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学习目标】:
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学习重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及开发的现状; 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
【学习难点】:根据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措施及意义;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协作探究
预习案
一河流;水系、分水岭、流域(课本P49 图3.12)
①流域(供水区)——指供给河流地表水源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水源的地下集水区的总称;
一般指地面集水区。
②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或分水界。
③水系(河系)——指河流干流、支流和流域内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的庞大系统。
④支流——注入干流;二级支流——注入支流;三级支流——注入支流。 河流的经济效益---供水、水能、航运、养殖、旅游
二 流域具有整体性----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发源地---保护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 河流---水资源的
三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利用方式、流域开发方向
1
高二地理必修三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编写人:骆碧娟 审核人:高二地理备课组
1 位置:位于美国,是支流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属于支流; 发源于,在肯
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2 地形:
落差大资源丰富;陆路不便、航运作用突出
3 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水热配合欠佳---不利
4 水系:水系发达、与密西西比河相通 水文---
水能资源丰富 5 矿产资源丰富
四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 18世纪下半叶--- 2 19世纪后期 ① 问题: ② 原因:
3 20世纪30年代---
五 流域的综合开发 核心--- ① ② ③发电: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探究案
主题一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对流域治理、开发的影响
2
高二地理必修三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编写人:骆碧娟 审核人:高二地理备课组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结合材料探究:
1.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它发源于 山脉的西侧,该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2.田纳西河水主要靠 补给,依据诺克斯维尔市的气候资料分析田纳西河水量随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3.田纳西河流域大致位于美国的 带(农业带)。从农业发展角度看,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4.田纳西河流域发展水运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
高二地理必修三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编写人:骆碧娟 审核人:高二地理备课组
主题二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具体措施与启示
材料“: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搞好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下面为长江流域部分示意图(图甲)和三峡工程示意图(图乙)。
结合材料探究: 1.三峡工程(位于图甲中A处)的综合效
益有哪些?其首要目标是什么?
2.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现状,请你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4
高二地理必修三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编写人:骆碧娟 审核人:高二地理备课组
巩固案
1.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 D.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的主要依据是( ) A.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B.流域的水文特征
C.流域的自然背景 D.流域干支流的水量大小
3.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5.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修建大坝,调节了径流量,改善了通航条件,利于航运发展 B.大坝的建设,调节了径流量,有利于枯水期的发电
C.大坝的建设,有利于雨季蓄洪,使流域内防洪标准达到千年一遇 D.梯级开发、水库的修建、流域内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6.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7.2012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十二年,西部大开发这十年,贵州最大的收获是举全省之力,抓住西电东送的黄金机遇期,使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成为贵州第一产业,收入占全省GDP的1/3。这主要得益于乌江水电的开发。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下列所给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乌江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全长1 037千米,干流总落差达到2 124米。整个乌江流域还有丰富的磷、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乌江兴,贵州兴”,乌江流域的开发,成为盘活贵州经济的命脉所在。
5
高二地理必修三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编写人:骆碧娟 审核人:高二地理备课组
材料二
(1)乌江属于我国 (河流)的支流,它与黄河相比,年径流量相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显示乌江成为我国水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B.乌江干流流程较长 C.乌江流域的矿产资源丰富 D.发展贵州经济的需要
(3)材料二图中显示的乌江流域水电开发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应注意避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4)乌江流域的开发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提示: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分析)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