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水库上游污染严重是造成水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有水的使用就有水的排放,取水和排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应该从源头抓起,重点清理排污制污企业,禁止一切临库污染净化库区环境,从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上控制排污总量,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0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口数量的增加,水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同时伴随着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恶化,水资源的利用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和专家学者的关注。由于水的广泛性,决定了水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多部门的论题和水问题解决的复杂性、艰巨性。根据全国范围内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河北省现实的水资源状况,结合黄壁庄水库近些年的实际运用状况,对水库如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一下简单的探讨。
1 水库自然条件概况
1.1 地理位置 黄壁庄水库位于河北省鹿泉市黄壁庄镇附近滹沱河干流上,是海河流域子牙河系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12.1亿m3。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3400km2,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发电、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淡水养殖等效益的综合利用性大型水库。
1.2 地形、地貌、地质、植被 滹沱河流域地属太行山中部,源于五台山北麓,跨越晋、冀两省。太行山最高峰五台山海拔3058米,位于本流域西北部。五台山山脊线穿过本流域上游地区,以此山脊为
界,西部称为太行山背风区;山脊线以东至大坪之间为深山迎风区;大坪以下至黄壁庄称为浅山迎风区。滹沱河上游主要流经背风山区,该段河床宽浅,坡度平缓,两岸黄土砂砾沉积很厚;迎风山区山峦叠嶂,从石窑子开始河道穿越滹沱河山峡,迂回曲折,坡陡流急,至大坪河床逐渐宽展,坡度变缓;由王母至黄壁庄则属丘陵地形,两岸黄土分布较广。流域植被以五台山区深山迎风区覆盖率较高,浅山迎风区次之,背风区黄土坡地植被率最低。流域上游系黄土高原一部分,为泥砂淤积的主要来源。
1.3 水文气象 滹沱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夏季炎热多雨。气温地区变化较大,从东至西逐渐降低,多年平均气温12.9℃~4.1℃,极端最高气温43℃~20℃,发生在6~7月,极端最低气温-15.3℃~-44.8℃,发生在1~2月。多年平均降雨550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多年平均风速1.7~9.0m/s,多年平均无霜期228~76天,风向冬季偏北,夏季偏南,春秋两季风向变化较大。
2 水库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黄壁庄水库正常蓄水位120.0m,汛限水位115.0m,死水位111.5m,兴利库容3.77亿m3。农业为水库的用水大户,年农业用水量占年用水总量的90%左右。城市生活用水及环境用水、工业用水仅占10%左右。近几年由于石家庄市城市生活用水取水口上移到岗南水库,农业用水所占比重相对上升,非农业用水比重相对下降。
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水资源状况日趋紧张 由于近几年降水量偏少,加上滹沱河流域上游山西省对河水开发利用程度逐渐提高,致使入境水量减少,库存容量逐渐降低,造成水库供水量逐年减少,下游灌区灌溉所需水量难以维持。
3.2 水污染严重,水库污染源较多,极易造成库存水质恶化 冶河流域面积占岗黄区间的流域面积的85%,是黄壁庄水库的主要水源地。由于冶河流域各类工厂、采矿厂繁多,又有井陉、平山等县城坐落于冶河河畔,工业、生活污水缺乏治污设施,大都直接向冶河排放,造成黄壁庄水库成为一个巨大的纳污场所,如果污染速度超过水库自身的稀释自净能力,将使水库水质恶化,降低库存水量的使用效能,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3.3 水库控制流域植被差,水土流失分布面广,水库淤积严重 虽然滹沱河上游的泥砂主要为岗南水库拦截,但由于岗黄区间最大支流冶河流域的植被率较低,岩石裸露,加之人为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壁庄水库泥砂淤积速度加快,有效库容逐年减少,仅“96.8”大洪水就淤积了2500多万m3,给兴利和防洪造成诸多影响。
3.4 农业用水利用率偏低 农业灌溉用水一直是水库的用水大户,但普遍存在着水利设施不配套,灌溉水利用低的问题。以石津渠为例,从黄壁庄渠首到灌溉末端渗漏水量达50%,致使大量水资源白白浪费,加上存在的大水漫灌问题,使本来就很少的水量更显的捉襟见肘。
3.5 水价偏低,体制不顺,水费征收困难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取用水价格长期偏低,远低于供水成本,虽然近些年调整了几次水价,但距离市场调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低水价福利”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现象的根本原因。在管理体制上,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同一调配、统一管理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实施,造成水费征收工作不能及时完成。
4 实现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
4.1 农业节水 农业用水一直是黄壁庄水库的主要用水户,要解决农业的用水问题,不能单从增加供水水量一个方面做文章,而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节水上,从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入手,并积极推广渠道防渗节水技术,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适应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从长远来看,农业节水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4.2 合理确定水价,建立和完善水价调节制度 现在的供水价格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水价改革势在必行。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利用提高水价、定额供水等办法已经取得了节约用水的初步成功,这充分证明了合理确定水价是促进节水的关键。我们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确定供水价格,实行定额用水,按量计征,超用加价的办法,制定阶梯式水价政策。
4.3 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费征收力度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制定和完善水利法律法规体系,消除条块分割、多龙管水的状况。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加强水费征收力度,及时足额征收水费,对拖欠、拒缴水费的要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征收,同时应减少政府干预程度,回归市场化管理,对情节严重的要对其限制供水,甚至停止供
水。
4.4 优化水资源配置 在实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计划用水的前提下,提出用水指标,调整现有水利工程供水目标,根据水源条件适时调整城市工业和农村供水指标,加大向城市供水力度。对一般枯水年份要做好水文预报,估算来水流量,在首先确保省会石家庄和西柏坡电厂供水的前提下再下放供水指标,同时也要积极确保环境用水量,尽量保持库区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4.5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快资金投入,实施科技兴水 治理水土流失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净化入库水质,减少库区淤积,延长水库使用寿命。本流域内植被率低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加快流域综合治理禁止人为破坏是解决水土流失的根本途径。应将库区绿化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研究解决水土流失的新方法,加快库区绿化步伐,减缓水土流失速度。
4.6 防治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水库上游污染严重是造成水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有水的使用就有水的排放,取水和排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应该从源头抓起,重点清理排污制污企业,禁止一切临库污染净化库区环境,从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上控制排污总量,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7 加快防洪建设,科学利用洪水 积极探索水库加固工程完成后新的防洪方法、观念,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研究洪水运动规律,验证提高汛期限制水位的可能性,增加蓄存水量。
参考文献:
[1]王云智,刘斌.黄壁庄水库现代化工程管理模式的思考[J].河北水利,2011(04).
[2]赵运书.黄壁庄水库正常溢洪道一级消力池右岸躺坡改建设计优化[J].水利水电技术,2005(04).
[3]田园,谢安周,李彦东.黄壁庄水库水资源利用和灌区发展的分析研究[J].海河水利,1983(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