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 A.金aU
B.锰Mn
C.氦he
D.银AG
2、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H2
B.2H
C.2H2
D.2H+
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4、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1 / 9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氮用作冷冻剂 C.氧气用于气焊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7、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 A.碳素墨水
B.打印碳粉
C.低碳生活
D.石墨碳棒
8、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9、“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Cu
C.N2
D.CO2
1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2、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2 / 9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13、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14、如图所示,等体积的 A、B 两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 硫,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以看到( )
A.B 瓶中有水流入 B.A 瓶中有水流 C.A,B 瓶中均有水流入
D.A,B 瓶均无水流入
15、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 A.酒精挥发
B.海市蜃楼
C.面包发霉
D.制作雪雕
16、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1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
18、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3 / 9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19、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20、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甲烷和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1)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_____
(3)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做氯化氢的气体。_____ (4)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_____。 (5)蔗糖更易溶于水_____ (6)冰雪融化_____。
2、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⑦原子核这些粒子中:(用序号回答)
(1)能够成物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 (2)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是__________; (3)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 (4)一定带正电荷的是__________; (5)一定带负电荷的是____;
4 / 9
(6)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粒子是_____。 3、请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试管外壁有水时,不擦干直接加热_______; (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____; (3)用嘴吹灭酒精灯____;
(4)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经检验,电解水只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结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中_____和_____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
(4)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如下: 气 体 氢 气 氧 气 4.34×10﹣3g 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 1.63×10﹣3g 则相对更易溶于水的气体是_____;由此你认为在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可能_____2:1(填“大于”或“小于”)。
2、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图示,给水通以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甲所示,
5 / 9
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两个两极,则B端连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极,甲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乙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3)实际实验过程中,往往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的目的____________。
(4)电解水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宏观上水是由__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元素组成的,微观上每个水分子是由 _____________。从该模拟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人们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组织会供氧不足,导致产生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过度堆积,引起肌肉酸痛。回答:
(1)乳酸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 (2)乳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称量
6 / 9
锥形瓶中的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9.4g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______g。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____g。
(3)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C 3、C 4、B 5、A 6、C 7、C 8、D 9、B 10、B 11、A 12、C 13、B 14、B 15、C 16、B 17、A 18、D 19、C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③ ① ④ ② ③ ①
2、①②⑥; ①②④; ⑤; ③⑦;3、试管发生炸裂 会腐蚀滴管的胶头 标签被腐蚀
8 / 9
⑤; ⑥
会引起灯内酒精燃烧造成失火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氢元素 氧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 氢原子 氧原子 2H2O
2、正 氢气 氧气 水氢气+氧气 分解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氢 氧 一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通电2H2↑+ O2↑ 1:8 氧气 大于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2:1;(2)6:1:8 2、(1)1.0(2)1.6(3)3.4g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