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提优卷(含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提优卷

(考试范围:《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语文园地七》)

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

1.读拼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同音字。(3分)

(1)[táo] 听众都( )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突然,一个( )气的小男孩大喊了一声。

(2)[lǚ] 古人云:“半丝半( ),恒念物力维艰。”可是有些同学随意浪费的行为依旧( )劝不止。

(3)[yǒng] 汹( )的波涛拍击着海岸,仿佛大海在吟( )气势磅礴的诗歌。

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序、结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琴弦(X 左右) 彻底(C 左右) B.曝晒(P 左右) 绿茵(Y 上下)....C.盲目(M 上下) 霎时(C 上下) D.画轴(Z 左右) 蜀中(S 上下) ....3.下列各句中“若”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视之,形若土狗。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4.按要求写成语。(6分)

(1)形容技艺精湛或水平高超: 、 、 (2)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 、 5.下列词语与戏曲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字正腔圆 B.有板有眼 C.粉墨登场 D.精雕细琢

6.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茎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姿百态,情趣盎然。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竹 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 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隐逸之士携它唱和清风明月, 功名利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不为世俗所曲。

A.既 博大精深 淡薄 B.既 源远流长 淡泊

1 / 8

C.即 博大精深 淡泊 D.即 源远流长 淡薄

7.与词语“山明水秀”搭配形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月明风清 桃红柳绿 B.凄风苦雨 左顾右盼 C.崇山峻岭 舍近求远 D.青山绿水 谈古论今 8.照例子,在括号里补出省略的成分。(3分)

(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以为世无足( )复为鼓琴者 ( )拊掌大笑 ( )尾搐入两股间

9.“下属急匆匆来报:‘大事……大事不好啦!’”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2分)

A.表示语言中断 B.表示语句省略 C.表示语言断断续续 D.表示语意未尽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博物馆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B.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班级被评为优秀集体。 C.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货物压得喘不过气来。 D.小明意识到自己的骄傲自满有多么愚蠢。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志在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展开想象,仿写句子)(2分)

(2)贝多芬没有回答,心里想道: 。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将心理活动补充完整)(2分)

1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5分)

(1)除了书法、京剧,我国的传统艺术还有 、 等等。 (2)《书戴嵩画牛》一文最后所引用的古语是“ , ”,这句话告诉我们: 。 13.语言实践。(5分)

元旦期间,学校决定举办“庆元旦”书法展览。请你为本次书法展览拟定一

2 / 8

个主题,并写几句话作为书法展览的前言。 主题:

前言: 二、阅读与理解。(共30分)

(一)(13分)

商品代号 具体参数 能效等级 容积(L) 加热功率(W) 最高温度(℃) 产品特色 一级 60 3000 75 极速加热,Wi-Fi智能控制 二级 80 3000 70 安全预警,音乐功能,液晶屏控 YT3 MT3 1.如果从节能的角度考虑,购买代号为 的热水器较合适。小予家共有五口人,用水量较大,她选择代号为 的热水器更合适。(2分) 2.小予说:“相比之下,MT3型热水器加热速度更快。”你同意她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3.根据表格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款产品加热功率相同 B.MT3型产品使用更费电 C.YT3型产品出水温度更高 D.YT3型产品更受欢迎

4.综合比较这两款产品的参数,结合你家实际,你更喜欢哪一款?请说说原因。(3分)

5.请从上面两款产品中选择一款,为其写一句广告语。(3分)

商品代号: 广告语:

3 / 8

(二)《黄河大合唱》的震撼(17分)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他很早就有一个宏愿:用音乐表现中华民族的苦难、挣扎和奋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最终取得胜利的信心。《黄河大合唱》的诞生,正是作曲家孕育已久的创作冲动的必然结果。

1938年10月,诗人光未然首次乘木船渡过黄河,奔赴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当他见到黄河的惊涛骇浪、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不禁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万山丛中游击健儿的抗敌英姿,更强烈地震撼着诗人的心弦。在这些震撼的感召下,1939年初,诗人开始酝酿创作一部长篇朗诵诗。不久,光未然因行军时不慎摔伤,回延安住院治疗。冼星海与他在上海时就认识,得知消息后前去看望。见面后光未然谈起创作朗诵诗的构想,冼星海听后十分兴奋,希望他把它写成歌词。稍后,光未然再也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躺在病床上,一连五天口述了400多行诗句,经人协助笔录,终于完成了《黄河吟》,这也就是后来《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1939年春的一天,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在延安的一个宽大的窑洞里举行晚会,光未然和冼星海都应邀参加。光未然带病一气呵成地朗诵了自己的这部新作。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将是中国第一部新形式的大合唱。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

冼星海于3月26日开始了大合唱的创作,到3月31日,《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曲就完成了,仅用了六天时间!这虽然还只是歌曲旋律的初稿,但已为这部巨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冼星海不愧为作曲大师!

实际上,在拿到歌词后的一个多月里,冼星海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不仅为收集创作素材作了细致的调查,而且为写作大型作品进行了先期的“练笔”——完成了第一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的创作和排练演出。他多次要求人们讲述渡黄河的情景和感受,对很多细节都再三追问。他还去学唱船工号子,后来用到了《黄河船夫曲》中。在创作期间,他经受了疾病的困扰和夜以继日的辛劳。为了尽善尽美,他支撑着病痛之身反复推敲,每写出一章,就请人试唱,再做修改,仅《黄河颂》就改了三次。

《黄河大合唱》创作完成后,经过十余天的排练,于1939年4月13日首演。

4 / 8

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感动得连声说“好”。1939年7月8日,周恩来听了《黄河大合唱》后也给予高度评价,并赞誉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黄河大合唱》以其高度完美统一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并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1)一气呵成: (2)夜以继日: 2.“在这些震撼的感召下”中的“这些震撼”包括 、 和 。(3分) 3.你从“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感受到冼星海怎样的心情?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4.第六自然段主要写 ,体现出了 。(5分)

5.关于本文的思想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及其巨大的影响力 B.本文主要讲述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艰辛

C.本文主要讲述洗星海和光未然创作《黄河大合唱》过程的艰辛

6.结合《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经过,谈谈你对生活与艺术创作关系的理解。(3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你见过哪些令你叹为观止的“绝活儿”呢?是公园里令人炫目的舞步,是舞

5 / 8

台上令你咋舌的魔术,还是同学手中操纵自如的悠悠球?请选择一项你见过的“绝活儿”,写一写表演的过程,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并写出自己心理活动的变化,字数450以上。

6 / 8

参考答案:

一、1.(1)陶 淘 (2)缕 屡 (3)涌 咏 2.C 3.B

4.示例:(1)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 出神入化 (2)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高山流水 5.D 6.B 7.A 8.伯牙 牧童 牛 9.C 10.D

11.示例:(1)明月 皎皎乎若明月

(2)想不到这个盲姑娘不但热爱音乐,而且音乐素养很高 12.(1)示例:剪纸 陶瓷

(2)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 办事应该多向内行人请教 13.示例

主题:佳节添华彩,妙笔写未来

前言:值此元旦佳节,我校特举办“庆元旦”书法展,同学们用自己的妙笔,用心创作出了一幅幅笔精墨妙的书法作品,为节日增添了华丽的色彩。 二、(一) 1.YT3 MT3

2.不同意 因为两款热水器的加热功率都是3000W,而MT3这款热水器的容积更大,所以加热速度反而更慢。 3.D

4.示例:我更喜欢YT3型热水器。因为它的能效等级更高,更省电,而且相比之下,它的加热速度要更快些。 5.示例: 商品代号:YT3

广告语:极速,高效,科技随心所欲。 (二)

7 / 8

1.(1)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进程不间断。文中指光未然不间断地把歌词朗诵了出来。 (2)日夜不停。文中指冼星海晚上连着白天不断作曲。

2.黄河的惊涛骇浪 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游击健儿的抗敌英姿

3.可以感受到冼星海激动、迫不及待的心情。 这表现了他高涨的爱国热情。 4.《黄河大合唱》演出的盛况 《黄河大合唱》高超的艺术水平 5.A

6.示例:光未然感受过黄河的壮观,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冼星海向人们追问渡黄河的情景与感受,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的曲。这说明艺术的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能反映出时代与生活。 三、略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