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苹果蠹蛾的发生与防治

苹果蠹蛾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苹果蠹蛾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靳生杰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3期

摘要 苹果蠹蛾是严重为害苹果、梨、桃、杏等果实的毁灭性害虫,属世界性检疫对象。通过对玉门市林果苹果蠹蛾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苹果蠹蛾发生规律、特征特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苹果蠹蛾;发生规律;为害特点;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3-0152-01

苹果蠹蛾(Laspeyresia pomonella Linne.)属鳞翅目卷蛾科,是严重为害苹果、梨、沙果、李、杏、桃等果实的一种检疫性害虫[1]。为有效控制其传播蔓延,玉门市2007—2014年通过对苹果蠹蛾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调查,摸清了苹果蠹蛾分布范围和发生程度,掌握了其发生消长动态,总结出了适宜的综防技术,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全面推广应用。到2014年,玉门市苹果蠹蛾发生面积和蛀果率分别较2006年减少840 hm2、下降30.04%,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苹果蠹蛾的特征特性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形态特征

苹果蠹蛾成虫体长8 mm,翅展19~20 mm,全体灰褐色带紫色光泽,雄虫体色较雌虫为深。前翅臀区翅斑最深,肛上纹大,深褐色,椭圆形,有3条青铜色条纹,其间显出4~5条褐色横纹。卵椭圆形,直径1.0 mm左右,卵初产时为半透明状,有如极薄的1层蜡滴,孵化前可见其中的幼虫。初孵幼虫体淡黄色,稍大变淡红色,成长后呈红色,背面色深,腹面色很浅。蛹体长7~10 mm,全体黄褐色。 2 发生规律

苹果蠹蛾在玉门市1年发生2代和1个不完整的第3代,发生世代很不整齐,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下做茧越冬[2]。越冬代成虫在翌年4月下旬羽化,5月中旬末为羽化盛期。5月中旬开始产第1代卵,5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5月中旬第1代幼虫开始为害,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出现高峰期,老熟幼虫6月中旬开始脱果,可以持续到7月上旬。6月下旬第1代成虫出现,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幼虫取食为害到8月上旬脱果,寻找适宜的越冬场所。另有少部分老熟幼虫在树皮下做茧化蛹,并于8月下旬至9月中旬羽化、交尾产卵,于9月中下旬出现第3代幼虫[3]。 3 为害特点与症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苹果蠹蛾食性杂,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杏等,仁果类的发生危害程度普遍高于核果类;同一果品的不同品种危害程度不同,皮薄、酥脆、早熟的果品受害重,晚熟的果品受害轻。苹果蠹蛾幼虫先在果面上四处爬行,然后寻找果面的损伤处、花萼或梗洼等处蛀入果内取食果肉,再向果心蛀食果肉和种子,蛀孔外常堆积大量褐色虫粪,以丝连成串,不易脱落,常见其串挂在果实上。幼虫转果危害时,多从邻近相连的果入蛀,造成“桥接”现象[4],被蛀虫果易脱落。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农业措施

8月中下旬在果树主干或主枝分叉处缠绕柴草、麻袋片或旧衣服等诱集越冬幼虫,11月初取下烧毁,消灭越冬幼虫。在果树休眠期,刮除果树主干和主枝的粗皮、翘皮。刮皮后按生石灰10 kg、食盐1 kg、石硫合剂原液1 kg、水40 kg的比例混合配成涂白剂,涂刷果树主干和主枝,破坏苹果蠹蛾越冬环境。摘除树上的虫果,清理落地虫果,并将蛀果及时深埋或烧毁,保持果园干净整洁。果实入窖时,要严格挑选,捡出虫果,防止幼虫随果实入窖越冬。 4.2 物理防治

4月中旬至9月底,果园内架设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杀虫灯的密度以1.7~2.0 hm2设1盏灯为宜,呈棋盘式或闭环式分布,悬挂位置高出树冠1 m,并定期处理杀虫灯虫袋内的成虫。

4.3 生物防治

采用迷向散发器防治苹果蠹蛾,就是利用性信息素干扰蛾雌、雄成虫间的交配通信联系,降低苹果蠹蛾交配率,减少后代数量。迷向发散器悬挂在果树树冠中上部的阴面通风处,1年悬挂2次,第1次在5月上旬(苹果蠹蛾越冬代扬飞期前7 d)悬挂;第2次在7月下旬悬挂。布设密度为120~150根/hm2。 4.4 化学防治

1~2代幼虫孵化后蛀果前,即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2个阶段,集中连片开展大规模的化学统防统治。可选用3%阿维·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代连防2次,间隔期12 d左右。

4.5 检疫防治

对调出的果品、包装物及运输工具实施检疫,确保疫情不随果品调运扩散蔓延;在果品交易场所开展检疫检查,严禁虫果上市流通,并集中处理水果集散地上所有的废弃果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参考文献

[1] 周彦珍,张志转,朱永和.苹果蠹蛾的识别与防治[J].北方园艺,2013(21):151-154. [2] 闫玉兰.苹果蠹蛾在酒泉市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J].甘肃农业科技,2008(4):59. [3] 曹爱东,秦庆红.苹果蠹蛾的发生与防治[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9(9):18. [4] 秦晓辉,马德成,张煜,等.苹果蠹蛾在我国西北发生危害情况[J].植物检疫,2006(2):95-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