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的中日关系
众所周知,对于中日关系从战后到今天一直起伏不定。刘昌明教授曾在《国际先驱导报》这样评价中日关系:“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这一段话被认为是评价中日关系复杂性的经典语录,同时,也向我们昭示了中日关系发展的挑战性和艰巨性。“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战后、特别是中日邦交恢复以来表述中日关系时使用频度很高的一个关键词,这一八字词组表达了中日两国摆脱历史问题的纠缠、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美好愿望。
在中日关系这一课题上,我们似乎总是过多的强调日本对我们曾经造成的伤害以及日本对历史的不负责任态度,这便使我们的研究有时候容易情绪化而导致有失客观,实际上也不利于我们看待新时期的中日关系。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在中美关系回暖的背景下,中日关系的发展限制也进一步消除,中日的邦交正常化也迈上了轨道。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中日双边关系的发展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政治方面,中日双方的互动越来越多,政治互信也越来越强。在经济方面,中日的贸易额一年上一个台阶。如今,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日本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这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日本给予了中国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一些对中国的援助项目中,日本向中国提供了关键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中日关系的未来应该是走向强强联合,共同带领亚洲走向世界。作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了亚洲了两个部分。日本——亚洲发达国家的代表,代表着亚洲经济社会的最高水平。中国——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并迅速成为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要的一股政治经济力量。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中日两国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两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另外,当今亚洲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大洲,2009年,亚洲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世界的30%。亚洲的经济活力不再是仅限于东亚,而是拓展到了亚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东南亚和南亚正在迅速崛起,中亚和西亚发挥资源优势,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亚洲高速发展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和日本只有立足于亚洲,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而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阵营和发达国家阵营的领头人,中国和日本的强强联合,不仅能搭建起沟通大亚洲的桥梁,推动亚洲经济的发展,更能进一步巩固中国和日本的亚洲领袖地位,使中国和日本走向双赢。所以,走向强强联合应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如2006年10月,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的讲话正好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立足长远,携手并进”。只有“立足长远”,中日双方才有可能抛掉固有的偏见,放下一些眼前的争执,实现“携手并进”。而“携手并进”,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中日关系的未来。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