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视专题片脚本文明花开春满城

来源:意榕旅游网
这是一座历史厚重,文化灿烂的城市,流淌着龙山文化4000余年的灵气与血脉;这是一座和谐温馨,优美靓丽的城市,展现着现代文明博大深远的内涵和底蕴。在这里,悠久历史与辉煌成就相得益彰,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文明花开春满城

——莒南县创建文明城市纪实

巍巍沂蒙山,滔滔沭河水,滋育着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文明进取的沂蒙儿女。在广袤的黄海之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莒南县。这里80万勤劳质朴的人民,在13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劳作着,创造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淳朴笃实的民风铸就了“艰苦奋斗,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勇争一流”的莒南精神。

在希望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莒南人意气风发,一直向着高远的目标冲刺,一路和闪光的荣誉同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位居全市前列,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农村社区实验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山东省园林城市、山东省旅游强县等二十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在2010年全市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莒南作为全市5个县区之一被授予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一等奖,荣获全市发展工业先进县区、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县区、服务业发展先进县区、商务工作先进县区4个奖项。

在荣誉面前,莒南人追求文明的步伐依然坚实有力。继2008年荣获市级文明城市,2010年荣获全市九县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后,又吹响了新的号角,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争创省级文明城市。

目光深邃的决策,强有力的舆论,引领着勇于开拓创新的莒南人以创促建、以建带创,全身心地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大潮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市民,从企事业单位到街道社区,一个个社会细胞纷纷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对“文明”的理解,让文明浸润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天蓝了,是人们用心灵去擦拭的;水碧了,是人们用真爱去呵护的;城美了,是人们用深情去滋润的。 “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城市”已成为每一个莒南人的共识。

彰显特色完善功能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

创建,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推动着城市品位的提升。彰显“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莒南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东优、南限、西接、北上”城市布局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拉大莒南城市框架。城西,省级莒南经济开发区裂变扩

张形成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城南,布局合理,物流集散的临港物流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城北,文化新区建设已全面启动。一座融生态、景观、文化为一体,山、水、城、绿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生态宜居城、临港产业城、现代物流城、历史文化城正呼之欲出。目前,莒南县城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7.9万,城市化水平达到43.1%,形成了“南商、北文、西工、东居”的发展格局。仅近年来,莒南县就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新建和提升了淮海路、西一路、十泉路等8条城区重点道路,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和龙王河、新区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实施了卧佛寺公园改造提升、鸡龙河湿地公园、重点道路绿化亮化等17项重点工程,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1.55%。

农贸市场、便民服务点、城区公交车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不仅方便了广大市民,而且改变了城市的整体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多元投入、卫生保洁、背街小巷整治、广告牌匾治理、门前五包、县六大班子领导包路段责任制、文明共建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机制,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10年,在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中,莒南县名列全市九县第一,城市管理执法考核位居全市十二个县区第一名。

东风吹来满眼春。如今的莒南,天蓝水清地绿,如诗如画。漫步于“一河清水,两岸绿色”的鸡龙河湿地、风光秀美,对市民免费开放的卧佛寺公园,驻足于视野开阔的文化

广场,置身于流光溢彩的步行街、华灯初上的商业大道,无不让人感受着城市文明春天般的气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夯实基础 创新载体 提高文明创建水平

为民创建,创建为民。把立足点放在群众的需要上,着力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创建中得实惠、受教育,成为莒南创建文明城市的一大特点和亮点。

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让干部群众在活动中接受了教育,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促进了城市管理,提高了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生活、社会、生态等环境质量。县城主次干道、汽车站、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城郊结合部面貌焕然一新。

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集中办理,全程监督……莒南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政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和电子监察系统,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敞开了社会文明的大门;三级为民服务网络的建成,让市民实现了 “走最少的路,花最少的钱,用最少的时间,办最多的事”。

效能建设年、效能提升年、优质服务年、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等活动的开展,让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迎来了人民满意的笑脸;深化 “平安莒南”建设,保持了社会稳定,

促进了经济发展,为莒南人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新家园;体育、医疗、教育等公共事业蓬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

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创建涵盖了方方面面,推动着文明新风向每一个角落渗透,让“文明从业,文明经商,文明生活”的理念,有了更新、更深层次的诠释,提升了城市文明的内涵和公信力。目前,莒南县共有省级文明单位11个,省级文明机关6个,省级文明村镇8个,省级文明社区1个,市级文明单位41个,市级文明机关5个。

文明窗口,服务先行。一张张笑脸,一声声问候,一片片热心,让人们倍感亲切与温暖。创建文明行业,擦亮文明窗口,使各个窗口单位成为了展现城市文明的“窗口”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窗口”。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争做四好少年”、“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等一系列活动开展,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健全完善,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未成年人关爱实事工程的实施撑起了一片纯净的天空,精心呵护着全县10万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社区,是城市文明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细胞,共建温馨、和谐、舒适的社区是居民的期盼,是百姓的追求,更是审视城市文明的制高点。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诚信社区为目标,莒南县将城乡社区打造成了居民生活的美丽花园、幸福乐园、温馨家园。社区行政、医疗、生活、文体“四

个中心”建设,使市民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医疗卫生、文化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便民、利民服务。

崇尚文明 倡树新风 提升市民道德素质

人人都是城市形象,个个代表城市形象。市民的素质,城市的灵魂。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让莒南市民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讲文明,树新风,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行文明路,做文明人”,强大的舆论声势,引导人们崇尚文明,摈弃陋习。

2010年8月26日至28日,莒南县创意并成功举办了中国(临沂·莒南)首届红色运动会,来自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遵义等全国著名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城市和解放军、中科院等17个省的38支代表队共455名运动员,在激情参与运动快乐的同时,也深切感受了作为老区的莒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所带来的生动变革。红运会的举办激活了红色文化对当代教育的积极因素,使人们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动,使革命传统内化为自身的理想与追求。

我身边的好人评选 ,争做道德模范,“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城市”志愿者服务行动,“树立行业形象,共创文明城市”,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百城万店无假货,文明礼仪

大赛等已成为莒南市民一道道全面参与、共创和谐、共享文明的靓丽风景线。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山东省新华书店诞生地、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一处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的红色圣地。每天,都要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来到这里,在与红色历史的对话中,感悟红色精神,净化思想灵魂。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省级1处,市级7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双月学大课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层层推进,方兴未艾,已成为莒南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一点一滴,折射出文明之光。文明浸润着莒南,人人践行着文明,文明意识已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每一个细胞。

又见几载春风度,别有鲜花满庭香。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潮犹如春风化雨,让文明之花在莒南大地处处绽放。永不止步的莒南人民正迈着跨越的脚步,踏着文明的鼓点,在建设“临沂经济强县、山东发展快县、全国产业名县”的征程中勇往直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