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5期总第219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Vo1.31.NO.5(Gen.NO.219) 2018年3月(上) Mar.(first half)2018 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丽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摘要]贫困,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根治贫困,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消除贫困,逐 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已取得较大成绩,但仍存在很 多问题。当前,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基本已经完成,体制基本建立,下一步是抓好落实,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防止形 式主义,切实做到精确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管理,才能早一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四个切实;六个精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5—008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8.05.040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现状研究 (一)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成效 2013年,**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第一次明确提出 了“精准扶贫”这个概念,他强调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 导、精准扶贫。”根据2010年我国制定的每人每年2300元的标 准,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亿多人,到2015年减少到约 5575万人,使7亿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在世界减贫史上作出巨 大贡献。截止2016年底,通过对建档立卡的数据进行重新审核, 剔除掉了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几千万人,识别的精准度进一步得 到了提高。各级组织部门选派优秀干部下基层,担任“第一书 记”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实现对建档立卡工作的全部覆盖,一线 扶贫力量进一步明显增强。同时,携手奔小康行动,实现了东部 发达地区结对帮扶西部380个贫困县。另外,农村基础教育水平 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明显提升,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 不出县”的情况,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得到完善。 (二)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缺陷 由于现行体制、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精准扶贫过程中也存 在着不少问题,如精准识别中群众参与度不高、部分地区扶贫 过程不够民主公开、精准识别成本较高、识别难度大;还有精准 帮扶中也有很多问题,乡村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农村基础设施 薄弱,相对贫困问题显现、扶贫政策本身的制度缺陷、精准帮扶 缺乏差异性、缺少系统的全面的规划、产业扶贫力度不够大、过 分重视个体忽略整体脱贫致富、返贫现象严重、龙头企业贷款 难融资难等问题。精准管理中的问题主要是扶贫对象固态化、 因循守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缺少高素质人员、扶贫资金管理 不科学、利用率低。精准考核中,对驻村干部的监督管理不够 严格,对驻村干部的考核形式化严重、考核结果得不到合理应 用和分析,数据脱贫现象严重,过于形式化。 二、农村精准扶贫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较大进 步,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界定扶贫对象困难、扶贫 资金腐败、扶贫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问题、群众参与性不高、教 育文化脱贫力度不大、过分重视个体忽略整体脱贫致富、产业 扶贫力度不够等问题。另外,对驻村干部的考核工作不够严 格,形式化严重,考核结果没得到科学合理利用,没有科学分析 扶贫成果、返贫现象严重。 (一)“识真贫”存难度,阻碍扶贫工作的开展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较多,贫困人口分布也比较广泛,不仅 一、国家确定的贫困区存在贫困人口,而且在发达的沿海地区也存 在。目前,在北上广的大城市就业比较多,许多年轻人选择外 出打工来谋生,因此,家里的留守儿童和老人越来越多,很难对 贫困人口的资产和贫困状况进行精确的判断和界定,所以,“识 真贫”存在较大难度。 (二)扶贫工作的形式主义现象严重,引发社会问题 扶贫,就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通过一系列方法,需 要政府和社会各界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参与和实践的、具有 重大意义的工作。乡镇级各部都要全力配合各级部门工作,抓 好扶贫工作的每个环节。但是对于一些地区的村镇来讲,获得 了地方政府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他们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严重,而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扶贫 的效果,还使那些真正贫困的人得不到真正的帮扶,扶贫的初 衷早已不在。多数贫困地区为了应付上级,盲目让贫困户重复 填表,而不进行精确识别,导致扶贫过程流于形式。 (三)精准帮扶过程中资金利用率不高 扶贫资金的分配,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否则就会滋生腐败 问题。比如在扶贫过程中“扶富不扶贫”等现象比较严重,雪中 送炭的扶贫资金没有真正解决农户的温饱问题。虚报冒领、截 流私分,一些官员不顾百姓疾苦,反而把他们的“救命钱”来谋 取自己的私利,有的地方利用这些钱兴修公路、改造办公设施, 农民土地征收等领域贪污现象更加屡见不鲜。 (四)扶贫开发主体单一 在我国的扶贫开发进程中,人们普遍接受了由政府来主导 的扶贫模式,因为这种方式在较大事件发生时,会起到决定性 的作用。但是相应的也有一些弊端,如果一直单一地依靠政府 的力量来主导,会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也会使政府的工 作更加繁重。扶贫开发主体过于单一,剥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 的权利和机会,也使非政府组织的功能难以体现,精准扶贫工 作还是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贫困户真正参与进来。 (五)贫困农户的思想守旧 贫困户的思想落后也是导致贫困的重大原因。他们认为, 精准扶贫依靠国家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我认 为,目前,我国在教育方面的重视力度还不够,一些贫困对区仍 然意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在扶贫问题上,“等靠要”的思想根 深蒂固。为此,应提高贫困户的人口素质,可以给他们进行专 业的培训,包括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训,变输血为造血,注重 整体脱贫致富而不是局部。 三、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策略分析 收稿日期:2017一l2—26 基金项目:本文系渤海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JC20170017)。 作者简介:姚丽(1994一),女,辽宁营口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发展研究。 89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第31卷第5期 总第219期 (一)完善扶贫开发工作的瞄准机制 对贫困群体的瞄准是精准扶贫的最基本要求。扶贫的各 项措施都要最后落实到人,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让瞄准 机制更完善,使资金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建档立卡成为瞄准贫 网群体的首要工作和任务,需要动态的管理方法运川其巾。完 善和推动建档立卡T作对于我国推进精准扶贫 作具有划时 代的非凡意义。完善扶贫机制,首先就是要摸清底数,逐村逐 户的调查贫困人口基本情况,让贫困户自愿申报,进行民主评 议,对比分析,有效精准的识别符合标准的贫困户,或进行建档 立卡,分类进行管理。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薄、县有 档”的要求,对已经确认的贫困户进行登记造册,实行电子化管 理模式,在摸清底数情况下,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并提出相应解 决办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二)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帮扶 由于多方力量的参与和努力,我国精准扶贫.T二作取得较大 成效。当前,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大量减少,但中国的贫 问题 面临了新的挑战。政府不再是产业扶贫的主体,地方的龙头企 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贫困户都是主体,尤其是贫困人口,不 但是扶贫的受益主体、也是参与的主体。所以, 靠政府一方 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应根据每个村的 具体情况,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对症下药,发挥当地的优势。 目标不仅是改善农户的生活状况,更要培育贫I;目主体的内生动 力。将精准扶贫覆盖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各方面和全过 程,提高贫困户的人口综合素质,优化当地教学质量,发展龙头 企业,打造乡土品牌。 (三)促使驻村干部工作作风转变 鼓励农户自主经营,政府支持,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变“输血式 扶贫”为“造 式扶贫。”同时还要增加教育投入,培养农户自 力更生的能力,使扶贫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另外,还要进行基 础设施建设,增加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要求民政、教育、一I 生、水 利等部门要加大资金整合的力度,把优质资源向我国真正的贫 困户倾斜。 (五)强化社会保障机制 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了降低返贫几率,防止返 贫现象的发生,应该在农村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强化,因为目 前我同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地区老人看不起病,国家 应在这一方面予以重视,多关注留守老人和儿童,同时也可以 鼓励年轻人回自己的家乡创业,创造出一批新兴力量。 (六)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的考核机制 目前,我国在精准扶贫工作巾缺乏对精准考核的研究。学 者们的研究也主要停留在其它 个方面。为了完善精准扶贫 工作机制,必须严格对干部进行精准考核,要科学分析每年当 地的脱贫成效,并进行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从而在下一年的工 作中汲取经验。还要进行科学的信息采集,不能出现虚假现 象。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增强驻村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实行 责任问责制,对谎报扶贫数据的干部进行严惩,并让大家引以 为戒。还要多听取群众的意见,不能独断专行。 要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如期脱贫,扶贫工作具有 相当大的艰巨性,需要社会合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关于扶贫工 作,**指出:“必须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要求各地采取超长 举措,拿出过硬办法,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 打赢脱贫开发攻坚战。”并且**深入关切革命老区群众的 脱岔l情况,他在河北、福建、陕甘宁老区考察时多次指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尤其不能忘记革命老区,要让当年作出特殊贡献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增进党群关系十分重要,干部驻村更 是“滴灌”的重要管道,干部驻村就是我们深入了解贫闲村的桥 梁 为了精准扶贫丁作更加有序进行,最主要的是完成驻村干 部丁作作风的转变,首先是转变身份,由“干部向村民”身份的 转变,把自己当做一名真正的贫困户,就会设身处地为贫困户 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做事;其次是转变角色,由配角向主角 转变,由协助者变为参与者;“最后是转变定位,把短期的驻村 工作变成长期,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要为驻村干部解 决好后顾之忧,完善干部的晋升渠道。”通过驻村.T二作的陆续开 展,更好践行精准扶贫这一政策,打好脱贫攻坚战。 (四)精准扶贫的资源优化 的同志和全国人民一起进入小康。加强精准扶贫,办好教育、 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 致富,决不 一个人掉队。我们要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 精准扶贫的有关思想,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坚定的决心,更完 善的制度来贯彻这一重要思想,为实现共同富裕,落实“四个全 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距离全面建成小康 礼会只有很短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在现有基础 上,撸起袖子加油干,重点扶持老少边穷地区,**总书记指 为r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大力发展产业扶贫,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同时要切实 履行政府职责,形成社会合力,走好扶贫的“最后一公里”路。 ,参考文献: [1]向长可,骆礼俊.正安县深入推进精准扶贫[J].当代贵州.2015(2). [2]黎沙.我国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6. [3]**.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二三五”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日报.2015—05—29(1)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YA0 Li (Marxism Department,Bohai University,Jinzhou Liaoning 121000,China) Abstract:Poverty is a common problem faced by the worht.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 h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any count ̄.“To eliminate poverty and to achieve comnlon prosperity gradually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Over the past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our country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work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 viation,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At present,the top—level desig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asically been comple— ted,the system basically established,the next step is to implement。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cadres,prevent formalism,to achieve accurate identiicatfion,precise helping,precise management,precise management,in order to early step to achieve the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Key words:four points;six precision;precision recognition;precise helping (责任编辑:封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