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学 时:51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五专)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初步数学概念的形成发展、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一般规律和在幼儿园如何开展数学教育教学的学科。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研究学生进行幼儿园数学教学所应具备的素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它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发展职业能力,形成对职业的良好态度。
3、课程任务。
通过《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进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科学教育教学观。同时,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和从事实践的专业能力及素养。
二、课程目标 1.知识获得目标。
获得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的知识;获得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途径的知识;获得学前儿童数学活动设计和组织的知识;获得学前儿童学习数学认知特点的知识;获得学前儿童学习各数学内容认知特点的知识。
2.能力形成目标。
初步具有能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能根据幼儿数学认知特点进行数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学前儿童数学活动的能力;初步具有组织学前儿童数学活动的能力;初步具有评价学前儿童数学活动的能力。
3.情感养成目标。
初步养成喜欢《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教学的情感;初步养成喜欢进行学前儿
1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童数学教育的情感;初步养成进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科学教育教学观。
三、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 1.课程内容安排表。
序学习任务模号 块 幼儿数学教育概述 课程内容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性质 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 2 目标和内容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目标分析:学习自编应用题 方法设计:各年龄班的数学游戏 活动设计、评议:分类 实践教学安排 参考 学时 1 2 1 1 1 1 2 3 2 3 1 1 1 3 途径、方法 4 活动的设计幼儿园数学课的设计和实施 和实施 数学区域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学习分类的发展与教学 5 感知集合的发展及教育 感知“1”和“许多”的教学 比较两组物体的发展与教学 认识10以内基数的发展特点活动设计、评议:数量与教学 6 初步数概念的发展及教育 认识10以内序数的发展特点与教学 的教学 3 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的发展活动设计、评议:数的特点与教学 组成教学 3 2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10以内加特点 7 减运算能力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学 的发展及教育 自编应用题的发展特点 自编应用题的教学 认识量的概念的发展特点 8 量的概念的发展及教育 排序能力的发展 排序能力的教育 空间和时间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及教育 认识量的概念的教学 见习、评议:加减教学 见习、评议:量的教学 见习、评议:排序教学 2 4 1 3 1 3 1 2 2 2 2 9 概念的发展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及教育 及教育 认识时间概念的发展及教育 合计 51 (理论教学41、实践10) 2.课程内容与要求
项目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1.项目内容。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性质; 2)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2.项目要求。
1)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性质;
3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掌握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 项目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1.项目内容。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2.项目要求。
1)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制定和内容选择的依据; 2)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各年龄段的要求。 项目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方法 1.项目内容。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 2.项目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各种途径,初步树立运用各种途径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意识;
2)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方法,能用各种基本方法分析教学实例。 项目四:幼儿园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1.项目内容。
1)幼儿园数学课的设计和实施;
4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数学区域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2.项目要求。
1)掌握幼儿园两类数学活动设计的步骤程序以及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关键要点;
2)能设计出较好的教育活动计划,提高学生设计与组织活动的能力。 项目五:感知集合的发展及教育 1.项目内容。
1)学前儿童学习分类的发展与教学; 2)学前儿童感知“1”和“许多”的教学; 3)学前儿童比较两组物体的发展与教学。 2.项目要求。
1)明确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教育的目标要求;
2)掌握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发展的一般特点与规律;
3)掌握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教育的一般过程与基本方法,学会设计相应的活动计划。
项目六:初步数概念的发展及教育 1.项目内容。
1)认识10以内基数的发展特点与教学 2)认识10以内序数的发展特点与教学 3)认识10以内数的组成的发展特点与教学
5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项目要求。
1)明确学前儿童数概念教育的目标要求; 2)掌握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的一般特点与规律;
3)掌握学前儿童数概念教育的一般过程与基本方法,学会设计相应的活动计划
项目七: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及教育 1.项目内容。
1)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特点 2)幼儿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学 3)幼儿自编应用题的发展特点 4)幼儿自编应用题的教学 2.项目要求。
1)明确学前儿童运算能力教育的目标要求; 2)掌握学前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与规律;
3)掌握学前儿童运算能力教育的一般过程与基本方法,学会设计相应的活动计划
项目八:量的概念的发展及教育 1.项目内容。
1)学前儿童认识量的概念的发展特点 2)学前儿童认识量的概念的教学3 3)学前儿童排序能力的发展 4)学前儿童排序能力的教育 2.项目要求。
1)明确学前儿童量的概念教育的目标要求;
6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掌握学前儿童量的概念发展的一般特点与规律;
3)掌握学前儿童量的概念教育的一般过程与基本方法,学会设计相应的活动计划
项目九:空间和时间概念的发展及教育 1.项目内容。
1)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及教育; 2)学前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及教育; 3)学前儿童认识时间概念的发展及教育。 2.项目要求。
1)明确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教育的目标要求; 2)掌握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发展的一般特点与规律;
3)掌握学前儿童空间与时间概念教育的一般过程与基本方法,学会设计相应的活动计划。
四、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组织形式。
本课程采用集体、小组和个人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2)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理论部分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法,以讲授为主。讲授时应把基本的概念、观点讲清楚,力求使学生能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部分则以活动设计、试教、评教、说课、观摩见习为主,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目的。
7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2.教材资料。 1)使用教材。
《幼儿数学教育》 庄爱平等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第一版 2)参考书目。
(1)《幼儿园数学教育》 张慧和 张俊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8月第一版。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林嘉绥 李丹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9月第一版。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论》 金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2月第1版。
(4)《幼儿科学教育》 刘占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1版。
(5)《我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 徐苗郎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4年11月第一版。
3.教学评价。 1)评价方式。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作业、小测、单元考试、活动设计、试教、说课等。 成绩构成:平时占40%,期末占60%。 2)详细说明。
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统一、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引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4.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校内教学资源。
开发了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料:图片、教学计划、文字案例等并进行上网。这
8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些资源的储备确保了校内实训的开展。
利用学校教学图书馆、电子期刊、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2)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加大实践教学的创新力度,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锻炼,我们选择师资力量比较强、教学条件较为优势的幼儿园作为作为本课程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泉州幼师附属幼儿园、泉州市刺桐幼儿园、泉州市机关幼儿园、泉州市实验幼儿园、鲤城区第一幼儿园、鲤城区剑影幼儿园(私立)、泉州市汉唐幼儿园(私立)等。这些多性质、多类型、多区域的实训基地群能很好地满足多样化的实训教学需要。
编制人: 时间: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