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夹尾巴”与“翘尾巴”
编者按:夹尾巴还是翘尾巴,我想两者都需要吧,具体事情具体对待了。我这里也有一句话叫:低头做事,抬头做人。
是“夹起尾巴”做人好呢,还是“翘着尾巴”做人好?有人这样问我。
这个问题其实是多重选择题。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和背景下,答案可能也是不同的。况且,人,毕竟是有情感的动物,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乐生欢,进而歌之舞之;悲生哀,进而哭之恸之,就算进入忘乎所以的境地,如果真的有条尾巴的话,就会时而夹起来,时而翘起来,又何足为怪呢?再说,从不同角度理解,甚至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复杂点说,这个话题在中国能写本书呢。因为它确实牵动着许多问题,实在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去衡量一个人,究竟什么是“夹尾巴”,什么是“翘尾巴”。想来想去,感到还是因人而异,该“翘”时就“翘”,该“夹”时就“夹”,不要同一而论。对婴幼儿,要摘星星,咬月亮,把宇宙搅成一锅粥,随他怎么“翘”去;对年轻人,还是“夹”点好,这时毕竟资历浅,经验少,易眼高手低,也易感情冲动;对中年人,不必说什么,多血质型气质的,多些表现,那也谈不上“翘”;抑郁型气质的,少点表情,那也谈不上“夹”;对老年人,本来就那么多理智,不妨冲动一点儿,哪个后辈小生不会体谅呢!况且在中国,至今还时有发生“说你‘翘’你就是‘翘’,没‘翘’也是‘翘’;说你‘夹’你就是‘夹’,没‘夹’也是‘夹’”的事儿。
细细地品味这个问题,竟有些不能释怀了。就写下去吧——
人总要经历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这些必然的阶段和过程的,在不同的阶段和过程,人总会表现出不同的品性和特点。比如说吧,在血气方刚、年轻好胜的青年阶段,
人往往容易表现得满面春风、志在必得、稳操胜券、手舞足蹈……当然,遇到一定的挫折和困难,也容易灰心泄气、一蹶不起——这就是说,年轻人,容易“翘起尾巴”做人。其实这些现象和表现,是人在正常阶段的种种表现,没什么了不起,随着生活的深入和继续,人自然会逐渐地克服和解决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