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牧医所新发现将促进玉米秸秆高效利用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9.04科技信息港▲5植保所研发新型水稻单碱基编辑器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6牧医所新发现将促进玉米秸秆高效利用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焕斌团队等合作在水稻中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水稻碱基编辑器(rBE14),实现了水稻基因组中A·T碱基对向G·C碱基对的高效定向转换。该团队成功对水稻基因组中的4个内源基因靶位点进行了单碱基的定向编辑,获得了预期的水稻突变体材料,效率高达62%。同时该载体引入了全新的紫外激活GFP检测系统,可以通过手持式紫外灯直接照射水稻组织,使后代群体中的转基因分离检测十分便利。该团队成功开发的rBE14,进一步丰富了水稻基因组的单碱基编辑技术,由此在水稻基因组中可实现对DNA4种碱基的编辑替换(A>G, T>C, C>T, G>A),这对于对水稻基因功能解析和现代分子育种研究具有重大推进作用,有利于加快水稻育种进程以及延长现有品种的商业周转期。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在玉米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瘤胃微生物与纤维降解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基于蒸汽爆破预处理秸秆的高效技术。该研究引入物理性处理技术—蒸汽爆破。研究发现,蒸汽爆破不仅显著降低了秸秆中半纤维素含量,提高了纤维素的相对含量,而且提高了秸秆发酵产气速度、木糖等还原糖和VFA产量,促进了瘤胃微生物发酵。经观察发现,蒸汽爆破秸秆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显著升高,且蒸汽爆破秸秆的表面粘附更多的微生物,并且易快速形成致密的微生物生物膜。87“一针三防”高效精准防控猪病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冯力研究员带领项目“以螨治螨”绿色防控创新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近日,由我国“以螨治螨”绿色防控专家组历经12年艰苦卓绝的科学攻关,发明了我国首个安全、高效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5型)三联活疫苗(以下简称三联活疫苗),攻克了三种病毒混合感染无疫苗可用的产业难题,实现了猪病毒性腹泻精准高效的防控。目前三联活疫苗已推广2560万头份,免疫覆盖仔猪1.54亿头,对三种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腹泻防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一针免疫防控三种疫病的效果。同时因为减少了免疫次数,降低了免疫劳动强度,减少了免疫应激,极大地方便了免疫接种。张艳璇博士研发的“一种以捕食螨为载体携带虫生菌的控害方法”绿色防控成果,通过专家组鉴定。据介绍,此项绿色防控创新成果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在全国22个省(市、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上应用获得成功,减少农药使用量40%~50%左右,降低防治成本30%~40%,实现了利用捕食螨携菌多靶标控制害虫害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