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质量事故分析

质量事故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第一章

1,如何对混凝土质量和钢结构作出比较准确的检测?

混凝土质量检测

(一)混凝土表面裂缝及蜂窝面积的检测

a,混凝土裂缝的检测

方法:裂缝长度可以用钢尺和直尺量,宽度可以用检验卡或20倍的放大镜测定。裂缝深度可用细钢丝或塞尺探测,也可以用注射器注射有色液体,待干燥后凿开混凝土观测。

b,蜂窝面积测定

方法:蜂窝面积可用钢尺,直尺或百格网进行测量,以蜂窝面积占面积的百分比计。

(二)混凝土强度的非破损检测

a,回弹仪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b,超声脉冲法测混凝土的强度

c,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三)局部破损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

a,钻芯法

b,拔出法

(四)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

a,缺陷部位存在及位置的检测

b,裂缝深度的测定

钢结构检测

(一)构件整体平整度的检测

方法:可先目测,发现有情况或疑点时,对梁或桁架可在构件支点间拉紧一根细钢丝,然后测量各点的垂度与偏度;对柱子的倾斜度则可用经纬仪检测;对柱子的挠曲度可用吊线坠法测量。

(二)构件长细比、局部平整度和损伤检测

方法:构件的长细比应在检查时加以复核;构件的局部整平度可用靠尺或拉线的方法检查;构件的裂缝可用目测法检测,此外主要用锤击法,滴油法。

(三)连接的检测

方法:首先进行外观检测,借助于10倍放大镜观察,并可用小锤轻击,细听异常声响。必要时可用超声探测仪或射线探测仪检查。

2,民用建筑鉴定分为安全性评定、使用性评定、和可靠性评定

3,民用建筑鉴定中通常将结构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构件、子单元、和鉴定单元。

4,检测方法,如点荷法、热脆现象、冷脆现象、回弹法。

5,按照《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

a,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b,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c,在正常维护下有足够的耐久性能;d,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须的整体稳定性。

6,建筑工程质量事故调查的一般程序?

a,基本情况调查 b,结构及材料检测 c,复核分析 d,专家会商 e,调查报告

7,民用建筑鉴定的安全性评定、使用性评定、和可靠性评定的区别与联系?

安全性鉴定针对危房鉴定,房屋改建或有安全疑问时采用。使用性鉴定则针对建筑物的日常维护及某些使用功能的评判。而可靠性鉴定则在安全性鉴定和使用性鉴定评定基础上,进一步作出全面评价。

第二章

1,砌体结构结构的安全性鉴定,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以及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和裂缝等四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等级,取其中最低一个构件等级作为该构件的安全等级。

2,引起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地基的不均匀冻胀;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地震等灾害作用以及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等5个方面。

3,砌体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设计方面主要原因

a,设计马虎,不够细心。b,整体方案欠佳,尤其是未注意空旷房屋的承载力的降低因素。c,有的设计人员注意了墙体总的承载力的计算,但忽视了墙体高厚比和局部承压的计算。d,未注意构造要求。

(二)施工主要原因

a,砌筑质量差。 b,在墙体上任意开洞,或拆了脚手架,脚手眼未及时填好或填补不实,过多地削弱了截面。 c,有的墙体比较高,横墙间距又大,在其未封顶时,未形成整体结构,处于长悬臂状态。(失稳破坏) d,对材料质量把关不严。

4,砌体的加固方法

(一),扩大砌体的截面加固;(二),外加钢筋混凝土加固;(三),外包钢加固;(四),钢筋网水泥砂浆层加固;(五),增加圈梁,拉杆;(六),其他加固方法

第三章

1,钢结构的腐蚀分类?

大气腐蚀,介质腐蚀和应力腐蚀。

2,钢结构的失稳分类?

丧失整体稳定性和丧失局部稳定性

3,钢结构加工制作可能产生的各种缺陷?

(1)选用的钢材性能不合格;

(2)矫正时引起的冷热硬化;

(3)放样尺寸和孔中心的偏差;

(4)切割边未作加工或加工未达到要求;

(5)孔径误差;

(6)冲孔未做加工,存在有硬化区和微裂纹;

(7)构件的冷加工引起的钢材硬化和微裂纹;

(8)构件的热加工引起的残余应力。

4,钢结构运输、安装和使用维护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1)运输个过程中引起的结构或其构件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损伤;

(2)吊装过程中因其结构或其构件的较大变形和局部失稳;

(3)安装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临时支撑或锚固,导致其结构或其构件产生较大的变形,丧失稳定性,甚至倾覆等;

(4)施工连接(焊缝,螺栓连接)的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

(5)使用期间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结构损坏;

(6)没有定期维护使结构出现较重腐蚀,影响结构的可靠性能。

5,钢结构脆性破坏的主要因素 ?

所用钢材的抗脆断性能差;构件的加工制作缺陷;构件的应力集中和应力状态;构件的尺寸;低温和动载。

第四章

1,混凝土的安全性评定分为四个检查项目,承载能力、构造、位移和裂缝。

2,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方面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

(1)因方案不妥而引起的事故; (2)设计计算失误; (3)对突发事故缺少二次防御能力; (4)对于结构构造细节处置不当; (5)与其他工种(如建筑,水,暖,电等)配合不好,有些变动不协调,造成设计错误。

3,混凝土结构由于使用、改建不当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

(1)使用中任意加大荷载; (2)工业厂房屋面积灰过厚; (3)加层不当; (4)维修改造不当。

4,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

(1)加大断面补强法; (2)外贴钢板补强法; (3)粘结钢板补强法; (4)锚结钢板法; (5)焊接钢筋或钢板法; (6)碳纤维布加固法; (7)预应力加固法; (8)其他加固方法(如增设支点、另加平行受力构件等)

第五章

1,木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

(1)选材不当; (2)节点制作不合格; (3)木屋断面过小; (4)木屋架安装偏差,支撑设置不当等也是引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2,特种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

(1)开裂,以致不能使用。如水池有裂缝会渗水;储气罐有裂缝会漏气等; (2)错位、变形。如水池在施工中因地下水作用而上浮;储气罐试气、放气时失稳;烟囱偏斜等。 (3)

倒塌。如结构强度不够,而引起倒塌。施工工序不当,质量不好,也会引起塌落事故。

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事故原因?

混凝土耐久事故可从钢筋及混凝土两个方面来说。

(1)对钢筋来讲主要是锈蚀。

(2)对混凝土来讲有:a,混凝土碳化; b,有害介质的腐蚀; c,冻融破坏。 d,碱—骨料反应。

第六、七章

1,地基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降,包括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蠕变沉降。

2,结构物作用在第几上的荷载密度超过地基承载力,地基将产生剪切变形,主要包括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和冲切破坏三种形式

3,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砌体结构裂缝的主要措施?

(1)合理设置沉降缝。

(2)加强上部的刚度和整体性,提高整体的抗剪能力。

(3)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发现有不良地基时妥善处理,然后才可以进行基础施工。

(4)不宜将建筑物设置在不同高度的地基上。

4,建筑工程对地基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工程质量事故?

(1)地基承载力或稳定性方面; (2)沉降或不均匀沉降方面; (3)渗流方面;

5,地基渗流可以造成哪些类型的工程质量事故?

渗流造成的两类问题:一类是因渗流引起水量流失,另一类是在渗流透力作用下产生流土,管涌。

6,地基与基础加固方法?

(1)置换; (2)排水固结; (3)灌入固化物; (4)振密挤密; (5)加筋; (6)冷热处理; (7)托换; (8)纠偏。

7,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过大对上部结构造成的影响?

(1)墙体产生裂缝; (2)柱体断裂或压碎; (3)建筑物产生倾斜。

8,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

(1)对场地工程地质情况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 (2)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设计计算错误; (3)施工质量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4)环境条件改变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5)其他原因造成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第八章

1,加载纠斜

通过在建筑物沉降较少的一侧加载,迫使地基土变形产生沉降,达到纠斜的目的称为加载纠斜。

2,顶升纠斜

顶升纠斜是将建筑物基础和上部结构沿某一特定位置进行分离,在分离区设置若干个支撑点,通过安装在支承点的顶升设备,使建筑物沿某一直线做平面转动,使倾斜建筑物得到纠正。

3,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方法

(1)基础加宽技术; (2)墩式托换技术; (3)桩式托换技术; (4)地基加固技术; (5)综合加固技术。

第九章

1,建筑火灾的基本知识?

火灾是一个燃烧过程,要经过发生、蔓延和充分燃烧各个阶段,火灾的严重性主要取决与持续时间和温度,而这两者又受建筑类型(建筑布置、洞口大小、房间尺寸等)、燃烧荷载(可燃物分布,种类数量)及通风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混凝土在高温下的物理力学性能?

(一),混凝土的热工性能

a、热传导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近似线性减小。

b,热膨胀系数,指温度升高1度时物体单位长度的伸长量。

c,热容,指温度升高一度时单位质量的物体所需要的热量。

d,质量密度,质量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物体质量。

(二),混凝土过火后表面特征:随着加热时间的增长,温度的升高,水泥颜色由红—粉红—灰—浅黄这条规律变化

(三)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抗压强度

(四)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抗拉强度

(五)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弹性模量

3,钢材在高温下的物理力学性能?

(一)钢材的热工性能

a,钢材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递减

b,钢材的比热容

c,钢材的热膨胀系数

(二)钢材高温下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不断降低。

(三)钢材在高温下本构关系及抗拉强度

(四)高强硬钢的高温性能

(五)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4,耐火极限?

即规定的火灾升温曲线,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掉支撑能力或发生穿透裂缝或背火温度一面温度升高到点220摄氏度为止的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

第十章

1,燃爆机理及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爆炸是能量突然释放并产生压力波向周围传播的现象,燃气爆炸与一般化学爆炸不同,如火药爆炸属化学爆炸,不需要氧化,爆炸的引发与周围环境无关,爆炸物高度凝聚,多成固态,爆炸波的传播速度较快,称凝聚相爆炸;燃气爆炸则需要氧气助燃,且爆发的引发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爆炸介质分散在周围介质之中,且与浓度有关,压力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成分散相爆炸,燃气爆炸,粉尘爆炸多属于这种爆炸。

2,泄压保护?

燃气爆炸大都是分散相爆炸,升压时间慢,压力峰值低。这种爆炸又多发生在室内,如生产厂房或居民的厨房一旦发生爆炸常常是窗户,屋盖等薄弱环节被鼓破导致压力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泄压保护。

第十一章

1,防火分离与疏散?

分隔:(1),防火墙; (2)防火门; (3)防火卷帘。

疏散:(1)允许时间; (2)安全出口;(3)为顺利疏散创造条件。

2,不同建筑物的防雷构造与要求?

(1)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要尽量利用其中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如构成楼板内的暗装防雷网,通过柱子等引入地下。

(2)大型建筑设有伸缩缝和沉降缝时,两段建筑之间要构成统一的防雷体系,并做好缝间防雷系统的跨越处理。

(3)引下线的间距不宜大于20米,对于跨度或长度超过20米的房屋,则应设多跟引下线。

(4)金属屋面、金属墙体、金属烟囱可直接利用其表面做接闪和引下装置。

(5)近代建筑室内管线很多,故应设置电位平衡母线将水管、煤气管、电讯管等连成一体,统一接地。

(6)有条件的优先利用结构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但地下室有防水油毡能起到绝缘作用时,则需另外敷设接地装置。

(7)注意防雷装置的锈蚀,明装或埋地金属应当镀锌,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也要涂防锈漆。

(8)高山上的建筑物,其高度已经接近云层,雷电可能从侧面横向放电,宜采用避雷网、避雷带和明装引下线以防侧击。

3,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1)火势蔓延快; (2)疏散困难; (3)扑救难度大; (4)火险隐患多;

4,建筑工程防火的主要措施?

(1)防止火灾发生; (2)防止火灾蔓延; (3)驾驶报警和灭火; (4)发生火灾时及时扑救。

第十二章

1,火灾后建筑结构的鉴定程序和内容?

鉴定程序:(1)初步鉴定 (2)详细鉴定 (3)高级详细鉴定

内容:(1)火灾温度 (2)结构构件损伤程度 (3)修复处理意见

第十三章

1,防止连续倒塌的设计原则及结构构造措施?

设计原则

(1)结构选型 (在建筑设计伊始,或在结构设计时,就要考虑结构材料的选择、结构布置及施工方法等) 如选择抗爆性能良好的结构形式、有较好的抗竖向冲击荷载的结构型式。

(2)民用居住建筑的结构布置原则(墙体布置原则、楼板布置原则、整体薄弱环节的构造)

(3)设计校核

构造要求

(1)承重墙体布置要均匀对称,最好贯通房屋的宽度和高度。

(2)防止水平倒塌的构造:构造圈梁、结构布置纵向现浇带;每隔一段距离,纵向加设置推构造,把可能的水平连续倒塌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每隔一段距离将一块预制板改为现浇板带。

(3)防止垂直连续倒塌的构造:角部受到很大的拉应力,须做好抗拉的一般构造;边支座处可设置构造柱,配筋只需按抗震最低要求即可,不必另作处理。

(4)大板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原理:支撑改变的楼板设计;楼板的抗冲切设计。

2,防爆设计的一般原则?

(1)拉开距离; (2)隔断; (3)泄爆; (4)防止连续倒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