高一学生的实际,制定出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突出基础知识的复习策略和练习,做好高一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迎考工
作,提高高一化学的过关率。
二、常规教研工作:
1结合常规教研。认真学习领会《教师常规考核实施办法》备、讲、批、辅、练等常规
教学中严格按照教务处的要求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
2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研讨新课程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教学中坚持探索引导和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展开,做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学中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学生学科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构建全面、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加强各
学科间渗透的研究,使学习的潜能得到挖掘和发展。
3本学期将在总结上学期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探讨。加强教师教改意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学生探索性学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本学期将继续认真组织安排好本组的听课、评课工作。并围绕每位教师教学整改点评课,同时按照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深化课堂教学的改进,提高教学效能。 5教研组的听课和评课。要针对组内具有典型性问题开展研讨,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讨论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可检验的课堂改进计划。继续加强教研组的校本研修工作,加强对组内教师的开课指导,并严格要求本学科的教师参加本学科开课的听课,提倡跨学科听课。
6.加强备课组工作的检查和领导。备课组中,积极开展共同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切实
提高备课组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备课组内老
师之间的交流、讨论、研究活动,通过交流和探讨,促进组内教师共同进步;继续开展组内老师之间的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做好月考、高考会考模拟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的命卷和试卷分析工作,找到教学中成功和失误的地方,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组内教师要完成学校工作计划所要求的听课,备课任务;做好提优补缺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学习成绩。
7加强“小专题研究”实施和过程的管理工作。重点研究课堂教学、学生教育工作中的问题,立足“小专题”研究。通过对自己的实际情境和教育行动加以反思、研究、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
三、认真完成上级各部门布置的其他各项教学教研任务。 1继续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指导青年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帮助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鼓励青年教师争开各级公开课。当青年教师上公开课时,全组有经验的教师都应积极关心,从教材的分析、问题的处理、教案的设计、教学的组织等各个环节都热心地加以指导,传授自己的经验,使青年
教师早日成为教研、教学的能手。
2努力、高质、高效地做好学校交给教研组的其它一切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