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复习浮力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浮力教学设计

来源:意榕旅游网
《浮力》中考复习课设计(说课)

实验学校初中部 科学组 吴立刚

一、考点与目标

《浮力》是浙教版《科学》第三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作为初三冲刺阶段众多专题复习课其中的一节,而且在“考试说明”中对《浮力》的要求只有一条:“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老师们格外地重视这节课。理由如下:①新课是初二上学期进行的,学生已经感到相对生疏;②《浮力》涉及了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是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③“浮力”是历年“物理”或“科学”中考试卷中都会出现的知识点。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复习充分理解相关的概念,使之能够达到中考的要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理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与要求

在初三后阶段,学生已经有了明显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差异,分层已经非常明显。在保证考试要求的基础上,本节课应该体现出针对性。对有些同学,要求是:“记住概念”、“会用公式”、“了解应用”,对另外一些同学要求则是:“理解概念”、“推导公式”、“变形应用”。这样才能抓住中考的知识点,同时为一些同学高中的发展做些准备。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如何使学生在复习课中充分理解比较综合,又比较枯燥的《浮力》概念。策略:用描述曾经做过的浮力实验引发同学在复习课中的兴趣,比如“鸡蛋在盐水中悬浮”、“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原理的故事”等;用重点复习浮力的应用反过来强化概念,比如轮船(空心法)、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汽艇(改变自身体积)是如何利用物体沉浮条件的等。 四、反馈与巩固

反馈巩固的目的是结合中考要求,将复习到的理论和原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并在应用过程中总结求“浮力”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并达到考试要求。比如通过解析“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的相关问题,强化相关概念和小结“二力平衡法”(G船+G货=G排水=F浮=ρ水gV排)。 五、课件与板书

因为是复习课,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要体现概括性和总结性,并突出重点,做到一目了然,方便梳理。结合课件,作相应的板书,特别是公式的推导和例题解析过程要规范完整地呈现。

第 1 页 共 4 页

六、过程与手段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实验(如图):感受浮力的存在。 手段和目的 演示实验,同将一木块放在水面静止时,木块处于平衡时复习受力状态,必然受到水对它的力的作用。 分析的方法取一石块,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量读数为和弹簧秤的G,将石块浸没于水后称量读数为G′, 使用。 则水对石块竖直向上的托力为 F=G-G′,这个托力我们叫它浮力。 引 入 教 学 过 程 1、浮力的概念:浸在液体(气体)中的一切物体受到液体(气体)对物体竖直向上力,这个力叫浮力。 对以下几种情况,根据概念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集体提问; 逐个分析; 课件演示。 结果: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向下分析讲述; 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 板书推导(针设浸在水中的长方体高为a,上表面距离液面高对能力较强的同学)。 为h,则: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F向上=P下表面S=ρ水g(h+a)S 上表面受到的压力: F向下=P上表面S=ρ水ghS 则:F浮=F向上-F向下=ρ水gaS=ρ水gV 此结果与阿基米德原理一致。 3、物体的沉浮条件: (1)当F浮>G时,上浮,最终结果漂浮 举例分析; (2)当F浮=G时,漂浮,部分进入,(V物>V浸) 设疑对比(第(3)当F浮<G时,下沉,最终结果沉底 2、4条)。 (4)当F浮=G时,悬浮,物体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V物=V浸) 第 2 页 共 4 页

教 学 过 程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实验: 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5、用密度表示沉浮条件: (1)F浮>G时,有ρ液>ρ物,物体上浮,最终漂浮 (2)F浮<G时,有ρ液<ρ物,物体下沉 (3)F浮=G时,有ρ液=ρ物,物体悬浮 例:上浮时,根据物体受力情况有:F浮>G物, 由阿基米德公式和重力公式展开有:ρ液gV排>ρ物gV物, 又因为物体完全浸没,所以V排=V物, 则原式化简为ρ液>ρ物,得证。 6、浮力的应用: (1)轮船:空心法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排水量。 (2)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3)气球和飞艇:调整气囊的体积改变浮力,实现上升和下降。 (4)密度计:漂浮,F浮=G物,刻度是“上小下大”。 通过例题,结合“浮力”的概念和物体沉浮条件总结归纳求浮力的方法: (1)称重法: F浮=G-G′ (2)原理法: F浮=G排=ρ液gV排 (3)平衡法: F浮=G物 (4)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不常用) 比如,通过分析讲解以下例题: 复述实验步骤,设问引出公式。 举例推导,板书过程。 逐条复习提问,结合“沉浮条件”叙述各种应用的工作原理。 板书公式,通过公式解释“排水量”并引导学生找出答案。 强化“受力分析”这种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练习、反馈、巩固和小结 强化概念和小结“平衡法”:G船+G货=G排水=F浮=ρ水gV排。 又比如,通过分析讲解以下例题: 强化概念和小结“称重法”:F浮=G-G′。 作业布置 中考复习用书《超越自我》“浮力”部分。 第 3 页 共 4 页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