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共9篇)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共9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1.先秦时期主要王朝是怎样更替的2.宗法制实质是什么核心是什么主要作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整理

高 一 历 史 期 末 复 习 资 料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的社会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

A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

B夏朝的政治制度是: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C夏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第 1 页 共 23 页

2、商朝的政治制度

A商朝的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指:王畿,使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指: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B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1)通过内、外服制度,商王控制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2)通过神化王权,强化商王的盟主地位

(3)但商王的控制力有限,方国有较大自主权

二、封邦建国(本节重点知识)

1、西周建立:

A周族以农耕著称,生活在陕西关中地区.

B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

2、分封制(重点掌握)

第 2 页 共 23 页

A、目的:核心目的:巩固周王室;具体目的: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安抚商的降族,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便于监督管理;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B、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异姓封国: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古方国.

掌握受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C、受封者应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周王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诸侯要要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继续分封.

D、影响:①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③形成了西周贵族集团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E、西周的分封制与商朝的内外服制度的关系:继承与发展

2、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宗法制度(重点掌握)

第 3 页 共 23 页

A、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B、什么是宗法制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二): 安徽省宣城市最新版教材高一必修一《经济生活》政治、历史、生物、地理预习复习提纲

1.必须是安徽省宣城市的.

书本才是根本吧!光看大纲只能知道框架,培养全局观还可以,但是要好好品味枝干还得靠课本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三):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一、 1、什么是商品和商品经济 2、商品的基本属性及其含义是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怎样 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四): 求高一政治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 4 页 共 23 页

建议买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与探究(高一分册)

内容很全,全年的都有,还有练习

历史么...参照去年考纲吧...修改的应该不多【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五): 求高一人教版数学必修一的复习提纲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第 5 页 共 23 页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

第 6 页 共 23 页

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

第 7 页 共 23 页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íB, BíC ,那么 AíC

④ 如果AíB 同时 Bí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第 8 页 共 23 页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

A∪φ= A ,A∪B = B∪A.

4、全集与补集

(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 CSA 即 CSA ={x | xS且 xA}

S

CsA

A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3)性质:⑴CU(C UA)=A ⑵(C UA)∩A=Φ ⑶(CUA)∪A=U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

第 9 页 共 23 页

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3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定义域补充

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6)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又注意: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为函数的定义域.)

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再注意:(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第 10 页 共 23 页

(见课本21页相关例2)

值域补充

(1)、函数的值域取决于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求函数的值域都应先考虑其定义域. (2).应熟悉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及各三角函数的值域,它是求解复杂函数值域的基础.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

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上 . 即记为C={ P(x,y) | y= f(x) , x∈A }

图象C一般的是一条光滑的连续曲线(或直线),也可能是由与任意平行与Y轴的直线最多只有一个交点的若干条曲线或离散点组成.

(2) 画法

A、描点法:根据函数解析式和定义域,求出x,y的一些对应值并列表,以(x,y)为坐标在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P(x, y),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B、图象变换法(请参考必修4三角函数)

第 11 页 共 23 页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即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

(3)作用:

1、直观的看出函数的性质;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分析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的速度.

发现解题中的错误.

4.快去了解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的数轴表示.

5.什么叫做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记作“f:A B”

给定一个集合A到B的映射,如果a∈A,b∈B.且元素a和元素b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叫做元素a的象,元素a叫做元素b的原象

说明: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①集合A、B及对应法则f是确定的;②对应法则有“方向性”,即强调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它与从B到A的对应关系一般是不同的;③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Ⅰ)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

第 12 页 共 23 页

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Ⅱ)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Ⅲ)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常用的函数表示法及各自的优点:

1 函数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直线、折线、离散的点等等,注意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函数图象的依据;2 解析法:必须注明函数的定义域;3 图象法:描点法作图要注意: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化简函数的解析式;观察函数的特征;4 列表法: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应能反映定义域的特征.

注意啊:解析法:便于算出函数值.列表法:便于查出函数值.图象法:便于量出函数值

补充一:分段函数 (参见课本P24-25)

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在不同的范围里求函数值时必须把自变量代入相应的表达式.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把它误认为是几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二:复合函数

如果y=f(u),(u∈M),u=g(x),(x∈A),则 y=f[g(x)]=F(x),(x∈A) 称为f、g的复合函数.

例如: y=2sinX y=2cos(X2+1)

第 13 页 共 23 页

7.函数单调性

(1).增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六): 高一化学必修1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钠...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七): 请给我一份生物的期末复习提纲 高中新课改必修一的

2023-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 物

(必修1 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全卷满分100分.

第 14 页 共 23 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组成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共同元素是

A. C、H、O B. C、H、O、N

C. C、H、O、N、S D. C、H、O、N、P

2. 马铃薯用淀粉储存能量,当需要能量的时候,淀粉分子能快速分解产生下列哪种物质

A. 氨基酸 B. 脂肪 C. 类脂 D. 葡萄糖

3. 在成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4. 一个蛋白质分子有2条肽链组成,共有266个氨基酸组成,则这个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在合成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目分别是

A. 264和266 B. 2和266 C. 264和3 D.2和264

5.下列哪一种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的是:

第 15 页 共 23 页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胰岛细胞外;

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6. 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 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光合作用

7.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磷脂、蛋白质; B.糖脂、糖蛋白; 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

8.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

A.盐汽水; B牛奶; C.纯净水; D.果汁.

9.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是1∶2∶2,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前期或后期 B.中期或末期 C.前期或中期 D.后期或末期

10.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几率增加

第 16 页 共 23 页

B.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几率与年龄无关

C.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几率相同

D.X射线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

1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淀粉; C.水; D.糖原.

12.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13.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第 17 页 共 23 页

1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15.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遗传物质.

16.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C.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17.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A.48个; B.49个; C.50个; D.51个.

18.在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核糖; B.葡萄糖; C.脱氧核糖; D.麦芽糖.

19.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第 18 页 共 23 页

A.糖原和纤维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

20.组成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是:

A.核糖; B.半乳糖; C.葡萄糖; D.脱氧核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21.(8分)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请在[ ]内填入序号)

(1)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该细胞放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________________分离的现象. 第31题图

(5)假设此细胞可以合成分泌蛋白,则从分泌蛋白的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细胞器

第 19 页 共 23 页

或细胞结构的途径依次为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2分)

22.(10分)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请据图回答:(请在[ ]内填入图中的序号或字母)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_.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__________状态的.

(2)如果甲图代表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则葡萄糖和甘油出入此细胞膜的方式依次是

[ ] 、[ ] .前者运输方式的特点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 性.

(4)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 减少有关.这种物质存在于细胞膜的__ ___表面.

(5)如果乙图的细胞外表示的是水分子,则C称为 .

23. (6分)右图示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___________,

第 20 页 共 23 页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细胞继续分裂,在下一时期染色体的变化是________(2分).

(3)在下面的坐标图中分别画出此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各时期DNA和 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要求标记曲线名称).(2分)

24.(7分)下面是绿色植物体内ATP与ADP的互换式:

ATP ADP+Pi+能量,请回答:

(1)A代表___________,P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 Pi代表__________.

(2)当反应从左向右进行时,释放的能量供给___________;

当反应从右向左进行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作用.

25.(9分)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对图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H过程表示___________,I过程表示___________.

(2)图中A代表___________,其生理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

(3)图中B来自于___________,它是通过叶片的___________结构排到大气中的.

第 21 页 共 23 页

(4)图中C在叶绿体中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上,其生物作用是___________.

(6)如果将一株在光下的植物,突然转移到黑暗的地方,则图中哪一种物质的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________.

A.F B.D C.J D.G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八): 求 高一政治必修一学科反思总结 400字左右

注意!不是复习提纲 是心得体会!【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实用科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国济世”的大谋略,也包括一家一户怎样打醋买盐的小计划.经济学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经济学规律进行选择和取舍,消费、投资、理财、谈判、营销、管理乃至人际交往、职场竞争、爱情婚姻等,都是一种经济活动,都包含一些经济学规律.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 《经济学与生活》全面剖析了经济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经济学规律对社会经济、企业发展、个人生活的巨大作用,揭开了表象之后的真实世界.通过《经济学与生活》,读者可以轻松、快速地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提高自己的经济学水平,学会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指导自己的行为,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少受损失,少走弯路,创造财富,获得幸福.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九):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越详细越好.

第 22 页 共 23 页

23 页 共页自己找一下

第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