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教论坛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宋卫东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许建峰

江苏・苏州21500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单一

型”高职人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扎实的职业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在职业教育中,“校企联合”等实践教育模式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意义、实践措施、发展问题进行探究,供同行业工作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教育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10.008

OntheConstructionandPracticeofPracticalTeaching

System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SONGWeidong,XUJianfeng

(SuzhouPolytechnicInstituteofAgriculture,Suzhou,Jiangsu215008)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andsociety,thedemandofvariousenterprisesandinstitutionstocompoundtal-entsisincreasing.Intheprocessofthedevelopment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he\"single\"highervocationaltalentscannotmeettheunitdemand,richpracticalexperience,solidprofessionalskillsofvocationalstudentsmorebenefitofwelcome.Therefore,inthevocational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union\"andsoonthepracticeeducationpatternhasobtainedthevig-orousdevelopment.Inthispaper,theconstructionofpracticalteachingsystem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practicalmeas-ures,developmentissuestoexplore,forthesameindustryworkersforreference.Keywords

vocationalcollege;practiceteaching;educationsystem;construction

高职院校教师要根据职业学生的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全面、完整的教育策略。根据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和专长,提供全方位的实训策划。建立学生实践档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进一步保障实践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使整个实践教育课程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内容清晰的教育实践体系。确保实践教育课程在学生职业课程安排中保持50%的教学份额,逐步提升职业综合素养的发展水平。

2.2实践技能教育的针对性

在高职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教师要通过具体的培养目标,使职业教育课程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岗位需求和培养目标,始终将“实用性”作为学生职业基本技能的基础。通过制定专业的教学计划、掌握实践课程的发展重点、明确的集训项目和实训指导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和。同时,将课程内所存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技能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实践岗位上自己可能面临的挫折和困难,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3实践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在职业院校实践内容的构建中,实践教学的内容存在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例如,课程实验、教育实习、发展实训、职业引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公益实践等等。这些活动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实践生涯保持兴趣,增加阅历,在教育成效上也更加显著。使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渴求,确保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具备专业的工作技能、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创新的工作手法。

(中)2016年/第二十九期/十月

1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课程中,学院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从广义上说,实践能力指的是学生所具备的操

作能力、专业技术和实践手法。它是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心,也是经济时代下“复合型”人才发展的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教育发展形式中,教育部门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纸上谈兵”的发展误区。职教事业的发展促使很多学院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始推行“实践教学为主体”的教育发展形式。对于职业学生来说,这一模式的开展能够学生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综合素养、交际水平和开创精神,是塑造复合型人才的发展基础。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依靠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结合和素质结构,重点加强学生在课内探讨、课外实践的各项表现。在各项实训活动中,为高职院校学生搭建一个专业的发展平台,逐步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和通用能力。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科技技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选修、第二课堂等互动,为学生开辟一个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通过多种教育手法,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组成科学、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2高职院校实践所应该遵循的发展原则2.1实践教育方式的连续性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向。在实践教学体系中,通过以“亲身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工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15

3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常见问题3.1实践教育缺乏科学指导

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目标上,对实践教学理论的探究已经从粗放型转移为精细型,这无疑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上,普遍存在着教育指导体系的缺失。很多职业院校在创业目标、课程培养、教育需求等方面存在漏洞,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无法达到相应的教育水平,难以实现对高职教育的创新和开拓。再加上一些院校在实践理论和技能上融合不足,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机制。

3.2缺乏专业的师资建设

在职业教育的实践体系下,除了要求各高职院校要具备一定的师资投入,还要建立一支现代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师资队伍。从整体上看,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并不具备完善的师资管理模式,教育资源十分缺乏,硬件、软件资源上都存在教学漏洞,难以形成完善的教育实践体系。因此,导致当前高职院校师资管理队伍缺乏创新精神、进取精神,使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发展遭遇瓶颈。

3.3实践发展方式的断层

在实践教育模式的构建上,很多教师对实践教学体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实践教学的内容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优化。

一方面,企业对高校职业实践教学的参与意识不强,使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严谨的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很多院校往往在大三阶段才开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大一、大二阶段则忽视了实践课程的开展,使实践教学改革的形式难以深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院校实践发展方式上出现了断层,难以满足高职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3.4学生创业意识的缺乏

在创业意识的培养上,很多职业院校过于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对学生自身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缺乏提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这一错误的思想导致学生的性格、心态、思想发生变化,特别是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过于依赖“就业”,而忽视了“创业”,没有形成“先择业再就业后创业”的认识,使自身实践能力呈现出发展弱势。

4如何强化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4.1培养科学规划、组织健全的实践模式

在高职院校的机构设置上,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要采用的管理教育模式,由学校成立职业教育规划机构,将学院、系别作为实践体系的分工项目,使学校能够通过“校企联合”的教育发展形式,实施不同的教育管理体系,将高职院校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融合在一起。在专业院校的校务处设置实践教育机构,由这一部门负责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从而实现实习教育资源的优化和配置。

例如建立专业性实训中心、专业实验教室建设、创立教育基地等形式,在职业教育初期就开始建立实践计划,实施“实践+理论+创新”的发展教育模式,促使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结合。4.2建设师资完善、稳步发展的管理队伍

为了建立一支科学、完善的教育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管理者要建立一支科学的教学管理队伍。这支队伍承担着实践规16

2016年/第二十九期/十月

(中)章、评价反馈、教育评价等任务,通过搜集教学资源、组织交流信息,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等手段,在教育实践体系中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以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作为队伍发展核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偏向于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考核,使

学生能够具备更加称职的职业资格。

在教育管理队伍上,要增进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教学交流研讨,职业教育论坛等形式,使职业教师能够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引导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资格的标准化和科学化。4.3塑造符合发展、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

随着党和政府对国家就业问题的关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因此,在高职院校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中,教师通过宣传、引导,鼓励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使“创业教育”模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融入到职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中来。还要在教育内容、实践能力上进行各项培训,使职业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教育学习模式,亲身体验创业活动,开展风险预估、市场论证、实地调研,丰富学生的创业灵感,使他们从单纯的就业模式中脱离开来,提高对就业问题的认识性。

4.4构建平等完善、多方参与的实践基地

校外实习项目上,要通过“校企联合”的教育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互动。严格遵照“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发展原则,促使学生在企业实习、定岗工作、技术开发等环节中不断进取,提高学生对企业的适应性。同时,还可采用实习就业合同签订的手法,进一步节约实践培训的成本,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从大一、大二、大三等不同的阶段基础积淀实践技能,以“就业任务为导向、服务行动为需求”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深入实践岗位中,夯实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发展基础。

5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实践体系的构建中,通过“教学相长、双向结合”的实践教育形式,能够完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进一步缓解当前社会环境下,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问题。通过完善的实践教学体制,向社会、用人单位输大批复合型优秀技术人才。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上,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修养,使学生能够具有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实现自主就业、自主创业和自主发展。同时,还要立足于职业院校的发展实际,培养高职院校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需求,促进高职院校实践体系的全面发展。

“系统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