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我一直深信不疑。就拿我来说吧,如此孱弱的身躯,你是无论怎样也不会把我跟酷爱户外运动的驴友扯到一起的。不过你错了!告诉你吧,我不仅是驴友,而且是资深驴友!
英国军事理论家托.富勒说:行路多者见识多。当然,我最初的目的并不是奔着长见识去的,据爸妈讲,我小时候有一个怪癖:每次一哭闹,只要把我抱到自行车的三角架上一放,骑着往大街小巷,田间地埂,花园池塘一转…….就可以立即让我安静下来,比吃过镇静剂还管用。天长日久,爸妈把这当作必修课,晚饭过后,常常用他的老永久前面载我,后面载着妈妈去县城的四周转悠。直至后来,和大自然里那些花花草草的相遇竟成了我闲暇时的最大企盼!
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行车有些不堪重负,难负重望。那时,坐在自行车上,常常只听到爸爸“哼哧哼哧”的喘气声,妈妈不时闹“脚麻”的抱怨声。那时我幼小的心里,就会痴痴地生出一个小小的梦想:要是我们家也有一辆摩托车该多好啊!那样,爸爸省力,妈妈
和我坐着也舒坦,我们就能去相对遥远的地方了,毕竟熟悉的地方也没有了风景。
上小学了,街上很多人骑上了摩托车,曾经的自行车流让位于摩托车流,拥有一辆摩托车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爸爸也买了一辆,成了摩托大军中的一员。有了摩托车,我们家骑行的范围更广了。每到周末,只要没什么特殊的事情,爸爸就会启动他的出行计划:去普家冲的原始森林,去新城的天生桥,去哨冲的鼍龙黑水库,去大桥的滑石板,去牛街的仙人座……….。摩托车软软的坐垫,轰鸣的马达,载着我们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想。
最远的一次出行,我们穿行于巍巍哀牢山区,飞向遥远的红河南岸,去参加了传说中的长街宴,感受经典人文地理的玄妙。是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红河江第一次以它雄浑的气势呈现在我眼前,哀牢山的雄奇旖旎是那样如诗如画……那时的我不由得生出一个大胆的梦想:要是我家拥有一辆私家车就好了!那样,我们一家三口就可以驾驶着它在大地上飞翔,穿越万里关山,领略更多的水色山光…….
五年级时,距我从红河回来短短两年的时间,当大街上的私家车恣意流淌成一条彩色的河流时,我家也买了一辆蓝色现代。尽管没有劳斯莱斯的帝王风范,没有凯迪拉克的豪车时尚,甚至没有一般名车的炫目头衔,然而作为中国最普通老百姓中的一员,拥有一辆私家车,我们已经美美地享受了一把幸福的味道。
有了汽车,小学毕业的那个夏天,我们一家开始了滇西的浪漫之旅:坐在飞驰的汽车上,公路两旁不断闪过自然的或人文的景观,早上是繁华的都市建筑群,晚上却已围坐在藏族的锅庄旁;一个小时前还是高山峡谷的重围,一个小时后却已穿行于莽莽热带雨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节奏的视觉冲击,让人恍然有了穿越时空的梦幻。大理古国的遗风,苍山洱海的叠翠,腾冲热海的绮丽……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人文风情,丰富着我的广博见闻,交织成一场青春和理想的大梦,成为我记忆深处的永恒!
在香格里拉,站在宽阔的草原上,导游告诉我,前面巍峨峻拔的雪山就是享誉世界的青藏高原。我瞬间愕然,心中陡然记起那座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什么时候,我们一家能穿越滇藏线,屹立在珠峰之上,宣告我们一家自驾游的辉煌战果。爸爸说,这得再换一辆越野,只有越野车,才能纵横驰骋在不同的地形地貌上。买一辆好的SUV,这也正是我们家的下一个梦想。
哦,是吗?我们的下一辆车什么时候才能梦想成真呢?回望流年,儿时的自行车游仿佛就在昨天,曾经的摩托骑行还历历在目,轿车的余温还在心里。而现在,我们又开始做梦了。而且,我丝毫不怀疑梦想的实现指日可待,因为这是一块孕育梦想的土壤,一块催生梦想的土壤,一块成就梦想的土壤。这块土壤有着一个大家所熟知的名字——中国梦!而中国梦的背后,是伟大民族复兴的壮丽图景。
为了心中“世界第一”的宏伟梦想,我愿用青春作桨,理想做帆,奋力驶向伟大民族复兴的彼岸,成就伟大中国梦!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