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8月 第5卷第24期 MEDICINE INNOVATION RESEARCH 护理园:t'tlt, 应先翻身或吸痰后,再行喂食,以免引起呕吐或呛咳。鼻饲后短 时间内尽量避免吸痰,以防止引起呕吐,造成胃液返流。首次喂 食应量少,速度应慢,使病人逐渐适应。每次喂食量不得超过 200—300ml。灌注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目前主张45 ̄C左 右,通过提高液温促进蛋白质的分解吸收。鼻饲时,为防止呕吐 和胃液返流,灌食时,使患者头部与胸部至少抬高3O。,灌喂后至 少1h才能平卧,以免吸气时将食物吸人肺部,造成窒息。长期鼻 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鼻饲饮食应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 素、高热量为原则,限制钠盐的摄人(<3g/d)钠盐过多潴留会加 重脑水肿,如牛奶、豆浆、藕粉、蒸蛋或混合均浆等。饮食量在每 日1000~2000ml之间。根据患者意识恢复正常,无吞咽困难、咀 嚼困难便决定停止鼻饲时间。观察病例中除病情危重9例死亡 外,其余的出院前拔管者鼻饲时间最短为1周,最长为4周。 总之,脑血管病人的护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T作,在以后的 饲者,应每日进行口、鼻腔护理2次。胃管在胃内存留时间不宜 过长,一般更换时间以6d为宜。 4饮食的种类和拔管的时间 饮食种类应适当选择。因患者多为高龄,常常多合并其它慢 T作中随时巡视病房,_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都是我们的 _【=作职责,而且要耐心体会,认真总结T作中的得与失。 【收稿日期】2008—6—15 静脉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董岚 富裕县农村卫生工作站(黑龙江 富裕1612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21(2008)24—0155一O1 1.2.6标本存放时间大多数医院住院或观察病人的血标本由 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是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 要因素之一。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静脉采集血标本的方法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概述如下。 1 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1.1 采血时间及部位进食后采集的标本会出现TG、GLU、11T 值大夜班护士采集。一般在4‘时开始进行,8时送检验科,检验 科又将标本集中到9时左右开始检验。血标本放置时间太长,易 发生溶血。使血钾升高、GLU降低、凝血因子丧失活性等。 1.2.7血标本的运输与保存 血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剧烈振动、 日光照射,血液污染及外溅均影响标本质量,从而影响检验结果。 2预防措施 等增高,磷降低。进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后会出现暂时性高脂血 症。由于血清或血浆浑浊可干扰多项检验结果,某些药物的使用 也可以影响检验结果,如静滴10%葡萄糖后血糖大幅度升高,生 理盐水影响Cl一、Na ,抗生素可影响血培养的结果。在输液过程 中采血送检往往由于药物及输入液体的稀释使检验结果出现较 大偏差。有些护士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在输液前用一次性输液 针从手背浅静脉采血,因针头较细且连有约20cm的塑料管,容易 引起凝血。 1.2采血操作环节 2.1 掌握采血时机采血时间应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而异。大 多数检验一般在早晨空腹采静脉血标本,如血脂、肝功能等;输液 病人应在输液结束1~2h后采血;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在心肌梗 死l6~24h内采血;血培养标本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取静脉 血等。 2.2预防标本溶血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术,争取一次穿刺成功, 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皮肤消毒后待消毒液干燥后再行穿刺, 1.2.1压脉带的使用压脉带束缚时间的长短对检验结果的影 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缚压脉带时间不宜过长,禁止用力拍 打采血部位,抽血后取下针头轻轻沿管壁注入血液。血清标本禁 止摇动,加入抗凝剂的全血及血浆标本避免用力摇动,禁止注入 气泡。 响,束缚时间过长并用力拍打拟穿刺部位可致标本溶血。 1.2.2皮肤消毒 采血部位消毒后消毒剂未干燥即行静脉穿刺 可发生溶血而影响检验结果。 1.2.3静脉穿刺采血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针头在 2.3预防标本凝血全血或血浆标本应加入抗凝剂。血液与抗 静脉内探来探去,采血不顺利易发生凝血或溶血。采血后不拔下 针头,直接用力将血注入试管易溶血。采血时注射器漏气,注射 器、针头、试管不干燥,将气泡注入血标本都会引起标本溶血。 1.2.4混匀标本 混匀含防凝剂的血标本时,用力过猛易使 RBC破坏造成溶血。 凝剂的比例要准确,轻轻颠倒混匀,以达到防凝目的。综上所述, 静脉采血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血液标本的质量问题, 如溶血、凝血等,但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要防止血标本溶 血、凝血,防止药物、饮食及标本放置时间长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 影响,为医疗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1.2.5采血量的准确性影响检验结果。 用全血或血浆检验的标本中,需加入 抗凝剂及时混匀。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非常重要,过高过低均可 【收稿日期】2008—6—25 一l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