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宪法是根本法》第二课时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课题: 2.宪法是根本法 科目:道德与法治 提供者: 朱振娟 教学对象:六年级上册 单位:吴江区七都小学 课时: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时的重点,同时,更是一个教学的难点。让学生体会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中最重要的事,宪法规定了你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你又有什么权利与义务。本课,是真正树立宪法作为法理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过程和方法:自主探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宪法为什么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这个问题的探究,真正理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进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愿望,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刚升入六年级的学生对宪法知识了解有限,而这些知识理论性又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普遍觉得内容枯燥,课堂沉闷。因此,要通过组织适当活动、设置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对宪法有正确、全面、深入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宣传宪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多样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分小组探究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利用课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宪法为什么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活动一:法律与宪法的关系 1、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生活中的搜寻,我们发现了很多生活中的法律,谁来说一说。 2、 生活中的法律真多,我们来比一比。 3、生活中的法律那么多,它们是杂乱无章的吗? 总结:这些法律组成了我国法律家族,有的法律是地方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指名交流 此环节意在从学生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法律的意识。再法律,有的是行政法规,有的是普通法律。不同效力的法律,2、学生赛读 共同构成了金字塔式的法律体系。 4、总结: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根据宪法,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 活动二: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 阅读书上活动园内容 2、小结:宪法是“母法” ,普通法律是“子法”。宪法是法律中的法律。 3、出示“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中最重要、1、找到共同点,说说感受 2、在图表中具体感受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区别。3、交流,得出结论 4、根据例子,进一步理解。 通过具体法律的了解,引出宪5、情境模拟剧:(随机板书) 法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为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奠定基础。 通过时事材料展示,问题设计,材料对比,知识拓展,引导学生逐步发现问题,探讨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谈发现。 4、案例分析 3、小组讨论,发表看法 明白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三博士上书要求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4、阅读后,说说感悟。 5、总结: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6、小故事《宪法修正案里一个逗号的删改》 7、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对比表 8、总结: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9、小结: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活动三:宪法与我们的生活 1、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 问题,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和 我们毫不相干? 2、小结: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1、展开辩论 2、完成书上活动园中的连线,并说说此刻的感想。 通过连线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学生自主学习,感悟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更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是根本大法。 5、对比,说说此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原因。 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从而找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抵触,理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活动四: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出示《宪法》,课后,同学们可继续深入了解宪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制作你的“宪法”思维导图。 3、出示毛泽东的话,结束本课 1、 跟说主要内容 2、齐读 提炼本课重点,加深学习印象,提升情感,激发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主动学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把课堂延伸至课外。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量规表 评价等级及标准 评价方式 项 目 A B C 个人 评价 同学 评价 教师 评价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参与 程度 团结合作,在小组中起领合作 情况 出建议,并帮助其它小组成员,贡献大。 导作用,吸收接纳并能给讨论与交流。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 少有举手发言,较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帮助协调,推动整个小组的工作,鼓励其他成员。工作至最后一刻,对最终成果有一定的所贡献。 参与了讨论、工作,并对最终成果进行了评价,对评价过程只是旁观。 学习中有明显的创新意创新 情况 识,且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能刻苦钻研,积极主动交学习 态度 流、思考回答问题,努力学习中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学习中能开始培养创新意识。 能认真听讲,参与交流,努力完成自己的能认真听讲,在同伴帮助下完成任务。 能提出问题,但有 争取最出色的完成任务。 任务。 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断提出许多与任务相关的问能够提出与主题相关 问题,希望找到答案。时偏离主题或不作能在遇到问题时自己进行探究或与同伴讨论寻求解决途径。 进一步的思考。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一些探究,但缺乏毅力,喜欢依赖同伴。 自主 探究 在遇到问题时独立寻找解决办法,不放弃。 题,并努力寻找答案。能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