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7332 当代中国经济运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整个社会经济机制的主动轮是( )
A.政府 B。企业 C。全体劳动者 D。全体国民
2.中国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是( )
A.发展生产力 B。共同富裕 C。市场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3.市场从交易对象角度可以分为( )
A.竞争性市场和垄断市场 B。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C.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D。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4.建立市场利率机制的制度保证是( )
A.信用制度 B。市场经济体制 C。统一的大市场 D。金融市场的建立
5.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是( )
A.价廉物美以质取胜原则 B。比较优势原则
C.学习和创新原则 D。维护民族利益原则
6.按照经济增长的效率高低来分,经济增长方式有( )
A.数量型和质量型 B。内涵型和外延型
C.速度型和结构型 D。粗放型和集约型
7.市场经济中企业取得绩效的核心和源是( )
A.市场环境 B。竞争优势 C。法制基础 D。信用体系
8.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中,二元主要是指( )
A.城市和农村 B。工业和农业
C。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 D。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
9.属于我国东部地区的是( )
A.黑龙江 B。安徽 C。重庆 D。广东
10.我国率先在世界上提出了《中国21世纪方程》是在( )
A.1984年 B。1990年 C。1992年 D。1994年
11.ISO14000标准是国际( )
A.产品进入标准 B。产品质量标准
C.环境管理标准 D。服务标准
12.我国实话经济国际化战略,应积极发挥( )
A.政府的主导作用 B。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C.外资经济的主导作用 D。企业的主导作用
13.属于消费基金的是( )
A.社会后备基金 B。社会保障基金
C.扩大再生产基金 D。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14.实现按劳分配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
A.生产力水平提高 B。产品极大丰富
C.劳动者全面发展 D。劳动者各尽所能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般把人们的个人消费称为( )
A.平民消费 B。个体消费 C。居民消费 D。家庭消费
16.社会消费基金消费的主体是( )
A.政府 B。公务员 C。全体劳动者 D。全体人民
17.第一次真正形成了世界市场是在( )
A.18世纪下半叶 B。19世纪上半叶
C.19世纪下半叶 D。20世纪上半叶
18.计划调控的前提是( )
A.编制计划 B。执行计划 C。检查计划 D。修正计划
19.表示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
A.GDP B。NDP C。GNP D。NNP
20.赤字预算适用于经济( )
A.发展过程 B。发展缓慢 C。发展平衡 D。高涨
二、多项选择题(生小题1分,共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21.发达国家存在三大“市场失灵”现象,除了微观经济无效率外,还有( )( )
A.个人收入不公平 B。市场交换不公正 C。宏观经济不稳定
D.政府对经济失控 E。出现通胀和失业
22.目前在国际上,从借贷期限来划分,把金融市场分为( )( )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保险市场 D。银行市场 E。借贷市场
23.企业竞争战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 )
A.一般竞争战略 B。公司增长战略 C。产品差异战略
D.特殊竞争战略 E。低成本战略
24.国民收入经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叫做( )( )
A.原始收入 B。初级收入 C。派生收入 D。最终收入 E。基本收入
25.宏观调控中,采用“逆向而行”的经济政策是( )(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收入政策 D。产业政策 E。就业政策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我国经济体制政策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
27.市场竞争的前提是市场主体经济地位的________________。
28.“三农问题”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
29.当前经济全球化居于主导地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国家。
30.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劳动者个人收入的来源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
31.合理梉外资投资方向,引进外资应符合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政策。
32.1983年,我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
33.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
34.商品市场中的基本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机制。
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主体地位的经济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36.生产资料市场
37.经济增长
38.积累率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39.简述信用的几咱形式。
40.简述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41.实话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要做好哪些工作?
42.如何运用政策法规促进可持续发展?
43.简述世界贸易结构的新变化。
44.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宏观调控有何区别?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5.试述我国农业为什么要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46.试述利用外资的意义及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整个社会经济机制的主动轮是(全体劳动者 )
2.中国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
3.市场从交易对象角度可以分为( 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
4.建立市场利率机制的制度保证是( 信用制度 )
5.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是( 价廉物美以质取胜原则 )
6.按照经济增长的效率高低来分,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和集约型 7.市场经济中企业取得绩效的核心和源是( 竞争优势 )
8.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中,二元主要是指(城市和农村 )
9.属于我国东部地区的是(广东)
10.我国率先在世界上提出了《中国21世纪方程》是在( 1994年 )11.ISO14000标准是国际(环境管理标准 )
12.我国实话经济国际化战略,应积极发挥( 政府的主导作用 )
)
13.属于消费基金的是( 社会保障基金 )
14.实现按劳分配的一个基本前提是( 劳动者各尽所能 )
1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般把人们的个人消费称为( 居民消费 )
16.社会消费基金消费的主体是( 政府 )
17.第一次真正形成了世界市场是在( 19世纪下半叶 )
18.计划调控的前提是( 编制计划 )
19.表示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GNP )
20.赤字预算适用于经济( 发展缓慢 )
21.发达国家存在三大“市场失灵”现象,除了微观经济无效率外,
还有( 个人收入不公平 )
( 宏观经济不稳定 )
22.目前在国际上,从借贷期限来划分,把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23.企业竞争战略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一般竞争战略 )
( 特殊竞争战略 )
24.国民收入经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叫做(派生收入)
(最终收入)
25.宏观调控中,采用“逆向而行”的经济政策是(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26.我国经济体制政策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市场竞争的前提是市场主体经济地位的_平等性__。
28.“三农问题”的核心是__农民问题_。
29.当前经济全球化居于主导地位的是_发达资本主义_国家。
30.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劳动者个人收入的来源只能是_劳动_。
31.合理梉外资投资方向,引进外资应符合国家的__产业_政策。
32.1983年,我国政府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是__环境保护_。
33.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是_消费_。
34.商品市场中的基本机制是_价格_机制。
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主体地位的经济是_公有制经济_。
36.生产资料市场:即中间产品市场,
是指生产资料作为商品所进行的一切交换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37.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社会总产品或社会总财富的增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指有价值的或通过市场实现的社会总财富的增长。
38.积累率:指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39.简述信用的几咱形式。
信用形式,主要是指表现借贷关系特征的形式,包括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消费信用、
国家信用、
还有保险、信托、租赁、典当等形式。
1、商业信用: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各企业间发生的商品赊销和货款预付的信用关系。
2、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3、消费信用: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为消费者消费如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所需资金。
4、国家信用:即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国内外借债形成的一种借贷关系。
40.简述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1.先决条件是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经营决策权。
2.完善自负盈亏制度
3.保护公平竞争,防止垄断
4.良好的法治环境。
4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要做好哪些工作?
1.国家对西部地区经济实施优先扶持,加大对西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投入;
2.重视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4.重视保护环境和资源;
5.积极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6.加速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2.如何运用政策法规促进可持续发展?
1.建立健全法制,促进可持续发展,严格执法,做到违法必究;
2.加强必要的行政管理;
3.推行可持续发展评价制度。
43.简述世界贸易结构的新变化。
1、 市场结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2、 生产经营的国际化扩张,带来国际市场组织的新演变。
3、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发展,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起到约束国家部分主权的作用。
4、 国际市场的发展正跨越社会制度的壁垒,逐渐形成统一的全球市场。
44.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宏观调控有何区别?
宏观调控实践的价值目标根本不同;
宏观调控手段运用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宏
观调控理论的科学性不同
45. 试述我国农业为什么要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1.农业必须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a.有利于科技推广,使农业生产的物质成本下降;
b.有利于农田的机械化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c.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
2.努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产品规模经营
46.试述利用外资的意义及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利用外资的意义:a利用外资可以促进就业,积累资金;
b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c可以利用外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动本国产业发展;
d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从而促进整个经济增长和发展。
外资的引入具有两面性。它在带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也必然带来风险。
首先,外资企业会利用自己的先进技术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挤占市场而排挤我国的民族企业,并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会通过民族企业的倒闭而造成新的失业。
其次,外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和本性,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从而可能会给一国经济带来经济波动的威胁。
再次,在科技方面,外商决不会自动地将核心技术拱手相让,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为了实现垄断利润,仍会对我们实行高新技术封锁。
最后,以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把有污染的产业以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各种货款,
一类是外商直接投资。此外还通过证券市场的融资方式吸纳了一部分外国资金。
总结实践经验,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应当重视以下方面内容:
1、是利用外资要与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相结合。
2、是合理引导外资的投资方向,引入基础设施、信息产业、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3、是积极拓宽引进外资的方式和渠道。
如大型国企的境外上市,也可以采取BOT方式,经营合作或技术合作协议等方式。
4、是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涉外经济法制化建设,
加大教育与培训力度,
提高劳动力素质等吸引外资。
5、是切实加强利用外资的科学管理,努力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与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