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4卷第22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Journal of GlinicaI Medicine in Practice -127・ 不同的脐带护理方法对脐带脱落效果的影响 潘春芳 (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江苏响水,224600) 关键词:脐带脱落;结扎;新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0)22—0127—0l 作者选择90例新生儿,采用了不同的脐带护 脱落比对照组平均少2.24 d。两组体重比较P> 理方法,观察对脐带脱落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 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正常足月新生儿90例,其中4 000 g> 体重≥2 500 g的78例,≥4 000 g的12例,分成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新生儿评分均为8~ 10分。 1.2方法 试验组在新生儿出生后断脐时将气门芯拉到 脐轮根部,在36~48 h脐带干燥后,用无菌剪刀 修剪脐带(可在上午或下午洗澡时进行¨J)。修 剪后用2.5%碘酊消毒,再以75%酒精脱碘,以后 暴露,用75%酒精消毒1次/d。对照组按传统的 脐带结扎包扎法,用气门芯在脐轮根部上0.5~1 cm处结扎,在结扎处上0.5 C1TI处剪断脐带,挤出 残余血液,用2.5%碘酊消毒,以无菌纱布覆盖 好,再用脐带布包扎【2l。 结果:试验组中,体重≥4 000 g有3例,脐带 最短脱落时间为4~20 d,无脐炎发生;对照组中 体重≥4 000 g的有9例5~15 d脱落,有3例轻 度脐炎。体重2 500--4 000 g的新生儿78例,试 验组42例,无脐炎发生;对照组36例,有1例重 度脐炎,2例轻度脐炎。试验组45例,无脐炎发 生,脐炎发生率为0;对照组45例,有6例发生脐 炎,脐炎发生率为13.33%。 体重对脐带脱落影响的统计分析:体重在2 500~4 000 g之间的新生儿试验组42例,体重和 脐带脱落时间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3315.48± 224.51)g和(6.01±1。87)d;对照组36例,体 重和脐带脱落时间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3148. 6±109.13)g和(8.25±3.00)d,试验组中脐带 收稿日期:2010—07—28 0.05,两组脐带脱落天数比较P<0.01。 2讨论 将气门芯拉至脐轮根部及修剪脐带的作用, 主要是早期阻断脐带与脐轮皮肤相接触处的血液 循环,促进脐带早期干燥、脱落,脐孔早期闭合,提 高脐部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J。脐带修剪的 时间一般以36~48 h为好,因此时脐带干燥、脐 血管基本闭合,修剪后无渗血,再以2.5%碘酊消 毒,75%酒精脱碘、暴露脐带,可解除脐部包扎, 减少新生儿脐部被尿液浸湿,减少感染的发生。 脐带修剪指征,以脐带残端枯干、颜色变黄为宜, 避免过早修剪渗血发生率高;对脐眼大,脐轮凸 出,脐带特粗的应延迟修剪时间 j。但过迟修 剪,可使脐带完全干燥后变得干硬,摩擦周围皮肤 而发红,引起新生儿不适[_4 J。 应用不同的脐带结扎及护理方法,对脐带脱 落天数有明显的影响,即试验组比观察组脐带脱 落时间明显缩短,且在试验组中脐炎的发生率为 0。而对照组中脐炎发生率为l3.33%,所以试验 组的脐部护理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范珍梅,何赋荣.两种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379. [2]乐杰.妇产科f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78. [3]林瑶珠,李瑛,杜莎.脐带结扎保护带在新生儿脐残端早 期修剪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 42. [4]周俐嫒,赵志丹.新生儿脐带暴露法的效果观察[J].中国 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26。 [5]黄子杰.预防医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