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l卷第2期 2008年4月 中国医学伦理学 Chinese Medical Ethics Vo1.2l No.2 Apr.2008 ・医德教育・ 西56"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ifve 王星明,王艳华 (滨州医学院,山东滨州256603) [摘要]通过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我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 教育效果的措施。 [关键词]西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m]A [文章编号]1001—8565(2008)02—0030—02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 for Western Medical Students and Its Enlightenment 』vG Xing—ming. 』vG Yan—hua (Binzhou Medical Collage。Binzhou 256603,China) Abstract:By analyzing maior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certain west- em developed countries,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China. Key words:Western Countries;Medical Students;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Enlightenment 1 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 章、节形式出现,而是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讲 授或讨论题目如医患关系、生殖问题等,这些题目形成的汇 1.1职业道德教育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注重实效性 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对医学教育进行了改革,强化 集即构成标准论题”。_2 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上,更注重其实效 性。例如,“医学伦理学的讲授,不是限于行为准则这些条条 框框,而是到临床实践中直接安排学生和住院医生彼此观察 临床工作的角色表现,然后结合实际进行评价讨论 。’’。 这种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上贴近临床实践的特点,避免 了职业道德教育与医学实践的脱节,提高了职业道德教育的 实效眭。 1.2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了医学预科的人文教育。并要求医学生进入医学院后,仍要 学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许 多院校开始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并得到联邦基金,特别 是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的支持。 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1978年也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学、 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 必修课计划…。1999年3月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 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进一步 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 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对 毕业生“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将 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作 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课程,从而实现“树立新的医 学观念,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培植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 的培养目标。 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学习、反复 实践、循序渐进的过程。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在临床前期开设,但并没有在临床前期结束,而是延续到医 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课程 从第2学年开设,贯穿4学年时间” 。“19 ̄87年英国的医学 院校就将医学伦理学贯穿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并在临床见 习、实习中按一定时间间隔由医学以外专家进行跨学科的伦 理教育。” 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 在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的同时,西方国家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还特别强调其教学的 实用性。西方国家在实施医学教育中认为,医学教育的核心 是病人,医学院是一个专业医院,因此,他们基本上摒弃了大 程不仅仅体现在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而且还体现在 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的安排上。除了正常的职业道德教育课 程外,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在专业 学培养专家和学者的思想,代之为培养医学的实践者。在这 种思想的影响下,西方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实 教育中拓展道德教育的空间,是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 育的又一特征。 用性,突出表现在把以人文课程内容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教育 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实现医学与人文课程的一体化。这样, 西方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突出特点就表现出“轻理论、重 行为”,在教学中,不管是理论讲授还是专题讨论,均贯穿“以 病人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的基本思想。“教学内容不是以 一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医学院校都把职业道德 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会获得解决 医德冲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道德辨析能力,并使其意 识到职业道德对每天医护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授关于 脑死亡和人处于植物状态的相关伦理问题时,最好是在学生 30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王星明,等: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学习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课程的过程传授。同样的,在 让学生早期参与临床医德实践是西方国家医学职业道 解剖学讲解的过程中也提供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对死者尊重 德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 及死亡教育的医德教育机会。在学习医疗诊疗的课程时,如 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在课堂传授的知识,是学生在未来 果很好地融入一些例如医生与病人之间关于对真相的告知、 医学实践中面临的道德矛盾问题,并通过临床实践这种非正 保守秘密等相关的伦理知识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 式的教育方式来解决这些实际的道德问题,从而提高医学生 拿大多伦多医科大学在医学生学习和实习的4年内,穿插了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在许多医学院校为解决医学生 总学时为50小时的道德教育课程 。这样在重要的专业课 医学实践中遇到的道德难题,则通过伦理教师在教学医院进 学习过程中给予更多的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确保医学毕业 行伦理查房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如美国犹他大学医学 生具备道德医师所应具备的技能和道德素质。 院在教学医院设立病房伦理小组,将诊疗活动中遇到的道德 1.3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问题集中起来每周讨论一次,并规定参加此活动课获得15 西方国家医学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个学分,如果通过了犹太大学医学院和临床道德委员会的演 是其职业道德教育的又一显著特点。“西方国家的医学伦理 讲,可再得一个学分。并且每月还开展一次午后活动,让学 学教学与其他人文课程的教学一样,基本上不采取仅以理论 生与在各种环境下工作的医生讨论伦理道德问题,活动规模 宣讲,或让学生死记条文的形式,而是以生动活泼、灵活多变 为每次5—12个学生。L9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调动了医学生 的教学方式传播这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念。这些方式 主动、自觉、创造性学习医德理论的积极性,并在医疗实践中 包括讨论会、社会活动、角色扮演等。” 进一步掌握医德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美国的哈佛大学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医德的课 2西方国家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对我国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 外教学,学校成立了“哈佛医学院道德期刊编辑部”,学生可 启示 以就涉及医学道德的话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并由医学道德教 2.1 实施以人文教育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 研室为该编辑部提供指导和资助。德国的医学院让学生走 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偏少,相关 进医院,走近病人,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深入到医院 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不够,以至于我国的医学生文化底蕴薄 为病人提供一些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心理陪护服务,减轻 弱,医德素质不高。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内容应以实用型为 病人的心理压力,让病人在快乐中痊愈。 主,把人文教育课程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达到医学与人文 另外,西方学者认为,在具体的情景中学得的知识和技 教育课程一体化,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密切联系实 能最牢固。因此,他们注重教学情景和场所的设立。如在医 际”,最终提高道德水平的基本思想,避免以往医学职业道德 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的教学中,采取直接的讨论方式,邀请医 教育中注重理论,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传授,而对实用 生一诗人、医生一作家、危重病人、自愿参加临床试验的病人 性、实效性关注不够的问题。同时,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还应 及其主管医生一同讨论,甚至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生和其他 当贯穿于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这表现在无论是人文教育 教师共同参与戏剧表演,以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情境中去。日 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教育,还是专业课程教育;无论是基础课 本也在大学一年级安排学生“体验实习”,每4—5个学生为 程的学习,还是临床实习,都应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加强 一组,通过体验唤起心中的感受,达到西方学者所强调的“移 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在校期间接受完整的职业道 情作用” 。 德教育,使医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医学科学的职业道德 1.4多渠道的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和临床医疗过程中的职业道德,才能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道 西方国家在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中,开辟了多渠 德意识和自觉培养职业道德观念。 道的职业道德教育途径。设立专门辅导机构,对学生日常行 2.2改革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 为进行引导是其重要的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之一。美国的医 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院校,几乎都设有学生辅导中心,由一名副校长主管这方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院校医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学 面的工作。辅导中心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伦 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且大多 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有专长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职业 数为大班授课制,小班授课及开展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较 辅导、道德教育及心理咨询,还辅之以电影、电视教育。美国 少。在实行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中,多以理论灌输为主, 俄亥俄州医学院设有道德咨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效 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时、交互式等教学方法 的。最初有导师讲解,并做咨询,让学生观察,然后学生在导 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单一,出现教师课 师指导下,逐渐参与到道德咨询中,并对咨询的案例进行跟 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实效性差的现象。对此,我们应 踪。加拿大的一些医学院校则通过网络创办“道德教育社 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中灵活多样的教 区”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学校教师定期在“道德教育社区” 学方法,如评议、讨论、扮演角色、案例分析等途径。通过这 上发布各类医疗道德事件,围绕这些事件建立“道德聊天 些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 室”,“主持人”教师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发布具有正面 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 导向性的观点,这就使得师生之间道德观点的交流具有真实 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 2.3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我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强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为了提高我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下转第76页) 一3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医学伦理学・ 2.2 医学I必须回归人文 得患者的信任,因为没有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受损害的必 人文医疗、优质服务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如何使 将是医患双方。②医务人员要加强职业自律和法律意识,以 “慎独”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③媒体要真实、客观、公正的 报道医疗纠纷,发挥其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大力弘扬白求恩 精神和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引导社会理解和尊重医务人员, 调动广大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的积极性,为建立积极、和谐、 良性互动的医患关系共同努力。 3小结 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更好的结合,是关乎社会和谐 和医患关系的大问题。祖国的传统医学通过望、闻、问、切,达 到与患者近距离的交流沟通,在医学人文、心理医疗和医德医 术等方面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J。实践证明,缺乏人文智慧的 医生,医术再高也只是一名医匠,真正的医学大家一定是人文 智慧与高超医术做到了完美的结合。因此,医生只有具备良 好的人文素质和执业技能,才能不辜负健康使者的称誉。 2.3管理要融入情、理、法 在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 感受到了太多的亲情与呵护,而在工作中面临的却是日益紧 实践证明,医学如果回归人文,就能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 向,医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医德和执业技能,不断加强医学人文 意识的培养,才能做到人文服务。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 “人文科学型”的医学高级人才,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生 物医学的理性回归。 张的医患关系和人文管理体验的不足,反差之大带来的隐患 和心理的负性影响,应当引起管理者的足够重视。情沁人心、 理明人事、法规人行,只有将严格管理与人文服务和情感关怀 有机的结合,才是管理的价值取向。通过人文管理,使被管理 者充分感受到身心关怀和情感激励,达到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与工作氛围愉悦的目的。 2.4确立管理是服务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程子军.完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途径[J].医学 与哲学,2005,26(10):74—75. [2] 王辰.院长的烦恼一医患关系寻求破解之策[J].中国 医院,2007,260(4):14—15. [3]安永杰.从“八成医生子女不愿从医”说起[N].健康 报,2007—08—23(6). 医院管理者应当确立尊重人是前提,激励人是手段,塑造 人是目的的管理理念,管理不只是一种权力,更应当是一种能 力的外延。管理是通过服务实现的,因此医院的党、政、工、团 应当通力合作,从细节人手,主动服务于医务人员,提高他们 工作的满意度和人文感受,把沟通、公平、团队协作以及分享 快乐融人管理活动中 。以优秀的医院管理文化和人文环 境激发医务人员参与管理和行为自律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 文管理促进人文服务。 2.5重建诚信,是全社会的责任 [4] 王力红,杜淑英.社会需要人文科学型医生[N].健康 报,2007—08—02(4). [5] 孙红,刘颖,任霞.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文化取向的调查与分 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378—379. (作者简介] 吉训明(1970一),男,江苏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 博士,研究方向:急慢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临床研究和医 政管理。 在医患关系嬗变并存在实际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构建和 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新闻媒体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 [收稿15t期2007—11—12] [修回15t期(编 2008—02—05] 辑姬可周] 努力。①诚实守信是减少医疗矛盾和促进和谐的前提,医务 人员首先应当建立尊重患者、促进健康的职业理念,以真诚赢 (上接第31页)效性和实效性,需不断完善和健全现有职业 [5][6] 程子军.完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途径[J].医 学与哲学,2005,26(10):74—75. [7] 于双成,刘毅兵,艾永华.西方国家医学生文化素质教 育的特点[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3):61. [8] 殷小平等.国外医学人文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6):26. [9]理查德.哈什,傅维利译.道德教育模式[M].北京:学 术期刊出版社,1989. 道德培养渠道;同时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医学生职业道 德培养的好做法。在实践中,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外,要积极创新,如借鉴西方国家职业道德教育的经 验,结合我国实际,可采用医疗扶贫来加强医学生的道德实 践、通过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网”来加强医德医风教 育,以及早期接触临床、加强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等等。 [参考文献] [1] 唐文.医学院校人文科学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 1997,(1):71. [作者简介] 王星明(1966一),男,山东滨州市人,滨州医学院人文学 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医学伦理学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 究。 [2] 余仙菊.发达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给我们的启示[J].广 西高教研究,2002,(1):109. [3] 于双成,金祥雷,潘国强.西方发达国家医学人文教育 的发展于特征浅析[J].医学教育,1998,(5):30. [4] 聂素滨,金祥雷,于双成.发达国家医学人文学科教育 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4):18. 一[收稿15t期[修回15t期(编 2007—11—13] 2008-01—07] 辑李恩昌] 76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