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宁波市山区小流域整治建设规划

来源:意榕旅游网
 ~

一、前 言

我市丘陵山地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0%左右,这些地区山溪性河流众多,形成相对独立的小流域。山区小流域由于雨量丰沛,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台风暴雨及形成的突发性山洪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农田土地等损毁,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山区小流域山洪防御能力,促进我市“平安宁波”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村的公共安全,在以往相关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宁波市山区小流域治理规划》,以指导小流域防洪整治工程的实施,为科学治水提供依据。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 《宁波市防洪条例》(2001) 《宁波市河道管理条例》(2004) 《甬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2000) 《宁波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

本次规划范围是全市辖区内集雨面积20km2以上的山区小流域。 本次规划年限现状年为2005年;近期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远期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

二、山区小流域概况

(一) 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宁波市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浙江宁绍平原东端。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州、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的三门、天台相连。地形上处在天台山脉及其支脉四明山向东北方向倾没入海的地段,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500m以上的中、低山占陆域面积的6.3%,50m以上的高、低丘陵占40.8%,50m以下的平原占52.9%。最高的山峰为余姚市四明山镇的青虎湾岗,海拔979m。 2、气象、水文

宁波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冷高压控制,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517mm,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年初、年末6个月的降水量仅占年雨量的29.8%,而4~9月则占全年降水量的70.2%。降雨地区分布也不平衡,山区大于平原,西南大于东北。

我市暴雨洪涝多发生在梅雨季节和台风季。梅暴雨分布面广、历时长,但强度不大,除部分低洼地区易受涝外,威胁不大。台风暴雨分布面小、历时短、量多、强度大,特别是在九月份常与南下的冷空气交会,造成持续特大暴雨。本市受台风暴雨影响平均每年1次以上,大暴雨平均2~3年1次。

~

3、水系

宁波水系由甬江流域和象山港、三门湾地区独流入海水系组成。主要河流有甬江、大嵩江、白溪、凫溪等。

甬江:甬江由姚江、奉化江两大支流及其干流河段组成,流域面积4518km2。姚江自源头至三江口全长107.4km,流域面积1934km2。姚江为平原性河流,比降平缓,沿江两岸地势低平,高程仅为1.13~2.13m,出口段建有净孔径118.8m的姚江大闸以堵咸蓄淡,闸内为内河。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东北麓的秀尖山,干流长93.1km,流域面积2223km2。奉化江有剡江、县江、东江和鄞江四大支流。甬江干流指姚江、奉化江汇合于宁波市区的三江口后至镇海游山外出口段,全长25.6km,流域面积361km2,为宁波市主要航道及姚江、奉化江出海通道。

象山港、三门湾区:象山港沿岸入港的大小溪流有95条,均源近流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仅鄞州的大嵩江和宁海的凫溪。大嵩江发源于梅岭牛泥塘岗,主流长35.4km,流域面积164km2,上游建有梅溪水库,控制集水面积40km2,出海口建有大嵩闸,阻咸蓄淡。凫溪发源于第一尖,主流长28km,流域面积183km2,下游建有杨梅岭水库。

三门湾北岸入海的较大溪流有16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km2

以上的仅青溪、白溪两条。白溪发源于天台华顶山学堂岗,主流长66.5km,流域面积627km2,于白乔港入海,上游建有白溪水库,控制集水面积254km2。青溪发源于天台苍山,主流长40km,流域面积

~

164km2,于旗门港入海。 4、土壤、植被

宁波市土壤类型较多,主要有红壤、黄壤、紫色土、粗骨土、新积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潮土、滨海盐土、水稻土等11个土类、10个亚类、59个土属。

红壤、黄壤、粗骨土、石质土这四个土类组成了丘陵山地土壤的主体,占整个丘陵山地土壤的98.3%。水稻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32.7%,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土壤类型。潮土和滨海盐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10.2%,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和三门湾北岸的滨海平原。

(二)小流域现状

1、小流域划分方法及编撰说明

根据《浙江省河流简明手册》(浙江省水利厅,1999),本次规划对山区小流域划分的方法为:

● 二级支流以及支流的总面积≤300km2为一个流域; ● 若二级支流以及其支流的总面积>300km2,则将该二级支流以内的三级支流小流域分别为一个流域,使划分的小流域<200km2;

● 对于干流的一级支流和独流入海小流域,面积≤300km2的作为一个小流域。

我市小流域众多,但过去缺少完整资料,各小流域基本特征数据历来表述不一,使小流域规划、治理和管理带来许多不便。本次规划确定的小流域基本特性值是在各县(市、区)提供有关数据的基础上,

~

同时在万分之一图纸上进行量算,并对各小流域基本特征数据进行校核后编撰的。

由于控制断面的选择可能存在较大区别,因此个别小流域存在集水面积、主流长度等数据不统一等情况。本次规划对两种方法得到的小流域特征值差别较小(相差5%以内)的采用县(市)、区提供的数据,差别5%以上的采用万分之一量算结果。

根据小流域调查和量算结果分析,我市山区小流域可分为四类:一是独流入海小流域,二是水库下游河道,三是水库的入库河道,四是入平原河道的山区溪流。本次规划对小流域主流主要根据以上四种情况确定。对于某一区域内山区溪流水文气象、地理特性相似,但是又相互独立的溪流划分为一个小流域,如鄞州区东钱湖小流域、三溪浦小流域、象山涂茨小流域、余姚三溪口小流域等。 2、小流域现状

根据调查收集的资料和量算成果,并邀请各县(市)、区水利局及有关专家对小流域划分、控制断面选择及基本特征数据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本次规划确定全市辖区内流域面积20km2以上的小

流域共有61条。按流域面积分,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小流域有8 条;50∽100km2的有13条;20∽50km2的有40条。按基本特性分,独流入海小流域有21条;位于水库下游的河道有13条;水库上游的入库河道有11条;入平原河道的山区溪流有16条。全市山区小流域分类情况详见表1—1。

~

表1—1 山区小流域分类数量表 类型(集水面积) ≥100km 50~100 km 20~50 km 合计 222小流域个数 8 13 40 61 类型(河流出口/入口) 入海 水库下游 入库 入平原 合计 小流域个数 21 13 11 16 61 全市辖区内20km2以上的小流域按行政区域统计,象山县最多,宁海、奉化、鄞州、余姚分布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集水面积20km2以上的小流域保护人口约30万人,保护农田约33.6万亩(不含余姚、奉化市)。部分县(市)、区流域内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见表1--2。

表1--2 县(市)、区小流域分布人口和耕地基本情况 县市区 鄞州区 东钱湖地区 北仑区 慈溪市 宁海县 象山县 合计 小流域个数 分布人口(人) 耕地面积(亩) 10 1 3 1 12 15 61 81464 9929 3481 16200 31344 167497 309915 51472 4600 2588 1249.7 145205 130721 335835.7 各县(市)、区小流域基本情况简述如下(详见表1--3): ● 鄞州和东钱湖地区。

鄞州区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态呈马鞍形。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km2,有太白、

~

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m。鄞州区内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小流域共10条,其中横溪小流域已经完成综合治理建设,东钱湖地区上游溪道合并为1个小流域:

三溪浦:该小流域指三溪浦上游三条入库河道:画龙溪全长4.65km,流域面积10.92km2,凤溪主流全长5.22km,流域面积12.4km2,天童溪主流全长4.42km,流域面积11.03km2。该溪流列入鄞州区“十一五”实施的重要小流域规划,并已按照10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整治长度4.25km,河宽8~24m,堤防高度约2.2~3.0m。

梅溪:该流域位于梅溪水库上游,包含两条小溪流:左支位于下山坑,主流全长7.16km,流域面积14.03km2;右支发源于石梅山,主流长6.km,流域面积15.74km2。

亭溪:该流域发源于双石岭五都头,主流全长14km,流域面积41.52km2,其中俞塘段、塘溪镇黄金岙水库下游段、上城至管江段、前丰至坊前段已经治理,治理标准为10年一遇,河面面宽18~45m,挡墙高度2.5~4m。。

大嵩江及支流:该小流域主要包括三条小溪流:东西岙全长14.1km,流域面积8.41km2;大嵩岙全长7km,流域面积11.54km2,防护堤正在设计阶段;小岺头全长4.05km,流域面积7.35km2。

横溪:又称金娥溪,位于横溪水库上游,主流全长7.84km,流域面积27.33km2,该流域已经完成整治建设。

清源溪:该溪位于龙观乡西南方向,主流较长,山下村以上主流长10.1km,流域面积16.32km2,山下村至鄞江区间长度9.2km,流域

~

面积21.28km2。

龙王溪:该溪位于龙观乡鄞江镇,为樟溪主要支流之一,主流全长11.76km,流域面积25.73km2。

樟溪干流:皎口水库泄洪河道,主流全长12.85km,流域面积92km2

(包括龙王溪等支流集水面积),该流域章水段防护堤正在设计当中。

桓溪:位于外牌楼附近,为樟溪最大的支流,全长11.7km,流域面积27.12km2。

大皎溪:大皎溪位于周公宅水库和皎口水库之间,区间集水面积约33km2,河长约16km2,该流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正在设计当中。

东钱湖上游:该流域主要指东钱湖上游山区溪流,本次规划主要针对几条主要的溪流:韩岭溪集水面积约3.56km2,河长2.25km;上水溪集水面积约10.2km2,河长3.5km;南岙溪集水面积约10.92km2,河长3.5km,该流域正在治理过程中;下水溪集水面积约22.8km2,河长7.4km。 ● 北仑区

北仑地形呈狭长不规则三角形。西北为滨海水网平原,东南为低山丘陵区,该区丘陵属于天台山余脉,走向以最高峰667m的太白山为起点,向东南延伸到峙头山,构成本地区的主山区。海拨200m以上的山地面积为55km2。北仑区集水面积大于20km2以上的小流域共有3条,其中城湾溪已经完成整治工程。

城湾溪:该溪流位于城湾水库下游,流经陆家、郑家和城湾新村,城湾新村以上主流全长3.73km,流域面积18.8km2,该流域已经完成

~

整治建设,河面宽15~16m。

龙山溪:该溪为新路岙水库入库河道,龙山村以上主流长度4.74km,流域面积15.56km2,龙山村至水库入库区间主流长度2.12km,流域面积3..68km2。

上阳溪:上游承接勤丰河来水,于外三眼碶排涝入海,是郭巨镇主要的山区河道之一,河道长且宽,干流全长1.5km,流域面积21km2。 ● 慈溪市

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 南部丘陵属翠屏山丘陵区,系四明山余脉,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约占全境面积的十分之二。慈溪共有1条小流域流域面积大于20km2。

妙山小流域:该流域位于卲岙水库附近,主要包括东岙江和游径江。东岙江全长1.2km,集水面积1.5km2.,流域内居住人口稀少;游径江全长6.4km,集水面积21.1km2,游径江段已经整治完毕。 ● 余姚市

余姚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最高峰大长山青虎湾岗海拔979 米,中部为姚江冲积河谷平原,北部为钱塘江、杭州湾冲积平原,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称。余姚市共有8条重要小流域。

大池墩溪:该流域位于大池墩水库下游,主流长约5km,流域面积约58.26km2。

~

车厩溪:该流域位于车厩溪水库下游,是余姚江的一条小支流。车厩溪主流长8.79 km,流域面积约33 km2。

梁弄大溪:该流域位于四明湖水库上游,百丈岗水库下游,干流全长8.17km,流域面积76.4km2,该流域已经完成防洪避洪规划。

陆埠大溪:该流域位于陆埠水库下游,主流全长7.7km,流域面积92 km2,该流域已经完成防洪避洪规划。

梁辉溪:该流域位于梁辉水库入库河道,主流长11.1km,流域面积35.06km2。

三溪口大溪:该小流域指向家弄水库、前溪湖水库、南童水库三座水库的下游河道,三条河道在入平原口汇合。其中,前溪湖水库下游河道主流全长8.03km,集雨面积20.5 km2;向家弄水库下游河道主流全长4.35km,集雨面积9.4 km2。

大隐溪:该流域位于双溪口水库下游,水库以下主流长2.79km,流域面积58.26km2。

小皎溪:该流域位于皎口水库另一条主要的入库河流,主流全长22.3km,流域面积94km2。 ● 奉化市

奉化市剡江、县江、东江等河流贯东西南北,西部处于天台山脉与四明山脉交接地带,多高山峻岭,黄泥浆岗海拔976米,为境内最高峰;东北部地势平坦,河网纵横,属宁奉平原的一部分;西南多山区和河谷,全市地貌构成大致为\"六山一水三分田\",东西长70.5km,南北宽42km,陆地面积1253km2,海域面积96 km2。奉化市大于20km2

~

的小流域有11条。

晦溪:该溪发源于考坑附近,为亭下水库的上游入库河道,晦溪主流长27.16km,流域面积约95.85km2。其间汇入茶坑溪和左溪,其中茶坑溪主流长5.43km,流域面积约10.8km2,左溪主流长12.95km,流域面积约34.67km2,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了简单治理。

泉溪:又名干溪江,该溪为剡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马龙坑,主流长16km,流域面积51.6km2。

筠溪:该溪为亭下水库上游的一条支流,经过直岙、董村入亭下水库,主流长8.1km,流域面积27.06km2。

岩头江:该溪发源于小西天,自南向北汇入剡源,其上游建有樊岙水库,水库以下主流长18.52km,流域面积51.55km2。

松岙小流域:该小流域由六条小河流组成,包括大石坑溪、王家岙溪、淡溪、东溪、伍佰溪和松溪,集水总面积约26.1km2。 东江:东江是奉化江另一条主要支流,该溪发源山登附近,上游建有石头岙水库,源头至西坞主流长24.4km,流域面积118.59km2。朱溪是其较大的一条支流,全长11 km,流域面积32.4 km2,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了简单治理。

降诸溪:该溪发源后岷金峨山,经田央、杨桥、牌门头、杨家、东谢村,汇合全网溪,穿越莼湖镇中心,主流长15km,流域面积72.5km2。

金溪:该溪是里岙水库的下游河道,水库以下主流长7.61km,流域面积23.2km2。

~

裘村溪:又名峻壁溪,该溪发源于甲裘村的岩山岙附近,穿越裘村镇,至翔鹤潭附近,主流长10.5km,流域面积50km2。

三石溪:该溪是剡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剡源牛坑岗头,于公棠附近汇入剡江,主流长24.5km,流域面积132.51km2,大坑溪是其主要的一条支流,主流长10.7 km,23.36 km2。

县江:该流域发源于董李乡大公岙,主流长度59km,上游横山水库以上集水面积150.8km2,全流域面积293km2。 ● 宁海县

宁海县总面积1931km2,山地面积945 km2,平原面积805 km2,河流湖泊面积181 km2。拥有耕地52.5万亩,林地162万亩,滩涂39万亩,素有“七山二地一分田”之称。宁海县溪流众多,全县大于20km2的流域有12条。

白溪:该溪位于宁海县和天台县境内,发源于天台县华顶山,于庙下坑进入宁海县,白溪水库下游河道主流长35.04km,流域面积426km2(未包括杨溪集水面积),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了简单治理。

茶院溪:该溪位于西林水库的上下游,水库坝址以下主流长9.35km,流域面积67.5km2,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了简单治理。

杨溪:杨溪为白溪的主要支流,源于西溪水库上游龙王尖附近,杨溪上游建有黄坛水库,坝址以下河道长19.05km,流域面积201km2,其中大干溪是杨溪的主要支流,河道长5.71km,9.43km2,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了简单治理。

汶溪:该溪发源于茶山龙潭附近,流径麻车、大岙马、岙口、

~

汶溪周村后入黄墩港,主流长12km,流域面积20.3km2。

凫溪:该溪发源于第一尖东麓,流经深圳、洪家塔、格水王、入杨梅岭水库后折北经凫溪村又向东流入铁江港入海,其中杨梅岭水库以上主流长度24.6km,集雨面积176km2,该流域深圳段进行了简单治理。

力洋溪:该溪为力洋水库下游河道,穿越力洋镇,汇入毛屿港水库,力洋水库以下主流长6.36km,流域面积35km2,该流域力洋镇段已进行整治。

青溪:该溪发源于天台县苍山北麓,主流长度39.5km,流域面积164km2,其中宁海境内主流长度12km,流域面积135.6km2。

石门溪:该溪发源于老鹰潭附近,流经里袁、沈家、马佳、大佳何镇,汇入黄墩港,主流长度11.5km,流域面积36.5km2,该流域大佳何镇段进行了简单治理。

五市溪:该溪发源于香岩山西侧岭口附近,流经岭口、牌门舒、洪家、溪头,汇入铁江港,主流长9km,流域面积29.5km2,新开放区段已经进行整治。

西仓溪:该溪发源于岭峧附近,流经岭峧、高洋地、西仓王、前宅、高楼渔,汇入胡陈港水库,主流长14km,流域面积29.8km2。

中堡溪:中堡溪发源于宁海县东北部的茶山东麓,河道干流自北向南流经上韩、大赖、中堡、西张、胡陈,入胡陈港水库,主流长12.5km,流域面积78.8km2,虎溪是中堡溪最大的一条支流,河流长9.1km,流域面积30.3km2。

~

颜公河:颜公河位于宁海县城关镇境内的城北平原,发源于城关镇东北面的杜鹃山,流经原城关、竹口、回浦、山水、梅林、桥头胡等乡镇,单独于黄墩港出海,汇入象山港,主流长17.5km,流域面积89km2。 ● 象山县

象山县境内低山丘陵错落,溪流密布,均属流域面积小、源短流急、独注入海小溪。流域面积在20km2以上的小流域共有15条:

涂茨河:位于象山涂茨镇,由钱仓河、汤岙河和泊戈洋河三条小流域组成:钱仓河发源于沈岙、自南向北,汇入肖家溪,在其下游建有跃进塘水库,全长6.88km,流域面积14.38km2;汤岙河发源于火烧山,汇入象山溪,全长4km,流域面积5.45km2;泊戈洋河发源于观音岩、汇入涂茨河溪,经白岩山水闸入海,其中观音岩至小盆岙村长约2.25km,流域面积5.52km2。

珠溪:该溪发源于珠山北麓,在其上游建有珠溪水库,珠溪水库以下主流长4.8km,流域面积16.15km2。该流域内另有一条独立小溪流-溪沿溪,主流长4.5km,流域面积6.51km2,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治理,但是标准较低。

岑晁河:该溪发源于珠山南麓,在芦岙闸入象山港,在其上游建有珠山岙水库,水库以下主流长9.15km,流域面积24.8km2,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治理。

横塘港河:该河发源于相见岭,自南向北流汇入芜头塘河、中央塘河,后经跃进闸入海,在其上游建有大林水库,水库以下主流长

~

7.35km,流域面积12.82km2。另有两条小溪流通过跃进闸入海:芜头塘河、谢家岙河。芜头塘河源于大斜桥水库,其坝址以下主流长4km,流域面积3.75km2。谢家岙河源于谢家岙,主流长3.4km,流域面积3.63km2,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治理,但是仅达到5年一遇防洪标准。

雅林溪:该溪流发源于考坑岭头,在军民塘闸流入象山港,在其上游建有考坑水库,水库以下主流长9.5km,流域面积45.79km2。

淡港:该溪源出蒙顶山南麓。至儒雅洋汇入隔溪张溪,其间纳入诸多山涧小溪,在其支流建有隔溪张水库,在其中游拟建上张水库,上张水库以下主流长8.75km,流域面积53.47km2,该流域过村庄好乡镇段进行治理,但是标准较低。

西周港:该溪发源于蒙顶山北麓车岭,经西周汇沙溪称嵩溪,在下渡头附近回去长庆塘河,后经西周五一闸入西周塘,主流全长8.75km,流域面积32km2,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治理,河宽约15~25m。

下沈港:该溪孕育山西麓,在赖岙汇入杰岙溪,其中游建有平潭水库,水库以下主流长8.5km,流域面积35.99km2,该流域已经完成防洪避洪规划。

管溪:该溪发源于马鞍岗,在楼下陈村汇入小白岩溪,其上游建有溪口水库,水库以下主河道长6.5km,流域面积44.74km2,该流域已经完成防洪避洪规划。

泗洲头溪:该溪发源于河婆岭,在后王村附近汇入横埕溪,在泗洲头附近汇入西洋溪,其上游建有新民水库,水库以下主流长6.25km,流域面积42.2km2,该流域已经完成茅洋段整治工程。

~

东溪:该溪发源于万金岩,在庙前杨汇入杨坑溪,其上游建有岩头陈水库,水库以下主流长6.5km,流域面积29.7km2。

中娄河:该溪发源于岙底,汇入二宜塘、三叉塘,其主流长7.5km,流域面积24.5km2,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了简单治理。

长塘河:该河发源于大明山北麓,在庙山附近汇入畚斗河,在坦港汇入坦港河,其上游建有金架山水库,水库以下主流长11.5km,流域面积22.97km2,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了简单治理。防洪标准较低。

九龙江:该溪发源于黄埠岭头,在晓塘乡汇入鹤洋溪,在谢家村附近汇入大明塘,其上游建有黄岙水库,水库以下主流长12.5km,流域面积21.99km2,该流域过村庄段进行了简单治理。防洪标准较低。

鹤浦大江:该溪发源于小西天,经鹤浦大闸入石浦港,其上游建有樊岙水库,水库以下主流长9.95km,流域面积20.55km2。百丈河源于大百丈,经鹤浦大闸入港,主流长6.5km,流域面积12.67km2。

(三)小流域洪灾成因分析

小流域山洪是我市防灾减灾的重点和难点。对山洪灾害的防治,尽管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采取了不少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小流域山洪灾害仍然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的心腹之患。分析小流域洪水灾害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强度暴雨是山洪灾害形成的首要条件

高强度的集中降雨是引起山洪灾害最主要的原因。如2005年9月“卡努”台风期间,北仑区过程雨量达到325mm,全区降水1.64

~

亿m3,9月12日晚上北仑区大碶街道青林村突然暴发山洪,山下20多间民房被冲垮,村民躲避不及,有8人死亡、1人失踪。 2、河床坡度陡、森林植被差等原因使山洪洪峰流量大、汇集时间短

山区河道河床坡降均比较,最陡的河床纵坡达6%,一般河床纵坡均在2~3%。由于以前大肆砍伐山林,加上以后修建的盘山公路等,沿路植被多遭土埋石砸,致使土地含蓄能力降低。,一旦洪水袭击下,泥石俱下,堵塞河床,冲毁农田,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3、河溪道设障多,造成山洪洪水位明显抬高

部分山区小流域源头和沿线,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床逐步淤高,河道行洪能力不断减弱,加之河道中从事非法生产和违章建筑的现象比较普遍,阻碍洪水的下泄,抬高了洪峰水位。 4、防灾措施不落实造成受灾损失大

防灾措施差主要归结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地群众的防灾意识薄弱;二是沿线堤防的防御标准普遍偏低,明显低于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的防洪标准;三是测报和预警手段落后,目前大部分山区小流域无雨量站,无任何预警设施。

(四) 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到目前为止,全市小流域治理进度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讲,我市80%以上小流域的过乡镇、村庄段都进行了简单的治理,但是防洪标准较低,除部分乡镇段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外,一般仅能满足2~3年的防洪标准。目前,

~

我市小流域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防洪标准较低

我市小流域整体防洪标准较低,一般在五~十年一遇,有的仅为两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很低。主要表现在:

防洪堤(坝)标准低、不连续。现有河道防洪堤(坝)高度不够,基本上为村镇自发修建,堤防不连续,未形成闭合的保护区,多数堤防只修建于村镇附近,沿溪河大部分无保护堤防,堤身单薄,遭遇洪水易局部漫堤。

图2-1 防洪堤建设标准较低

溪河蜿蜒曲折,排水不畅。由于缺少全面统一的科学治理,部分河溪道淤积,部分河段冲刷严重,受水流顶冲影响,弯曲河段遇大洪水时也易漫顶溃堤。

许多小流域上游虽建有山塘水库,但众多水库、山塘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一旦遇到大洪水,容易出现溢流堰毁坏,下泄流量急剧增加,给下游造成威胁。同时,由于上游水库缺少针对20年一遇

~

以下小洪水的调度方案,加之下游河道建设标准低,也易形成洪灾。 2、环境脏、乱、差

山区小流域非村庄段一般地面植被较好,山泉错落,水质较好,但穿镇过村段沿岸倾到生活垃圾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体悬浮物、COD污染物严重超标,部分河道水质发生恶化,臭味较浓,呈黑色混浊状态,河中生物濒临绝迹。

图2-2 生活垃圾随处堆放、水质恶化

3、河溪道大量被填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村镇建设,各地填溪、堵溪、缩窄河溪道等现象普遍,造成河床淤积,行洪断面越来越小,洪水出路变窄,洪水漫堤,形成洪灾。部分滩地上乱搭、违建房屋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河道行洪。

同时,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各村镇修建防洪堤防未考虑河道的防洪行洪能力,仅根据自身条件与利益修筑防洪堤,加剧了河道岸线的曲折程度和局部冲淤变化,使得河道行洪受阻。

~

图2-3 人类填河、占河现象严重

四、管理十分薄弱

我市小流域众多,但缺少有效的小流域管理制度和办法。小流域管理范围不明确,堤防建设标准不一,人类不合理的涉河活动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造成河道缩窄,溪流淤积、水环境恶化。

~

表1--3 宁波市山区20km2以上小流域基本特征表 小流域名序号 县市区 干/支流 称 画龙溪 1 三溪浦 凤溪 天童溪 2 3 4 5 6 7 8 9 10 大嵩梅溪 大嵩亭溪 左支 右支 亭溪 横溪镇、塘溪镇 东吴镇 所在乡镇 控制断面溪河长度河流坡降溪河现状控制断面 以上集水(km) (%) 宽度 2面积(km) 水库 水库 水库 水库 水库 10.92 12.4 11.03 14.03 29.77 41.52 8.41 11.54 7.35 67.13 16.32 37.6 25.73 27.21 26.97 165 3.56 10.2 10.92 22.8 4.65 5.22 4.42 7.16 6 14 14.1 7 4.05 7.84 10.1 19.3 11.76 11.7 12.85 16 2.25 3.5 3.5 7.4 4.58 2.70 2.10 2.80 4.00 0.80 3.10 6.90 2.90 1.35 6.40 3.70 5.00 5.30 5.00 0.50 1.60 1.30 1.30 2.50 13 9 8~24 15 15 15 12 13 备注 天童溪已经完成整治工程,整治长度4.25km,河宽8~24m,堤防高2.2~3.0m。 下游建有梅湖水库 东钱湖镇、塘溪镇 大嵩江 瞻歧镇 瞻歧镇 横溪镇 鄞江镇、龙观乡 龙观乡 龙观乡 樟水镇 大嵩江 大嵩江 水库 山下村 入鄞江 入樟溪 入樟溪 皎口水库 水库 东钱湖镇 水库 水库 水库 15~45 村庄段已经整治,河面宽18~45m,挡墙高度 大嵩岙溪堤防工程正在设计阶段 2东岙溪 东钱湖镇、塘溪镇 大嵩江 大嵩支流 大嵩岙溪 鄞州区 小岭头溪 横溪 清源溪 龙王溪 桓溪 樟溪干流 大皎溪 东钱湖东钱湖上地区 游 横溪 上游 下游 龙王溪 桓溪 干流 干流 韩岭溪 11 上水溪 南岙溪 下水溪 4~15 下游建有横溪水库,水库集水面积39.8km,10~22 20~38 22 樟溪支流 10~20 樟溪支流,章水段防洪堤在设计阶段。 30~60 集水面积不包括龙王溪好桓溪集水面积。 水库集水面积132km,60~100 上游建有周公宅水库,7 5~12 10 20~30 下游为东钱湖水库 2鄞江镇、龙观乡 入平原 ~

续表1--3 序号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干/支流 陆家溪 12 城湾溪 郑家溪 城湾溪 13 北仑区 龙山溪 上游 下游 黄龙坑溪 14 上阳溪 上枫溪 上阳溪 15 慈溪 妙山小流域 东岙江 游径江 匡堰镇 白峰镇 大碶镇 大碶镇 控制断面以溪河长度河流坡降溪河现状所在乡镇 控制断面 上集水面积(km) (%) 宽度(m) 2(km) 陆家 郑家 城湾新村 龙山村 水库 上阳溪 上阳溪 外三眼碶 游径江 匡堰 11.3 14.2 15.4 15.56 20.1 10.8 5 21 1.5 21.1 1 1.7 1.03 4.75 2.12 2 1.5 1.5 1.2 6.4 3.00 2.00 0.60 1.80 1.00 2.00 6.50 0.80 9.20 0.80 15 16 16 \\ \\ 7~10 7~10 15~20 13 10~20 下游建有新路岙水库 支流黄龙坑溪上游建有黄龙坑水库,水库集水2面积7km 游径江已经完成整治工程,河宽约10~20m。 备注 上游建有城湾水库,水库集水面积7.7km.该溪流已经完成整治工程,河宽15~16m。 2 ~

续表1--3

序号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干/支流 16 17 18 大池墩溪 大池墩溪 车厩溪 梁弄大溪 车厩溪 大岭溪 红伟溪 梁弄溪下游 戴家溪 19 余姚 陆埠大溪 项家溪 兰山溪 主流 梁辉溪 梁辉溪 梁辉镇 肖东镇 镜澄头 大隐镇 学士桥 李家塔 鹿亭溪 祝家堰 小皎 20.5 58.26 35 64 99 8.03 2.79 8.08 14.6 7.72 0.10 0.50 1.70 2.70 0.44 \\ 40 \\ \\ \\ 下游建有皎口水库。 向家弄下游 三溪口大溪 前溪湖下游 大隐溪 主流 李家塔 23 小皎溪 祝家堰 小皎 陆埠镇 梁弄镇 控制断面以溪河长度河流坡降溪河现状所在乡镇 控制断面 上集水面积(km) (%) 宽度(m) 2(km) 三七市镇 三七市镇 河姆渡镇 车厩 大岭 红伟 梁弄镇 戴家 项家 兰山 陆埠镇 水库 镜澄头 44.5 40.8 8.2 12.35 76.36 47.9 14.1 7 92 35.06 9.4 5.16 8.79 2.9 1.7 8.17 8.9 5.5 5.5 7.7 11.1 4.35 0.63 0.60 1.50 1.60 0.42 4.00 5.00 2.60 0.68 3.00 0.40 \\ \\ \\ \\ \\ \\ \\ \\ \\ \\ \\ 2主流上游建有陆埠水库,水库集水面积54km 该小流域已经完成防洪避洪规划报告。 下游建有陆埠水库 上游分别建有向家弄水库和前溪湖水库。 上游建有双溪口水库,水库集水面积240.01km.已完成整治工程,河面宽40m。 该小流域已经完成防洪避洪规划报告。 备注 2上游建有大池墩水库,水库集水面积12.5km 上游建有车厩水库,水库集水面积7.8km 220 21 22

~

续表1--3

序县市号 区 小流域名称 干/支流 控制断面以所在乡镇 控制断面 上集水面积2(km) 10.8 31.67 83.4 95.85 99.27 51.6 27.06 5.34 12.2 29.72 35.06 4.57 2.8 4.5 4.5 1.96 7.3 3.83 20.31 65.445 98.565 103.285 溪河长河流坡溪河现状度(km) 降(%) 宽度(m) 5.43 12.95 24.54 1.16 1.46 16 8.1 6.8 6.83 8.85 8.17 1.21 4.3 6.5 5.5 2.6 6.0 4 11 11.66 6.98 2.26 9.10 3.80 1.90 0.71 0.56 3.00 8.03 6.81 6.33 4.28 0.66 0.5 0.8 0.8 0.7 0.7 0.8 1.14 0.98 0.90 0.21 0.04 6 30 30~48 30 20 6 14 40 40 备注 24 晦溪 25 26 27 奉化市 28 泉溪 筠溪 岩头江 松岙江 29 东江 茶坑溪 斑竹 左 溪 升纲 班竹、班干流上游 驻岭 溪 干流中游 斑竹 干流下游 黄家圬 干流 萧王庙镇 牌亭 干流 溪口镇 董村 干 溪 徐家埠村 石门溪 岩头村 班溪镇 干流上游 岩头村 干流下游 徐家埠村 大石坑溪 王家畈 王家岙溪 王家岙村 淡溪 出海闸 松岙乡 东溪 出海闸 伍佰溪 伍佰村 松溪 王家畈 横坑溪 尚桥 朱 溪 杜家 西坞镇、干流上游 杜家 尚田镇 干流中流 尚桥 干流下游 高楼张 该溪流过村庄段经过简单整治,但防洪标准较低。 上游建有樊岙水库。 5~12 大石坑溪上游建有大石坑水库,水库集雨面2积3.75km,王家岙溪上游建有王家岙水库。 10 14 60 60 60 横坑溪上游建有横坑水库,水库集水面积29.27km。 主流上游建有石头岙水库,水库集水面积25.855km,

~

续表1--3 序号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干/支流 舍辋溪 干流 干流 干流 干流1 33 奉化 县江 干流1 万竹溪 苕溪 大坑溪 34 三石溪 干流上游 干流下游 溪口镇 尚田镇 控制断面以溪河长度河流坡降溪河现状宽所在乡镇 控制断面 上集水面积(km) (%) 度(m) 2(km) 莼湖镇 白杜乡 裘村镇 莼湖 莼湖 白杜村 翔鹤潭 水库 大桥镇 县江 县江 下跸驻 下跸驻 公棠 15.29 72.5 26.72 50 134.7 77.3 34.8 29.6 23.36 33.99 132.51 7 17 7.61 10.5 26 13.27 10.0 10.5 10.7 13.74 10.76 1.66 0.9 0.93 1.45 1.1 0.4 2.43 5.08 3.36 1.16 0.48 7 15 10 24 备注 舍辋溪上游建有舍网水库,水库集水面积25km,主流上游建有久峰山水库,水库集水面22积3.8km 上游建有里岙水库,水库集水面积3.52km 230 31 32 降诸溪 金溪 裘村溪 80~130 横山水库上游主流。上游还建有柏坑水库,集60~80 横山水库下游河道 28 42 15 28 28 县江上游支流河道.上游建有寺坑水库,集水县江下游支流河道 2 ~

续表1--3 县市序号 小流域名称 干/支流 区 干流 35 白溪流域 干流 干流 干流 36 茶院溪流域 干流 干流 大干溪 37 38 宁海 杨溪流域 汶溪流域 干流 干流 干流 兰田溪 南溪 长洋溪 上湖溪 深圳、城区凫溪流域 干流上游1 梅林街道 干流上游2 干流中游 干流下游1 干流下游2 力洋溪上游 主流 力洋溪流域 力洋镇 主流 所在乡镇 控制断面以上溪河长度河流坡降控制断面 集水面积 (km) (%) 2(km) 岔路镇 前童镇 杨溪 越溪乡 西林水库 水库 杨溪 杨溪 白溪 汶溪周 桐树岙 流树洪 深圳 姜家 上湖溪 长洋溪 南溪 兰田溪 水库 水库 力洋镇 水库 44.85 59.82 115.8 172 25.67 20.83 9.43 68.44 87 20.3 16.18 14.11 31.26 21.87 61.14 96.74 116.6 147.77 176 16.1 20.03 35 10.8 4.87 9.14 10.23 13.22 6.13 5.71 13.65 5.4 12 5.37 7.24 9.07 7.21 10.02 4.12 1.63 4.58 4.25 8.14 2.35 4.01 0.34 0.23 0.16 0.04 0.50 0.13 1.15 0.24 0.24 4.50 6.61 2.65 4.78 2.33 2.06 0.81 0.52 0.29 0.42 0.78 1.60 0.17 溪河现状宽度(m) \\ \\ \\ \\ \\ \\ \\ \\ \\ \\ \\ \\ 备注 上游建有白溪水库,水库流域面积254km2。河道控制断面未包括水库和支流杨溪集水面积。该流域过村庄段已经进行整治。 注:西溪水库与黄坛水库为串联水库,西溪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95.64km2,黄坛水库坝址以上面积114km2 上游建有建设水库,水库集雨面积岔路、前童、跃龙街道 深圳、黄坛、跃龙街道 城区桥头39 下游建有杨梅岭水库 力洋水库入库河道 力洋镇段已经进行整治。 40 ~

续表1--3 序号 41 42 43 县市小流域名称 干/支流 区 青溪流域 石门溪流域 五市溪流域 主流 干流 干流 干流 虎流 干流 干流 杰岙溪 47 48 49 象山 下沈港 西周港 淡港 上游 下游 干流 杨岙溪 淡港上游 淡港下游 芜头塘河 50 横塘港河 横塘港河 谢家岙河 黄避岙乡 西周镇 所在乡镇 桑洲 大佳何 西店 力洋 胡陈乡 城关 下沈镇、西周镇 西周镇 控制断面 下沙地 大佳何镇 溪头 高楼渔 中堡溪 水库 黄墩港 赖岙 赖岙 下沈闸 五一闸 下湾 下湾 淡港闸 跃进闸 跃进闸 跃进闸 控制断面以上溪河长度河流坡降2集水面积 (km) (km) (%) 135.62 36.5 29.5 29.8 30.3 78.8 89 10.3 28.04 35.99 32 6.42 50.97 53.47 3.75 12.82 3.63 30 11.5 9 14 9.1 12.5 17.5 4 3.25 5.25 8.75 4 5.43 3.32 4 7.35 3.4 0.40 4.36 0.99 3.71 4.68 3.0 0.5~2 3.78 1.95 0.28 1.69 5.70 0.26 0.10 0.40 0.70 2.02 溪河现状宽度(m) \\ \\ \\ \\ \\ \\ 25~85 3~16 20~40 40~200 15~200 25~40 40~120 \\ 3~80 3~35 芜头塘河上游建有大斜桥水库,水2库集雨面积1.3km, 大佳河镇段已经进行简单整治。 新区段已经进行整治 下游建有胡陈港水库入库河道,该溪流已经完成防洪避洪规划。 该流域已经进行整治 主流上游建有平潭水库,水库集雨面积13.9km2,该溪流已将完成防洪避洪规划 该溪流已将完成防洪避洪规划 主流中游拟建上张水库(集雨面积235.7km), 备注 44 宁海 西仓溪流域 45 46 中堡溪流域 颜公河 ~

续表 1--3 序号 51 52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芩晁河 珠溪 干/支流 干流 干流珠溪 溪沿溪 汤岙河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象山 涂茨河 雅林河 管溪 东溪 中娄河 长塘河 九龙河 鹤浦大河 溪泗洲头 钱仓河 泊戈洋河 雅林河 管溪 东溪上游 东溪下游 中娄河 长塘河 九龙河 百丈河 鹤浦大河 涂茨镇 大徐镇 茅洋乡 新桥镇 定塘镇 定塘镇 小塘乡 鹤浦镇 控制断面以所在乡镇 控制断面 上集水面积2(km) 贤庠镇 贤庠镇 芦岙闸 小东塘闸 小东塘闸 黄沙闸 跃进闸 下盆岙 军民塘 蛠港埠 海山 龙王头闸 养殖场闸 下渡头闸 九龙江闸 鹤浦大闸 鹤浦大闸 塘岸 后王 后王 塘岸 泗洲头 24.8 16.15 6.51 5.45 14.38 5.52 45.79 31.24 27.01 29.7 24.5 22.97 21.99 12.67 20.56 7.49 6.73 16.33 25.87 38.9 溪河现溪河长河流坡状宽度度(km) 降(%) (m) 9.15 4.8 4.5 4 6.88 2.25 9.5 6.5 4.5 2 7.5 11.5 12.5 6.5 9.95 1.5 4.46 2.79 1.78 1.68 0.50 0.44 0.43 2.11 0.09 4.76 0.97 0.52 0.90 0.10 0.80 0.43 0.47 1.57 0.44 2.68 8.3 0.85 0.48 0.2 5~50 6~16 5~15 3~8 4~25 3~30 4~200 20~40 4~8 8~20 4~140 4~48 3~40 5~30 8~120 5~15 \\ 10~20 15~30 20~45 备注 上游建有塘岙水库,水库集雨面积1.34km 干流上游建有珠溪水库,水库集雨面积23.15km,该溪流过村庄段已经进行简单整治。 上游建有溪口水库,水库集水面积13.5km2 上游建有岩头陈水库,水库集水面积7.5km2 该溪流过村庄段已经进行简单整治。 该溪流过村庄段已经进行简单整治。 该溪流过村庄段已经进行简单整治。 上游建有小百丈水库,水库集水面积2.15km2 上游建有樊岙水库,水库集水面积6.6km2 主流上游建有新民水库,水库集水面积3.3km2 261 泗洲头镇 西洋溪 ~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原则,认真分析实现小流域防洪安全的现实基础和面临问题,研究山区洪水的特点和规律,明确小流域治理目标,制定治理特别是防洪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对策措施,提高小流域防洪抗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流域内群众的防洪安全利益,以规划为指导,切实加强小流域以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整治。 2、全面规划,统筹协调的原则

将小流域防洪、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综合功能结合起来,注重上下游、左右岸关系,对防洪安全、水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和科学管理进行统一规划。

3、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

根据小流域防洪工程保护对象及重要性,以保障穿镇过村且人口聚集地和学校、重要工矿企业等重要区域的安全为重点,进行治理活动的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4、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原则

~

发挥各级政府在小流域防洪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小流域的治理与保护。

(三)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基本完成规划范围内人口相对集中、保护农田范围较大的小流域河溪道整治建设。

远期目标:全面完成规划范围内有保护人口或保护农田1000亩以上的小流域河溪道整治建设任务。

(四)规划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以乡村为主的防护区(简称乡村防护区),根据其人口或耕地面积划分等级,当防护区人口<20万人时,防洪标准(重现期)为10~20年。人口密集、乡镇企业较发达或农作物高产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据此,本次规划的小流域防洪标准为:

穿越乡镇中心区域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穿越村庄段防洪标准为10~20年一遇;穿越农田段防洪标准为5~10年一遇;

~

四、水文分析与水利计算

(一)设计暴雨

1、暴雨计算方法

由于小流域内实测雨量站较少,采用实测暴雨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精度不高,因此本次小流域暴雨计算直接采用查图集的方法。

暴雨图集采用2003年2月版《浙江省短历时暴雨》,按照图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规定,在附图3-1~3-10查算各历时的点雨量均值、Cv值。其中设计流域边界内点雨量参数均匀查读点数不得小于图集表6—1规定,各历史平均点雨量参数取各历时点雨量参数算术平均值。当流域面积≤10km2,用各历时平均点雨量参数代替面雨量参数;当流域面积大于10km2时考虑点面系数,查图集附表4-1,即各历时面雨量均值由各历时平均点雨量均值乘以相应历时的点面系数。各历时平均点雨量Cv值即为面雨量Cv值,Cs/Cv为3.5倍。

由查算得到的Cv、Cs/Cv查PⅢ型曲线表可求得各频率相应的模比系数Kp,再由H平=Kp×Hcp求得不同设计频率计算的设计暴雨。 2、暴雨计算成果

根据小流域所在地,在图集上面选择2~4个暴雨均值读点数以及 离差系数,计算得到设计暴雨,见表4-1。

~

表4-1 小流域设暴雨计算结果 单位:mm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暴雨时段 暴雨均值 60min 三溪浦 6h 24h 60min 梅溪 6h 24h 60min 亭溪 6h 24h 60min 大嵩其它 6h 24h 鄞州区 60min 清源溪 6h 24h 60min 龙王溪 6h 24h 60min 桓溪 6h 24h 60min 樟溪干流 6h 24h 60min 大皎溪 6h 24h 东钱湖地区 60min 东钱湖上游 6h 24h 60min 龙山溪 北仑区 小阳溪 6h 24h 60min 6h 24h 60min 大池墩溪 6h 24h 60min 余姚市 车厩溪 6h 24h 60min 梁弄大溪 6h 24h 48 85 130 48 85 130 48 85 130 48 85 130 48 90 160 48 90 160 48 90 160 48 90 160 48 91 162 48 85 130 48 80 130 43 78 120 48 74 120 50 84 140 46 90 152 Cv 0.52 0.56 0.64 0.5 0.54 0.62 0.5 0.54 0.62 0.5 0.54 0.62 0.44 0.54 0.6 0.44 0.54 0.58 0.44 0.55 0.6 0.44 0.55 0.6 0.44 0.54 0.58 0.52 0.56 0.64 0.52 0.55 0.6 0.52 0.54 0.58 0.5 0.52 0.54 0.46 0.54 0.56 0.44 0.54 0.6 P=20% 74 133 206 74 132 205 74 132 205 74 132 205 72 140 251 72 140 251 72 140 251 72 140 251 73 140 251 74 133 206 64 107 176 57 104 162 64 99 161 65 112 188 60 121 206 P=10% 94 171 274 92 169 271 92 169 271 92 169 271 88 178 330 88 178 326 88 178 326 88 180 330 89 179 326 94 171 274 81 138 231 72 133 210 80 125 205 79 144 242 73 154 270 P=5% 113 209 344 111 204 338 111 204 338 111 204 338 104 216 408 104 216 401 104 216 401 104 219 408 104 217 402 113 209 344 97 168 286 87 161 259 96 150 248 93 174 297 86 186 334 P=2% 138 258 439 135 251 428 135 251 428 135 251 428 123 266 514 123 266 499 123 266 499 123 270 514 123 267 500 138 258 439 119 207 360 107 199 323 116 184 306 111 214 367 102 230 421 ~

续表4-1 小流域设计暴雨计算结果 单位:mm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暴雨时段 暴雨均值 60min 陆埠大溪 6h 24h 60min 梁辉溪 余姚市 三溪口大溪 6h 24h 60min 6h 24h 60min 小皎溪 6h 24h 60min 晦溪 6h 24h 60min 泉溪 6h 24h 60min 筠溪 6h 24h 60min 岩头江 6h 24h 60min 东江 6h 24h 60min 奉化市 松岙小流域 6h 24h 60min 降诸溪 6h 24h 60min 金溪 6h 24h 60min 裘村溪 6h 24h 60min 三石溪 6h 24h 60min 县江 6h 24h 50 88 150 46 80 130 46 80 130 50 95 160 48 85 150 45 80 140 50 80 148 50 88 158 45 75 120 48 85 130 46 83 130 45 78 130 47.5 88 140 48 80 150 45 75 120 Cv 0.44 0.54 0.56 0.46 0.54 0.58 0.46 0.54 0.58 0.44 0.54 0.6 0.44 0.55 0.62 0.44 0.55 0.62 0.44 0.55 0.62 0.44 0.55 0.62 0.46 0.55 0.62 0.48 0.55 0.64 0.46 0.55 0.64 0.46 0.55 0.64 0.48 0.55 0.64 0.44 0.55 0.62 0.46 0.55 0.62 P=20% 65 118 202 60 107 176 60 107 176 65 127 217 62 114 204 59 107 190 65 107 201 65 118 215 59 101 163 63 114 177 60 111 177 59 105 177 63 118 191 62 107 204 59 101 163 P=10% 79 150 260 74 137 228 74 137 228 79 162 284 76 146 270 71 138 252 79 138 266 79 151 284 72 129 216 79 146 236 74 143 236 72 134 236 78 151 255 76 138 270 72 129 216 P=5% 93 182 318 88 166 281 88 166 281 93 197 352 89 178 336 84 168 314 93 168 332 93 184 354 86 157 269 93 178 296 88 174 296 86 163 296 92 184 319 89 168 336 86 157 269 P=2% 111 224 393 105 204 350 105 204 350 111 242 443 106 220 426 99 207 398 111 207 420 111 227 449 103 194 341 113 230 378 105 215 378 103 202 378 112 227 407 106 207 426 103 194 341 ~

续表4-1 小流域设计暴雨计算结果 单位:mm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暴雨时段 暴雨均值 60min 白溪 6h 24h 60min 茶园溪 6h 24h 60min 杨溪 6h 24h 60min 汶溪 6h 24h 60min 袅溪 6h 24h 60min 宁海县 力洋溪 6h 24h 60min 青溪 6h 24h 60min 石门溪 6h 24h 60min 五市溪 6h 24h 60min 西仓溪 6h 24h 60min 中堡溪 6h 24h 60min 下沈溪 象山县 西周港 6h 24h 60min 6h 24h 49 95 155 51 95 155 52 100 175 52 97 155 52 99 170 51 98 156 47.5 95 160 51 98 155 49 88 145 51 98 160 50 98 160 51 98 160 51 96 155 Cv 0.44 0.52 0.55 0.46 0.54 0.56 0.43 0.55 0.6 0.44 0.55 0.58 0.44 0.55 0.62 0.47 0.54 0.56 0.43 0.52 0.55 0.47 0.55 0.59 0.44 0.55 0.62 0.47 0.54 0.56 0.47 0.54 0.56 0.48 0.55 0.6 0.5 0.55 0.62 P=20% P=10% 78 160 267 82 162 268 82 172 311 82 167 272 82 170 306 83 167 270 75 160 275 83 169 271 78 151 261 83 167 277 81 167 277 83 163 284 85 165 279 P=5% 91 193 325 97 197 329 P=2% 108 236 401 116 242 406 113 259 485 115 251 417 115 256 483 118 250 409 104 236 414 118 253 413 108 227 412 118 250 419 116 250 419 120 246 443 123 248 440 64 127 208 67 127 208 67 134 237 68 130 209 68 133 231 67 131 210 62 127 215 67 132 210 64 118 197 67 131 215 66 131 215 67 127 217 68 129 211 96 210 385 97 203 335 97 207 381 98 203 331 87 193 335 98 205 333 91 184 325 98 203 339 96 203 339 99 199 352 102 201 347

~

续表4-1 小流域设计暴雨计算结果 单位:mm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暴雨时段 暴雨均值 60min 淡港溪 6h 24h 60min 横塘港河 6h 24h 60min 岑晁河 6h 24h 60min 珠溪 6h 24h 60min 涂茨河 6h 24h 60min 雅林河 6h 24h 60min 象山县 管溪 6h 24h 60min 东溪 6h 24h 60min 中娄河 6h 24h 60min 长塘河 6h 24h 60min 九龙河 6h 24h 60min 鹤浦溪 6h 24h 60min 泗洲溪 6h 24h 50 94 155 47 77 122 46 79 119 44 78 118 43 77 117 45 85 125 48 90 145 45 80 122 45 80 118 44 78 117 44 78 117 43.5 77 115 49 78 117 Cv 0.48 0.55 0.6 0.5 0.55 0.62 0.5 0.55 0.62 0.5 0.55 0.62 0.5 0.55 0.6 0.5 0.55 0.58 0.5 0.54 0.56 0.5 0.54 0.54 0.5 0.54 0.54 0.5 0.52 0.52 0.5 0.52 0.52 0.5 0.5 0.5 0.48 0.52 0.52 P=20% 66 126 210 62 103 166 61 106 162 58 105 160 57 103 159 60 114 169 64 121 195 60 107 163 60 107 158 58 104 156 58 104 156 58 102 152 65 104 156 P=10% 82 162 275 78 132 219 76 136 214 73 134 212 71 132 208 75 146 219 80 154 251 75 137 208 75 137 202 73 131 197 73 131 197 72 128 191 80 131 197 P=5% 97 197 341 94 161 273 92 166 267 88 163 264 86 161 257 90 178 270 96 186 307 90 166 253 90 166 244 88 158 238 88 158 238 87 154 230 95 158 238 P=2% 118 243 429 114 199 346 111 204 338 106 202 335 104 199 324 109 220 336 116 230 380 109 204 311 109 204 301 106 193 290 106 193 290 105 186 278 115 193 290 ~

(二)设计洪水

1、洪水计算方法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4.3.2规定“产流计算可采用暴雨径流相关与扣损等方法。汇流计算采用单位线、河网汇流曲线等方法,如汇流流域面积较小可采用推理公式计算。按照浙江省规定:流域面积在50km2以上时选用单位线法,流域面积在50km2以下时选用浙江省推理公式计算。

本次规划产流计算采用扣损法,参照图集初损定为20mm,后损定为每小时1~2mm。在设计条件下,成峰暴雨下降时初损已满足,因此只需要扣除后损即可。

推理公式计算:对于50km2以下的小流域汇流计算,采用浙江省水文手册提出的推理公式法。推理公式基本形式为:

Qm0.278hpF (4-1)

0.278L (4-2) 1/31/4mJQm式中:Qm——洪峰流量,m3/s; F——流域集水面积,km2; hp——地表净雨,mm; ——流域汇流历时,h;

m——汇流参数,本区域根据其地表植被条件应为Ⅲ类地

区,m=0.4600.154;

L——沿主河从出口断面至分水岭的最长距离,km; J——沿流程L平均比降(以小数计)。

浙江省瞬时单位线法:对于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流域坡面汇流计算采用“浙江省瞬时单位线法”,其数学表达式为:

~

Ut1•tKKnn1•etK (4-3)

按照这两参数的汇流模式,只要对流域求出n和K两参数,即可求出瞬时单位线。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从瞬时单位线经过S曲线(S曲线就是单位线的累积曲线,利用S曲线可转换单位线的时段长),转化为时段单位线,基本公式:

U(t,t)(S(t)S(tt)) 1t(4-4)

式中:

U(t)—t时刻的瞬时单位线纵高;

K—反映流域汇流时间的参数或称调蓄系数; n—调节次数或调节系数;

(n)—n阶不完全伽玛函数;

t—时间;

t—时段长,根据流域大小可取1hr、3hr、6hr等;

tn1tK1tKStedtfn,t (4-5) KKKn0Stt—时刻tt的S曲线纵高。

n为模型中梯级水库的个数,原则上应取整数,但实用中可采用

非整数,甚至可以采用小于1的小数。K为水库滞时,nk即m1,代表瞬时单位线的一阶原点矩,亦称单位线滞时。

具体做法为用m1同雨强i建立关系,即

m1aib (4-6)

然后根据各站的m1,(10)(F,J,L)与地理因子(如F、J、L等)

~

进行地区综合。

m1,(10)(F,J,L) (4-7)

将之代入下式:

m1m1,(10)10bib (4-8)

求得任何雨强相应的滞时m1。 m1,(10)0.0061LJ135.5 (4-9)

1314其次,对非线性指数b进行地区综合,根据b~JF关系图,由地理因子查出b值,b~JF关系表如下所示:

表4-3 b~JFb JF131413141314关系表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68 0.0210 0.0235 0.0270 0.0315 0.0370 0.0440 0.0560 0.0660 0.0850 0.0960 瞬时单位线的另一个参数n在模型中属于惰性指标,从实用方便的角度出发,n值随流域面积(F)分级而定如下表:

表 4-4 n值与流域面积关系表

F(km2) n 50-200 1.5-2 2

200-500 2-3 500-1000 3-4 >1000 4 注:1)流域面积>1000km,一般用n=4,最大不超过5;

2

2)流域面积<50km属于特小流域面积另行分析。

2、洪水计算结果

根据以上设计洪水计算方法,计算得到各小流域洪峰流量,见表4-5~4-11。

~

表4-5 鄞州区和东钱湖地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表 小流域名称 三溪浦 干/支流 画龙溪 凤溪 下山溪 石梅溪 亭溪 东岙溪 控制断面流域面积 位置 水库 水库 水库 水库 大嵩江 大嵩江 km 10.92 12.40 14.03 15.74 41.52 8.41 11.54 7.35 16.32 21.28 25.73 27.21 26.97 33 3.56 10.20 10.92 22.80 2河长 km 4.65 5.22 7.16 6.00 14.00 14.10 7.00 4.05 10.10 19.30 11.76 11.70 12.85 20.00 2.25 3.50 3.50 7.40 坡降 % 4.58 2.70 2.80 4.00 0.80 3.10 6.90 2.90 6.40 3.70 5.00 5.30 5.00 0.50 1.60 1.30 1.30 2.50 P=20% 195.5 177.9 158.2 234.2 228.0 48.2 164.5 118.6 170.7 128.0 247.7 269.2 246.3 152.4 69.1 160.4 174.2 270.4 洪峰流量(m/s) P=10% 253.0 233.0 207.8 303.0 313.0 66.0 213.4 152.8 224.5 174.5 329.4 357.6 328.8 209.3 89.1 209.0 226.9 357.8 P=5% 312.9 290.3 256.2 370.0 398.9 83.7 260.7 185.8 277.7 220.0 409.7 444.5 412.2 266.9 109.8 259.6 281.6 448.6 P=2% 384.7 360.2 321.0 458.0 514.9 107.9 323.7 229.6 347.6 281.8 520.7 564.6 521.7 345.3 134.6 320.8 347.9 561.3 3梅溪 亭溪 大嵩其他 大嵩岙溪 大嵩江 小领头溪 大嵩江 清源溪 龙王溪 桓溪 樟溪 大皎溪 上游主流 山上村 下游主流 龙王溪 桓溪 干流 干流 韩岭溪 东钱湖流域 上水溪 南岙溪 下水溪 鄞江 樟溪 樟溪 鄞江镇 水库 水库 水库 水库 水库

表4-6 北仑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表 小流域名称 干/支流 控制断面流域面积 位置 km 2河长 km 坡降 % P=20% 洪峰流量(m/s) P=10% 216.1 223.6 241.8 153.1 532.1 P=5% 269.6 280.9 303.3 190.4 665.1 P=2% 339.3 356.4 388.6 242.9 850.7 3龙山溪 上游 下游 龙山村 15.56 4.75 水库 上阳 20.1 5.00 7.0 1.50 10.80 2.00 1.80 163.0 1.3 167.0 2.00 182.0 6.50 116.0 0.80 401.6 黄龙坑溪 上阳 上阳溪 上枫溪 上阳溪 外三眼碶 21.00 1.50 ~

表4-7 余姚市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表 小流域 名称 大池墩溪 车厩溪 ☆干/支流 控制断面位置 流域面积 km 2河长 km 坡降 % 0.63 0.60 1.50 1.60 4.20 P=20% 298.4 190.9 116.3 280.0 899.5 539.8 158.9 732.5 766.6 301.8 118.0 125.0 332.9 313.8 674.1 洪峰流量(m/s) P=10% 395.7 256.8 150.7 362.8 1110.5 668.8 197 910.2 978.1 401.2 155.6 170.0 440.3 394.3 845.3 P=5% 195.6 328.9 183.7 434.9 1321 799.2 235.3 976 1174 498.7 192.0 214.0 545.4 482.0 1004.1 P=2% 626.9 424.7 228.0 531.2 1809 964.9 284 1318.6 1427 630.1 243.0 276.0 687.1 691.1 1559.5 3大池墩溪 三七市镇 车厩溪 大岭大队 车厩 红伟 红伟 水库 西岙 西岙 兰山 陆埠镇 水库 32.00 4.09 33.00 8.79 8.20 2.90 12.35 1.70 39.21 8.17 梁弄大溪 红伟大队 下游 戴家溪 47.90 11.10 4.00 14.10 3.40 7.00 5.50 23.00 7.70 5.00 2.60 6.80 陆埠大溪 项家溪 兰山溪 主流 梁辉溪 三溪口大溪 梁辉溪 35.06 11.10 2.98 9.40 4.35 20.50 8.03 35.00 8.08 4.00 1.00 1.70 向家弄下游 孤山头 前溪湖下游 孤山头 李家塔 李家塔 祝家堰 小皎 小皎溪 上游 下游 64.00 14.60 2.70 94.00 7.72 0.44

表4-8 奉化市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表 小流域 名称 干/支流 茶坑溪 晦溪 左 溪 干流上游 干流下游 泉溪 筠溪 干流 干流 干 溪 岩头江 石门溪 干流上游 控制断面流域面积 河长 位置 班竹 升纲 驻岭 公棠 牌亭 董村 徐家埠 岩头村 岩头 km 10.80 2坡降 % 9.10 P=20% 138.6 193.3 354.8 864.5 287.7 265.4 49.6 128.1 149.4 425.4 30.2 105.1 276.8 428.4 521.3 75.5 143.3 洪峰流量(m/s) P=10% 178.8 258.9 480.2 1114.4 389.0 344.8 65.1 167.1 197.2 531.5 40.2 135.7 352.6 672 781.3 100.9 192.2 P=5% 218.9 325.1 605.4 1358.8 491.5 424.1 80.7 206.1 245.2 667.8 50.3 192 428.5 844.4 976.6 126.5 241.3 P=2% 269.4 411.6 757.3 1664.7 626.3 524.8 100.69 255.9 307.2 902.7 63.3 235.9 526.3 1038.5 1199.3 159.8 305.3 3km 5.43 28.92 12.95 3.80 54.48 24.54 1.90 121.65 40.13 0.6 51.60 16.00 3.00 27.06 5.34 12.20 17.52 15.60 3.83 8.10 6.80 6.83 8.85 8.17 4.00 8.03 6.81 6.33 4.28 0.66 1.14 干流下游 徐家埠村 横坑溪 朱 溪 东江 干流上游 干流中流 尚桥 杜家 杜家 尚桥 20.31 11.00 0.98 45.32 11.66 0.90 29.29 4.72 10.29 23.20 6.98 2.26 7.00 7.61 0.21 0.04 1.66 0.93 干流下游 高楼张 降诸溪 金溪 舍辋溪 干流 莼湖 白杜村 ~

续表4-8 奉化市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表 小流域 名称 裘村溪 干/支流 干流 大坑溪 三石溪 控制断面流域面积 河长 位置 翔鹤潭 下跸驻 km 2坡降 % P=20% 374.1 150.2 166.5 435.7 707.1 457.4 254.2 290.9 61.8 16.9 22.2 24.2 15.1 41.3 洪峰流量(m/s) P=10% 500.3 200.1 225.9 560.4 956.0 619.8 327.6 368.6 78.7 22.6 30.1 32.6 19.9 55.5 P=5% 627.4 250.2 286.0 745.4 1345.0 728.8 522.1 443.3 95.5 28.3 38.1 41.1 24.7 69.8 P=2% 792.7 315.0 365.0 923.5 1698.7 1820.6 633.9 539.2 116.4 35.8 48.7 52.2 30.8 88.5 3km 50.00 10.50 1.45 23.36 10.70 3.36 33.99 13.74 1.16 132.51 134.7 77.3 34.8 29.6 4.57 2.8 4.5 4.5 1.96 7.3 10.76 0.48 26 13.27 10.0 10.5 1.21 4.3 6.5 5.5 2.6 6.0 1.1 0.4 2.43 5.08 0.5 0.8 0.8 0.7 0.7 0.8 干流上游 下跸驻 干流下游 干流1 公棠 水库 大桥镇 县江 县江 县江 干流1 万竹溪 苕溪 大石坑溪 王家畈 王家岙溪 王家岙村 松岙江 淡溪 东溪 伍佰溪 松溪 出海闸 出海闸 伍佰村 王家畈 表4-9 宁海县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表 小流域 名称 干/支流 干流 白溪流域 干流 干流 干流 茶院溪流域 干流 干流 大干溪 杨溪流域 干流 干流 汶溪流域 干流 控制断面流域面积 河长 位置 岔路镇 前童镇 杨溪 越溪乡 茶院乡 毛屿港 杨溪 大干溪 马婆园 汶溪周 km 2坡降 % P=20% 515 605.2 798.3 洪峰流量(m/s) P=10% 637.5 764.4 1018 1692.5 P=5% 755.4 907.8 1465.8 2284.7 689.6 797.5 152.7 658.8 972.5 265.5 195.4 116.9 256.4 1357.0 638.6 339.5 396.5 538.1 802.2 1179.7 P=2% 906.5 1091.7 1570.8 2589.3 825.3 958.9 192.9 810.9 1121.8 341.3 252.3 149.6 330.9 1685.1 822.0 432.1 511.7 659.9 976.3 1377.1 3km 44.85 10.80 0.34 14.97 55.98 4.87 9.14 0.23 0.16 56.20 10.23 0.04 1271.1 25.67 13.22 0.50 20.83 9.43 6.13 5.71 0.13 1.15 475.1 516.3 91.7 400.6 608.5 154.5 113.6 70.7 149.9 839.0 372.4 199.6 232.4 357.2 535.2 745.3 582.5 643.7 122.3 530.8 805.7 209.4 154.4 94.2 203.2 1101.0 504.1 269.1 314.6 478.8 668.7 936.6 59.01 13.65 0.24 18.56 5.40 0.24 18.30 12.00 4.50 16.10 3.93 14.97 135.62 36.50 29.50 29.80 30.30 45.19 3.31 8.14 2.35 4.01 30.00 11.50 9.00 14.00 9.10 10.52 1.98 0.78 1.60 0.17 0.40 4.36 0.99 3.71 4.68 3.57 0.15 水库上游 力洋水库 力洋溪流域 主流 主流 青溪流域 石门溪流域 五市溪流域 西仓溪流域 主流 干流 干流 干流 虎溪 中堡溪流域 干流 干流 力洋镇 毛屿港 下沙地 大佳河镇 溪头 高楼渔 中堡溪 虎溪 胡陈港 ~

续表4-9 宁海县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表 小流域 名称 干/支流 兰田溪 南溪 长洋溪 上湖溪 控制断面流域面积 河长 位置 桐树岙 流树洪 深圳 姜家 km 16.18 14.11 31.26 21.87 2坡降 % 6.61 2.65 4.78 2.33 P=20% 261.4 142.7 358.5 233.1 354.4 509.8 洪峰流量(m/s) P=10% 336.5 188.3 469.9 306.7 P=5% 411.5 234.2 581.7 380.7 689.9 P=2% 506.0 293.5 725.3 476.1 841.5 3km 5.37 7.24 9.07 7.21 凫溪流域 干流上游1 上湖溪 干流上游2 长洋溪 干流中游 蓝溪 39.27 10.02 2.06 4.34 5.75 14.99 28.23 4.12 1.63 4.58 4.25 0.81 0.52 590.2 783.9 1020.1 1041.2 1436.2 1691.5 2340.0 841.1 1196.9 1383.8 1569.2 1913.5 干流下游1 兰田溪 干流下游2 杨梅岭水 0.29 1018.7 1420.6 1554.6 0.42 1134.5

表4-10 象山县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表 小流域 名称 干/支流 杰岙溪 下沈港 下沈港上游 控制断面位流域面积 置 赖岙 赖岙 km 10.30 3.84 7.95 32.00 6.42 8.85 2.50 2.45 12.82 3.63 23.46 13.00 6.51 5.45 14.38 5.52 45.79 31.24 19.51 2.69 24.50 22.97 21.99 10.52 13.95 2河长 km 坡降 % P=20% 洪峰流量(m/s) P=10% 212.9 65.8 218.6 390.4 P=5% 263.1 81.7 276.3 489.5 169.5 93.1 139.5 22.3 116.3 61.0 192.4 152.3 69.4 94.7 80.6 191.1 569.0 415.6 343.7 261.3 286.2 138.5 124.8 128.0 124.9 P=2% 327.5 102.3 352.5 617.9 211.1 119.7 181.5 28.7 149.1 76.1 249.3 194.0 88.7 119.6 106.3 236.4 736.6 535.6 445.5 339.5 372.7 179.8 162.3 163.0 161.0 34.00 3.78 162.9 3.25 1.95 49.9 5.25 0.28 161.9 8.75 1.69 293.4 下沈港下游 下沈闸 西周港 ☆西周港 杨岙溪 五一闸 下湾 下湾 淡港闸 跃进闸 跃进闸 跃进闸 芦岙闸 小东塘闸 小东塘闸 黄沙闸 4.00 5.70 104.8 137.1 5.43 0.26 53.6 3.32 0.10 78.1 4.00 0.40 12.9 7.35 0.70 66.8 3.40 2.02 37.4 淡港 淡港上游 淡港下游 芜头塘河 73.2 108.4 17.6 91.3 49.2 120.6 54.7 75.6 61.7 横塘港河 横塘港河 谢家岙河 芩晁河 珠溪 干流 干流 溪沿溪 汤岙河 9.15 0.50 108.2 149.9 4.80 0.44 89.4 4.50 0.43 40.3 4.00 2.11 56.7 6.88 0.09 43.4 涂茨河 钱仓河 东港跃进闸 泊戈洋河 下盆岙 军民塘 蛠港埠 海山 龙王头闸 养殖场闸 下渡头闸 九龙江闸 鹤浦大闸 2.25 4.76 119.8 155.4 9.50 0.97 325.6 445.7 6.50 0.52 243.7 329.9 4.50 0.90 198.8 270.5 2.00 0.10 149.5 204.8 7.50 0.80 163.1 223.9 11.50 0.43 78.2 12.50 0.47 70.2 6.50 1.57 75.6 9.95 0.44 70.9 雅林河 管溪 东溪 中娄河 长塘河 九龙河 鹤浦大河 雅林河 管溪 上游 下游 中娄河 长塘河 九龙河 百丈河 107.9 97.1 101.1 97.2 鹤浦大河 鹤浦大闸 ~

续表4-10 象山县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表 小流域 名称 干/支流 西洋溪 横埕溪 泗洲头溪 上游 中游 下游 控制断面位流域面积 置 塘岸 后王 后王 塘岸 泗洲头 km 7.49 6.73 9.6 2.05 13.03 2河长 km 1.5 4.46 2.79 1.78 1.68 坡降 % 2.68 8.3 0.85 0.48 0.2 P=20% 230.9 116.2 141.3 180.3 324.5 洪峰流量(m/s) P=10% 304.2 154.5 188.5 242.5 438.3 P=5% 373.2 191.5 234.3 304.1 551.4 P=2% 475.4 245.0 300.1 390.8 710.1 3(三)水库调洪

山区小流域中部份溪流为水库下游河道,此类河流起始断面的洪水为上游水库的下泄流量,因此必须对水库进行调洪计算得到河道的入口流量。

水库调蓄通过联解水库水量平衡方程和相应水库蓄泄方程实现。对调洪过程中任一t(tt2t1)时段,计算式可表示如下:

Q1Q2q1q2ttV2V1 22(4-10)

qf(V) (4-11)

式中: Q1、q1——时段初入库、出库流量(m3/s); Q2、q2——时段末入库、出库流量(m3/s); V1、V2——时段初、末水库蓄水量(m3/s)。

qf(V)表示水库下泄流量是水库蓄水量的函数。

求解时必须联解上述两式,通过试算法编程求解。对任意的t时段,其Q1、Q2、q1、V1已知,欲求q2、V2。其求解步骤是:假定V2(或

q2)后,代入式(4-11)可求得q2(或V2),再以此q2(或V2)代入式

(5-9)算得V2(或q2)后,若计算的与假定的一致,则试算完成,

~

否则重新假定V2(或q2),直到满足为止。

(四)山区河溪道水力计算

1、渠道断面水力要素计算

基本方程:本次山区河道水利计算中渠道过水断面的行洪能力采用明渠恒定非均匀流计算。

渠道过水断面流量:

QWV (4-12)

谢才公式

VCRI (4-13)

流量模数

KWCR (4-14)

水利最优梯形断面的宽深比

PMBM2(1M2M) (4-15) HM1式中:W——渠道断面过水面积;V——渠道断面平均流速;

1CR6NC——谢才系数,采用满宁公式进行计算,

采用巴甫洛夫斯基公式进行计算

C1RYN,其中N为渠道

糙率,R为渠道过水断面水力半径, Y2.5N0.130.75(N0.1)R

水力要素计算方法:根据上面介绍的基本方程,确定河道底宽采用试算的方法求解:

bk1(ni)3/5(bk2h1m2)2/5h10mh0 k=0,1…….

Q(4-16)

~

式中:bk、bk+1——b的第K步和第k+1步跌代计算值; h0——正常水深,m; m——边坡系数 Q——渠道流量,m3/s n——河道糙率; i——河道底坡;

b——河道底宽

2、河道水面线计算

由于河槽低很不平整,难以正确确定断面水深,结合河道的实际条件,一般是直接计算有关断面的水面高程,即水位,基本方程为:

z12a1v112gz22a2v22ghfhj (4-17)

式中:z1,z2——上下游断面的水位;

2a1v112g,

2a2v22g——上下游断面的流速水头;

v——断面平均流速;

hf,hj——河段水流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

五、小流域治理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布局

山区小流域治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根据山区洪水和溪道的特点、防治现状及其要求,因地制宜的采取拦挡、疏浚、排导与加固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1、拦蓄措施

对不同类型的山区河道,根据特点与需要,在上游修建或扩建水库,拦蓄洪水。对已建水库针对20年一遇的洪水进行优化调度研究,充分利用水库的防洪库容,减少下游小流域洪水灾害。 2、河道整治工程

对于淤塞的河段,通过疏挖和清障等,扩大行洪断面;对于岸坡垮塌严重的堤防采取护岸措施,同时清除各类阻水建筑物,确保河道行洪顺畅。 3、堤防工程

根据流域防洪总体规划,在规划布置防洪堤的两岸修建防洪堤,堤防标准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堤防工程是本次防洪规划的重点。

4、排洪渠修筑和整治

为防治山丘区坡水危害农田和两岸居民,结合防洪工程,对两岸已建排洪渠进行维修和加固整治,并新建部分排洪渠。

~

(二)溪河整治工程布置

1、工程布置原则

小流域河溪道是流域行洪的主要通道,又与沿溪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治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水利计算成果,结合河溪道现状,并考虑村镇建设,确定溪道规模及走向。河溪道规模应能够满足设计标准,同时要兼顾实施的可操作性,特别应考虑拓宽河溪道所遇到的拆迁等政策处理难度,尽量多从技术角度来解决问题。

----注重恢复并改善溪道天然面貌和原有功能,因地制宜,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并坚持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利用自然的滩地和护岸,保持溪道的自然蜿蜒曲折,富有变化,溪道有宽有窄,能宽则宽,不求平行等宽;溪岸边坡有陡有缓,能缓则缓。 2、工程布置

山区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为降低水位,减少流速,需要采取以下工程布置措施:一是括宽河道宽度,加高溪流堤防高度,增加行洪断面,二是采取工程措施,减小溪流坡降,降低流速。

根据水利计算成果分析,当溪流底坡>1.5%时,仅仅从增加河道宽度来降低水流流速既不经济也不合理,必要时应设置堰坝,降低底坡,或者进行必要的堤岸防冲设计;当底坡<0.5%时,流速一般为2~3m/s,基本满足河床抗冲流速,采用增加河宽可有效降底洪水位;当底坡0.5%~

溪流宽度。全市山区小流域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及内容详见附表。 3、河岸线布置

溪流岸线选择应尽量按照溪流走向,以保持溪道的自然蜿蜒曲折,富有变化的特征。

溪河断面基本型式一般分为天然断面、复式断面、梯形断面和矩形断面四种。在溪流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天然状态。断面型式的选择主要考虑溪流主导功能、土地利用、景观与亲水性等因素。

首先应按照溪流规模要求,综合考虑溪流防洪排涝等功能,满足溪道在洪水期和常水位等条件下使用;其次应按照地域要求,满足人居环境对景观、亲水、安全、生活的要求。

溪流常水位与两岸地面高差不超过2m的一般采用复式断面或者梯形断面,以满足绿化、亲水好景观要求。对于在已建成的集镇,受到街道、大型建筑物的限制或者拓宽拆迁费用巨大的溪道,可采用矩形断面,但应该根据需要进行护底、设置护栏等满足安全性的要求。

充分考虑安全、亲水、景观等要求,通过缓坡、阶梯等构造来减缓护岸的高差,使人能更安全地亲近水体。以常水位为防护范围,满足安全与亲水需求。充分利用天然材料(草、土、石),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力求保护和促成丰富的生态体系,溪河两岸确需砌筑的应尽量采用毛石干砌;对于浆砌块石护岸或基础应在常水位以下设置鱼巢或在岸脚堆砌毛石,维持鱼类的繁育生长。

~

护岸结构型式的选择,既要有多样性,也要有针对性。在注重行洪排涝、引水灌溉、居民生活等基本功能的同时,应尽可能维持溪河断面的天然形态,采用自然土质岸坡,减少对溪岸的“硬化”,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殖、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等创造条件,恢复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净能力,维持生物多样性。

干砌块石结构可保证水流和大地之间的水循环,保证水的渗透顺畅,防止结构干燥,温度上升,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水边的昆虫也能很好的栖息,也有助于水温的稳定变化,能为植物、昆虫及其他小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栖息空间。

图5-1 小流域综合整治效果图

图5-2 小流域综合整治实景图片

~

4、主要建筑物

防洪堤:护岸结构形式根据溪流特性和位置,采用多种形式,各防洪堤形式以及适用条件见表。同时由于水流流速好流态的不同,初定河道底坡i>1‰时,挡墙高度为设计水深+0.5m超高,当底坡i<1‰时,挡墙高度为设计水深+0.3m超高。

堰坝设置:根据溪道底坡情况及居民生活需要,在溪流适当位置设置堰坝,一是可以调整溪流底坡,控制水流流速,减轻护岸及河底抗冲压力,对溪流行洪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在人居活动较多的地方,可适当抬高上游水位,为居民生活用水提供方便。

堰坝可采用折线性堰体,上游设置护坦,下游设置消力池或消能坎,末端也设置护坦保护。堰体可采用浆砌块石或灌砌石砌筑。 桥梁:为方便沿河居民交通,结合城镇建设,在溪流上架设桥梁。桥梁跨度确定应以不影响河流行洪为原则,严禁新建桥梁缩窄河宽,应采用一跨式。桥梁可采用“一”字型或者“U”型桥台,柱式墩浅基础桥墩结构,桥板采用是新板或者空心板结构。桥梁栏杆设置应考虑行洪安全,必要时需满足桥梁漫水要求。

(三)工程项目及投资估算

1、工程项目

本次规划主要对全市20km2以上尚未经过标准治理的山区小流域进行项目安排,根据实地调查与分析讨论,本次规划推荐实施的山区小流域共有56条。

~

表5—1 各县(市、区)山区小流域溪道治理项目表 县市区 鄞州区 东钱湖 北仑区 余姚市 奉化市 宁海县 象山县 合计 小流域名称 三溪浦 梅溪 亭溪 大嵩其他 清源溪 龙王溪 桓溪 樟溪干流 大皎溪 东钱湖上游 龙山溪 上阳溪 大池墩溪 车厩溪 梁弄大溪 陆埠大溪 梁辉溪 三溪口大溪 小皎溪 晦溪 泉溪 筠溪 岩头江 东江 松岙 降诸溪 金溪 裘村溪 三石溪 县江 白溪 茶院溪 杨溪 汶溪 凫溪 力洋溪 青溪 石门溪 五市溪 西仓溪 中堡溪 下沈溪 西周溪 淡港溪 横塘港河 岑 雅林河 珠溪 管溪 涂茨河 东溪 中娄河 长塘河 九龙河 鹤浦大河 泗洲河 个数 9 1 2 7 11 11 15 56 2、投资估算

本规划工程项目投资仅指小流域河溪道整治中的工程部分投资,不包括征地费用。本规划推荐实施的山区小流域共56条,治理河溪道总长656km,工程总投资约23亿元。其中规划近期实施29条,河溪道总长232km,工程投资约8亿元。

小流域治理推荐实施的工程项目及投资估算详见附表。

~

表5-1 防洪堤断面形式以及适应条件 名称 断面特点 适应条件 断面形式 采用自然土质岸坡,保持溪流弯弯曲曲,适用于溪流上、中游,人类活动影自然生态型 维持天然溪道断面。从坡脚到坡顶,坡岸响不大,水流较缓或局部岸坡冲蚀依次分为若干区域,运用不同的植物,形对堤防影响不大,又有括宽余地的护岸 成植被错落有致,季相色调丰富的怡人景溪道。 观。 断面型式与自然生态型护岸类似,在坡脚适用于溪流上中游,洪水期水流稍毛石护脚+草皮生浅水区种植水生植物,在草坡与水相接急,易对岸坡产生冲蚀破坏,人类处,自然点缀摆放大块毛石,既可防止水活动影响不大,且有括宽余地的溪态型护岸 流冲蚀岸脚,又体现自然生态效果。 流 利用自然土质岸坡,结合防洪要求,为避适用于岸坡较高,水位变化较大,免自然土质岸坡频繁冲毁,采用干砌块石水流速度较大,溪道宽度允许的溪护坡的溪流断面,当岸坡较高时可设多级道。 护岸。 斜坡式 护岸 重力式挡墙 结构护岸 采用干砌块石墙身、浆砌块石基础挡墙护适用于水流流速大、人居活动较多,岸,村镇局步重要地段或水流顶冲地段可用地紧张、括宽拆迁量大,道路限采用浆砌块石挡墙护岸。 制或其它因素影响较大的溪道。 ~

六、 溪河防洪治理的技术要求

(一)治理原则

针对小流域源短流急,洪水汇流时间短,水位陡涨陡落,成灾速度快等特点,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小流域河溪道整治和河堤护岸结构规划按以下原则进行:

1、健全水循环系统

遵循河道的自然环境,在尽量少地破坏现有河道路线的前提下,规划河道,使其行洪、护岸、城市建设、旅游,沿江绿化的工程综合效益功能设以保证。

2、不缩窄现有河道宽度

山区性河流宽度变化大,在进行整治建设过程中,应在不减少现有河道宽度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多种断面形式,保证足够的过水面积。

3、以拓宽河道为主,加高堤防为辅

小流域溪道整治中,由于保护对象不同,上下游防洪标准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保护对象的差异采用不同的过程措施,过农田段应该以拓宽河道增加过水面积为主,降低洪水位;过村庄好乡镇段,由于受到周边建筑群的限制,可适当加高堤防,保护村庄。

4、根据河流与地域的关系,构筑相应的护岸结构体系 根据不同的城镇地域特点,构筑不同的护岸结构和堤岸,改造、加固既有的堤岸、边坡并使其具有亲水性、观赏性,工程措施中河岸护堤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集镇及主要支流汇合口进行。

~

5、崇尚自然,采用多种断面型式

小流域溪流护岸型式应根据周边地理条件、水流流速以及村庄布置等情况,选择多种断面型式,保持溪道的自然蜿蜒曲折,富有变化,溪道有宽有窄,能宽则宽,不求平行等宽;溪岸边坡有陡有缓,能缓则缓。

6、营造多样化的生物栖息、繁殖环境

通过抛石、木桩、人造河滩洼地,绿化护岸等措施,为生物多样化创造协调的环境。

(二)治理技术要求

1、溪河道现状调查

小流域溪道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溪道防洪现状,二是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溪道防洪现状主要针对穿越村庄、乡镇段河道的宽度、堤防宽度等以及底坡和主要阻水建筑物。

2、水文分析和水利计算

水文分析计算应严格按照《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当上游建有山塘水库等蓄水建筑物时,要根据蓄水建筑物防洪能力进行调洪演算。

3、地质

要根据设计各阶段的要求,进行地质勘测实验,确定工程所在地区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参数、天然及人工建筑材料调查实验的主要成果。

~

4、工程任务和规模

根据水文水利计算成果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确定溪道防洪规模,包括:河道宽度、河底底坡、堤防高度等。在必要时可以设置过水堰坝,减少水流流速。

5、工程布置和主要建筑物

根据溪道整治原则,选择防洪堤堤线和总体布置方案。根据河道宽度、水流流速等选定堤防规模、等级、标准、布置、形式和主要尺寸以及基础处理措施等。

~

七、规划实施意见

(一)规划综述

1、小流域雨量丰沛,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台风暴雨及形成的突发山洪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农田土地等损毁,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编制《宁波市小流域治理规划》,以指导小流域整治工程的实施,为科学治水提供依据,有效降低小流域山洪灾害发生条件下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2、我市流域面积20km2以上的小流域共有61条,其中已经完成治理的有5条。近些年我市小流域洪灾发生频繁,分析其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台风暴雨、河流源短流急、堤防标准较低等自然条件造成;二是由于人类活动对溪流填埋、占道造成溪流行洪能力降底,造成洪灾。

3、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本次规划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山区小流域防洪标准为:穿越乡镇中心城区段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穿越村庄段防洪标准为10~20年一遇;穿越农田段防洪标准为5~10年一遇。

4、山区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为降低水位,减少流速,需要结合两种工程布置措施:一是括宽河道宽度,加高溪流堤防高度,增加行洪断面,二是在河道中间适当建设跌水堰坝,减小溪流流速。

~

(二)分期实施意见

规划所确定

56条小流域治理项目均应在规划期内(2020年前)

完成。

根据各地人力和财力的可能性,按先重点后一般,并与城镇、农村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在上述项目中安排近期应实施的工程。分期实施方案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突出,后一般”的原则

先治理存在较大行洪安全的溪流,例如河道宽度窄且底坡陡,水流急的溪流。这些溪流往往汇流时间短,洪峰流量大,易造成洪水灾害,且由于流速较大容易形成泥石流,诱发地质灾害。

2、“先乡镇,后村庄”的原则

先治理穿越乡镇中心城区的溪流。本次规划主要针对有人居的河溪道进行防洪安全建设,穿越乡镇中心城区的溪流,人类活动频繁,且填河、堵河、缩窄河道等现象尤为普遍、同时由于乡镇中心城区经济比较发达,一旦受灾损失会更大。因此,近期应首先治理穿越乡镇中心城区的溪流。

3、“先众多,后稀少“的原则

先治理穿越村庄数目较多的溪流。山区村庄选址和布置往往临河而建,即所谓的“依山傍水”。近期小流域治理应从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出发,首先治理穿越村庄较多的溪流。

4、“先附近,后周边”的原则

先治理距离村庄较近的溪流。山区小流域一旦形成漫堤或堤防毁

~

坏,对溪流附近村庄造成的危害最大,且一旦小流域山洪暴发,由于流速大,附近村庄安全转移的时间短。因此,应先治理穿越村庄或者村庄附近的河溪道。

根据调查论证,规划推荐近期实施的小流域共29条,河溪道总长232km,工程投资近8亿元。近期实施的项目安排详见附表。

~

附表 宁波市山区小流域治理项目及投资估算表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三溪浦 梅溪 亭溪 鄞州区 大嵩其他 清源溪 龙王溪 桓溪 樟溪 大皎溪 合计 东钱湖流域 合计 龙山溪 北仑区 上阳溪 合计 大池墩溪 车厩溪 梁弄大溪 河流 画龙溪 凤溪 左支 右支 亭溪 东岙溪 大嵩岙溪 小领头溪 上游主流 龙王溪 恒溪 干流 干流 韩岭溪 上水溪 南岙溪 下水溪 上游 下游 黄龙坑溪 上枫溪 上阳溪 大池墩溪 车厩溪 大岭 红伟 梁弄溪下游 戴家溪 项家溪 兰山溪 陆埠大溪 梁辉溪 向家弄下游 前溪湖下游 李家塔 小皎溪上游 小皎溪下游 起点 周家岙 茶亭 邬姚 雁村 城杨 东岙 大嵩岙 小领头 铜坑 五龙潭 蟠溪 皎口水库 周公宅水库 里外岙 龙潭水库 茶场 洋山村 共同村 龙山村 黄龙坑 上枫棚 王老岙 大池墩水库 车厩水库 大岭 章家岙 红伟 赵家 梅岭栋 西岙 兰山 黄明水电站 向家弄水库 前溪湖水库 茶山 晓云 祝家堰 终点 水库 水库 水库 水库 大嵩江 大嵩江 大嵩江 大嵩江 山上村 鄞江 樟溪 樟溪 鄞江镇 水库 水库 水库 水库 龙山村 水库 上阳溪 上阳溪 外三眼碶 三七市镇 车厩 红伟 红伟 四明湖水库 西岙 西岙 兰山 陆埠镇 水库 孤山头 孤山头 李家塔 祝家堰 小皎 河长 4.65 5.22 7.16 6.00 14.00 14.10 7.00 4.05 10.10 11.76 11.70 12.85 16 2.25 3.50 3.50 7.40 4.75 2.12 2.00 1.50 1.50 4.09 8.79 2.90 1.70 8.17 11.10 3.40 5.50 7.70 11.10 4.35 8.03 8.08 14.60 7.72 现状河宽 13 9 15 15 15~25 15 12 13 10~22 22 10~20 30~60 60~100 7 5~12 10 20~30 \\ \\ 7~10 7~10 15~20 \\ \\ \\ \\ \\ \\ \\ \\ \\ \\ \\ \\ \\ \\ \\ 规划内容及控制要求 近期推荐项目 治理长度(km) 河宽(m) 水深(m) 堤防高度(m) 总投资(万元) 治理长度(km) 投资(万元) 4.5 35 2.48 3.0 1575 4.0 25 3.01 3.5 1400 4.0 1337 3.5 20 3.35 3.9 1225 6.0 25 3.14 3.6 2100 8.0 60 3.00 3.5 2800 8 3383 8.0 20 2.16 2.7 2800 3.6 35 2.50 3.0 1260 3.6 1073 4.1 15 2.63 3.1 1435 4.1 1073 10.1 30 3.12 3.6 3535 11.7 45 2.95 3.5 4095 8.0 2805 8.0 45 3.28 3.8 2800 6.0 1733 12.85 80 3.50 4.0 4498 7.0 2475 16 40~80 4.30 4.8 5600 6.0 2100 100.35 35123 46.7 15979 1.5 10 2.89 3.4 525 3.5 20 2.71 3.2 1225 2.5 20 2.84 3.3 875 1.5 500 4.0 30 3.00 3.5 1400 4.0 1400 11.5 4025 5.5 1900 1.4 20 3.11 3.6 490 2.1 25 3.20 3.7 735 2.0 20 3.10 3.6 700 2.0 700 0.9 15 2.86 3.4 315 0.9 315 1.5 40 3.20 3.7 525 1.5 525 7.9 2765 4.4 1540 4.1 50 2.80 3.3 1435 8.8 30 2.74 3.2 3080 0.9 10 2.47 3.0 315 0.9 315 0.5 20 3.19 3.7 175 0.5 175 8.1 80 3.50 4.0 2170 8.1 2170 3.3 55 3.10 3.6 1155 3.3 1155 1.0 20 2.75 3.3 350 1.0 350 1.7 55 3.55 4.1 595 1.7 595 7.7 100 3.23 3.7 2695 7.7 2695 3.3 30 3.28 3.8 1155 4.4 10 2.70 3.2 1540 8.0 10 3.10 3.5 2800 2.4 40 3.11 3.6 840 2.4 840 4.4 50 3.06 3.6 1540 4.4 1540 7.7 110 3.51 4.0 2695 7.7 2695 66.4 23240 14.5 5075 东钱湖地区 陆埠大溪 余姚市 梁辉溪 三溪口大溪 小皎溪 合计

~

附表(续)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河流 茶坑溪 左 溪 干流上游 干流中游 干流下游 干流 干流 干 溪 石门溪 干流上游 干流下游 大石坑溪 王家岙溪 淡溪 东溪 伍佰溪 松溪 横坑溪 朱 溪 干流上游 干流中流 干流下游 舍辋溪 干流 干流 干流 干流 大坑溪 干流上游 干流下游 干流1 干流1 万竹溪 苕溪 起点 俞家田 左溪坑 考坑 驻岭 斑竹 马龙坑 直岙 烂树湾 石门 大水坑 岩头 上横 仇家 龚原 杜家 尚桥 南岙 楼隘 莼湖 里岙水库 甲岙 大坑 水碓头 下跸驻 终点 班竹 升纲 驻岭 斑竹 公棠 牌亭 董村 徐家埠 岩头村 岩头 徐家埠村 王家畈 王家岙村 出海闸 出海闸 伍佰村 王家畈 尚桥 杜家 杜家 尚桥 高楼张 莼湖 莼湖 吴家埠 白杜村 翔鹤潭 下跸驻 下跸驻 公棠 水库 大桥镇 县江 县江 河长 5.43 12.95 24.54 1.16 13.15 16.00 8.10 6.80 6.83 8.85 8.17 1.21 4.3 6.5 5.5 2.6 6.0 4.00 11.00 11.66 6.98 2.26 7.00 15.00 1.98 7.61 10.50 10.70 13.74 28 26 13.27 10.0 10.5 现状河宽 6 30 30~48 30 20 6 14 40 40 治理长度 1.6 3.9 7.4 1.2 13.2 4.8 2.4 2.0 2.0 2.7 8.2 1.21 4.3 6.5 5.5 2.6 6.0 1.2 3.3 3.5 7.0 2.3 2.1 4.5 2.0 7.6 3.2 3.2 4.1 10.8 15 13.27 7.0 7.0 172.58 规划内容及控制要求 河宽 水深 堤防高度 20 3.01 3.5 30 3.06 3.6 40 3.04 3.5 60 3.64 4.1 100 3.11 3.6 35 3.19 3.7 35 3.22 3.7 10 3.34 3.8 15 3.01 3.5 25 2.72 3.2 50 3.21 3.7 8.0 2.95 3.50 5.0 1.80 2.30 6.0 2.0 2.50 6.0 2.12 2.65 5.0 1.70 2.20 12.0 2.0 2.50 15 2.58 3.1 14 2.61 3.1 35 2.69 3.2 60 4.45 5.0 60 6.40 6.8 10 3.10 3.6 45 3.25 3.8 65 3.30 3.8 20 3.40 3.9 40 3.13 3.6 20 3.07 3.6 28 3.00 3.5 50 3.47 4.0 80~130 3.20 3.70 60~80 3.50 4.0 40 3.50 4.0 42 3.0 3.50 总投资 560 1365 2590 420 4620 1680 840 700 700 945 2870 423.5 1505 2275 1925 910 2100 420 1155 1225 2450 805 735 1575 700 2660 1120 1120 1435 3780 5250 4644.5 2450 2450 60403 近期推荐项目 治理长度 投资 1.6 560 3.9 1365 7.4 2590 1.2 420 13.2 4620 4.8 1680 2.4 840 3.2 1120 4.1 1435 10.8 3780 18.1 6335 晦溪 泉溪 筠溪 岩头江 松岙小流域 5~12 奉化市 东江 降诸溪 金溪 裘村溪 三石溪 县江 合计 10 14 60 60 60 7 15 15 10 24 15 28 50 80~130 60~80 28 42 ~

附表(续)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河流 干流 干流 干流 干流 干流 干流 大干溪 干流 干流 干流 兰田溪 南溪 长洋溪 上湖溪 干流上游1 干流上游2 干流中游 干流下游1 干流下游2 力洋溪上游 主流 主流 主流 干流 干流 干流 虎溪 干流 干流 起点 白溪水库 岔路镇 前童镇 与洋溪汇合处 西林水库 茶院乡 白龙潭 黄坛水库 大干溪汇合处 百丈水 龙宫 温泉 南坑岙东 上竹园 陈家坑 上湖溪 长洋溪 南溪 兰田溪 力洋水库 力洋镇 老鹰坛水库 岭口 炭山 翰嘉岙 上韩 交汇处 终点 岔路镇 前童镇 杨溪 越溪乡 茶院乡 毛屿港水 杨溪 大干溪 马婆园 汶溪周 桐树岙 流树洪 深圳 姜家 上湖溪 长洋溪 蓝溪 兰田溪 杨梅岭水 力洋水库 力洋镇 毛屿港水库 下沙地 大佳河镇 溪头 高楼渔 中堡溪 虎溪 胡陈港水库 河长 10.80 4.87 9.14 10.23 3.22 6.13 5.71 13.65 5.40 12.00 5.37 7.24 9.07 7.21 10.02 4.12 1.63 4.58 4.25 8.14 2.35 4.01 30.00 11.50 9.00 14.00 9.10 10.52 1.98 治理长度 10.8 4.9 9.1 10.2 1.0 6.1 5.7 13.7 5.4 5.5 2.6 3.2 5.7 4.2 6.0 4.1 1.6 4.6 4.3 2.4 2.4 4.0 18.5 7.0 7.0 13.0 3.7 10.5 2.0 179.2 河宽 160 200 250 300 25 45 10 100 120 28 20 20 30 20 60 80 100 120 120 20 20 25 70~140 35 32 18 40 70 120 规划内容及控制要求 水深 堤防高度 3.21 3.7 3.15 3.7 4.04 4.4 4.18 4.6 3.20 3.7 4.88 5.3 3.13 3.6 3.60 4.1 3.65 4.2 2.97 3.5 2.94 3.4 2.50 3.0 2.80 3.3 2.50 3.0 2.95 3.5 3.30 3.8 3.30 3.8 3.64 4.1 4.10 4.6 2.87 3.4 3.11 3.6 4.50 4.9 3.55~6.0 4.05~6.50 3.40 3.9 2.97 3.5 3.02 3.4 2.80 3.3 2.89 3.4 3.77 4.2 总投资 3780 1715 3185 3570 350 2135 1995 4795 1890 1925 910 1120 1995 1470 2100 1435 560 1610 1505 840 840 1400 6475 2450 2450 4550 1295 3675 700 62720 近期推荐项目 治理长度 投资 10.8 3780 4.9 1715 9.1 3185 10.2 3570 5.7 1995 13.7 4795 5.4 1890 6.0 2100 4.1 1435 1.6 560 4.6 1610 4.3 1505 3.7 1295 10.5 3675 2.0 700 96.6 33810 白溪流域 茶院溪流域 杨溪流域 汶溪流域 宁海县 凫溪流域 力洋溪流域 青溪流域 石门溪流域 五市溪流域 西仓溪流域 中堡溪流域 合计

~

附表(续) 县市区 小流域名称 下沈港 西周港 淡港 河流 杰岙溪 下沈港上游 下沈港下游 干流西周港 杨岙溪 淡港上游 淡港下游 芜头塘河 横塘港河 谢家岙河 干流芩晁河 干流珠溪 支流溪沿溪 汤岙河 钱仓河 泊戈洋河 雅林河 管溪 东溪上游 东溪下游 中娄河 长塘河 九龙河 百丈河 鹤浦大河 西洋溪 横埕溪 泗洲头溪上游 泗洲头溪中游 泗洲头溪下游 起点 杰岙电站 平潭水库 赖岙 车岭头 杨岙 上张水库 下湾 大斜桥水库 大林水库 谢家岙 珠家岙 珠溪水库 溪岩水库 火烧山 沈岙 观音岩 考坑水库 溪口水库 岩头陈水库 海山 岙第桥 金架山水库 黄岙水库 大百丈 樊岙水库 西洋 横埕 新民水库 后王 塘岸 终点 赖岙 赖岙 下沈闸 五一闸 下湾 下湾 淡港闸 跃进闸 跃进闸 跃进闸 芦岙闸 小东塘闸 小东塘闸 黄沙闸 东港跃进闸 下盆岙 军民塘 蛠港埠 海山 龙王头闸 养殖场闸 下渡头闸 九龙江闸 鹤浦大闸 鹤浦大闸 塘岸 后王 后王 塘岸 泗洲头 河长 4.00 3.25 5.25 8.75 4.00 5.43 3.32 4.00 7.35 3.40 9.15 4.80 4.50 4.00 6.88 2.25 9.50 6.50 4.50 2.00 7.50 11.50 12.50 6.50 9.95 1.5 4.46 2.79 1.78 1.68 现状河宽 3~16 20~40 40~200 15~200 25~40 40~120 / 3~80 3~35 5~50 6~16 5~15 3~8 4~25 3~30 4~200 20~40 4~8 8~20 4~140 4~48 3~40 5~30 8~120 5~15 / 10~20 15~30 20~45 治理长度 4 .0 3.25 5.25 5.75 2.0 5.4 3.3 4.0 7.4 1.5 5.55 4.8 4.5 2.0 2.1 1.5 7.0 6.5 2.5 2.0 3.0 7.5 7.0 2.0 9.95 0.5 1.3 2.79 1.79 1.68 117.81 河宽 10 30~40 40 30~40 30~40 30 40 10 10~20 10 10~20 10~20 15 10~20 10~20 10~20 12~40 50 15 25 10 15~25 10~15 15 16~25 25 15 30 45 45 规划内容及控制要求 水深 堤防高度 3.16 3.7 1.20 1.7 2.80 3.3 2.53 3.0 2.80 3.3 3.68 4.2 4.45 4.9 1.82 2.3 3.35 3.9 2.20 2.7 2.70 3.2 2.50 3.0 2.40 2.9 2.52 3.0 2.50 2.9 3.00 3.5 3.35 3.9 2.80 3.3 2.50 3.0 2.50 2.9 2.10 2.6 2.60 3.1 3.50 4.0 2.40 2.9 2.10 2.6 2.97 3.5 2.50 3.0 2.10 2.6 3.13 3.6 4.11 4.6 总投资 1400 1137.5 1837.5 2012.5 700 1890 1155 1400 2590 525 1837.5 1680 1575 700 735 525 2450 2275 875 700 1050 2625 2450 700 3482.5 175 455 976.5 626.5 588 41233.50 近期推荐项目 治理长度 投资 5.25 18 5.75 2012.5 5.55 1837.5 2.0 700 2.1 735 1.5 525 1.9 665 6.5 2275 9.95 3482.5 2.79 976.5 1.79 626.5 1.68 588 46.76 14441.5 横塘港河 芩晁河 珠溪 涂茨河 象山县 雅林河 管溪 东溪 中娄河 长塘河 九龙河 鹤浦大河 泗洲头溪 合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