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高中生物作为“小科”由来已久,由于高考主要考“大科”,不少学生不愿做生物作业,这种现象的背后除了高考导向、教师缺乏个人教学魅力外,也折射出学生学习技能的不足。因此,生物作业需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发展新的题型,让作业发挥应有的功能。通过优化设计,逐步解决生物教学的障碍。
一、生物作业要适量
很多老师为了增大练习量,经常一次性布置大量题目让学生去做。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失去做练习的兴趣。作业的布置,不能增大数量给学生带来负担,玩题海战术,那样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会苦了孩子。如果某些知识点需要反复练习,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诱惑”的手段,比如,做得好的同学可以做“老师”,做得不好的同学就做“学生”去接受“老师”的指导等。使学生能够很乐意地去做作业,这样不仅能达到练习的目的,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生物作业要图文并茂
很多老师布置的作业绝大多数只是文字题目,很少有图,可布置学生绘制生物图,例如,必修一中可以设计的绘图型作业有绘出动物和植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示意图、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以细胞生命的历程为主线画出概念图等。通过绘制各种图形,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图形中,有效促進了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发展,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生物作业设计方式要富于变化
中学生不喜欢单调,他们喜欢丰富多彩和不断变换花样。过去的作业设计的重点往往放在做题上,教师习惯于使学生通过具体题目的练习达到记忆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改变作业设计方式,可通过和学生一起表演,进行“体验”式学习;学“人类遗传病”之后,让学生调查周围熟悉的部分家庭(或家系)中遗传病的情况;学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后,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等。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涨,乐于思考,从而感受作业的乐趣。
总之,生物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探索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应对生物作业的改革加以重视,只有优化生物作业,使设计与布置的作业全面、合理、有趣、生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索生物的动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