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要点考点梳理
【时空坐标】
【素养达成】
思维导图建体系
- 1 -
主题集结速通关
主题一 辽宋夏金元的政权更替
主题二 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和议
和议双方 北宋、辽(澶渊之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盟) 北宋、西夏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极吸收中原文化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和平有利于经济南宋、金 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主题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文化交流 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宋夏和平,双方边界贸易兴旺,西夏积内容 影响 辽宋之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有
- 2 -
主题四 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有战有和,和为主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彼此之间战争不断,最终以“岁币”等特
流
方式达成和议,形成和平局面
点 民族迁移,民族交宋元时期各民族杂居相处,互相影响,民族交融加强,形成了新
融
的民族——回族
影 这时期频繁的民族战争,虽然给各族人民带来灾难,但是促进了各族人民的接触和响 交流,形成民族交融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主题五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
【主题探究】
主题一 宋元时期的民族交往
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时空观念 并立的政权】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1)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什么? 答:赵匡胤。女真。民族政权并立,最终实现统一。
- 3 -
【历史解释 地方的管辖】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史·地理志》
(2)据材料二,为了对地方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开创了何种新的行政管理制度?元朝还设立哪一机构,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统辖?
答:制度:行省制度。机构:宣政院。 【史料实证 民族的交融】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认为:“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请说出民族交融的表现。
答: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境地区,开发了边疆地区。边疆各族人民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长期共同生活。新的民族回族形成等。 【家国情怀 情感的升华】 (4)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悟?
答:感悟: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友好交往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言之有理即可) 主题二 宋元时期的成就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源泉。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史料实证 经济发展篇】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程民生《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的研究与思考》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怎样的变化? 答: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2)材料二反映出宋代社会的什么现象?请举一例说明。由此回答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 4 -
答:现象:经济繁荣。举例: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因素:先进的生产技术,统治者重视,社会安定,人口增加等。
【历史解释 制度创新篇】
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疆域有何特点? 答:元朝疆域辽阔。 【历史解释 科技文化篇】
材料四 “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1119年)
(4)据材料四所述现象,指南针最早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答:宋朝(或北宋)。
材料五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节选自《窦娥冤》
(5)请写出材料五的体裁及作家的姓名。 答:元曲(元杂剧)。关汉卿。 【家国情怀 感悟升华篇】
(6)“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这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的。请分析汤因比如此说的原因。
答:经济发展,科技发达,文化繁荣。(言之有理即可)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