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的菩提读书报告

来源:意榕旅游网
《心的菩提》读书报告

书名:心的菩提(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林清玄,台湾高雄旗山人。著名散文作家。8岁立志成为作家,17岁正式发表作品,才情敏慧,受到文坛瞩目。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的“身心安顿系列”,是90年代的畅销作品。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书。同时创作“现化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45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被誉为有声书的典范。50岁完成“人生寓言系列”三百篇,被称为青少年最佳读本。52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歌》和《玄想》。他从少年到壮年,出版过一百多本著作,随着阅历的广大,体验的深刻,作品不断提升境界。他从文学到佛学,悲智双运,情境粮容,不断创造新局,自成一家之言。他的文字魅力风靡华人世界。

内容简介:菩提系列原书共有十册,这些作品写于80——90年代,是作者写作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本书是作者菩提系列散文精选集。菩提喻指佛教中觉悟的境界。面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把读者的心灯点燃。文章内容寓意深刻,文字精练优美,风格清新隽永。追求超凡脱俗,淡泊清净,充满着禅境的喜悦,引领着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

心得评论:作品清净淡泊,语句含蓄内敛,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世,不断地观照、感悟,不断丰富自我。“菩提”本是佛家语。整本书都充满了佛家的禅 读林清玄的散文最大的感受就是恬淡自然,就像品一杯绿茶,幽香而致远。《心的菩提》讲了许多故事。一个个的小故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能让你浮躁的心灵变得平静如水,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宁静和温暖。

《生命的化妆》是我喜欢的一篇文章。化妆一直是我们渴望改变长相的一个聪明而又无奈的选择。希望在各种瓶瓶罐罐中青春美丽常驻。文中说化妆有三个境界,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他说最高的化妆就是无妆。我们一直刻意改变着自己的外表,原来那是最苍白无力的改变,有时光鲜的外表下也许并不美丽,我们需要脸上的化妆,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和生命的化妆,女人唯有智慧和知识让自己青春永驻。唯有多读书,多思考,学会欣赏,学会接近自然,让自己的心灵时常敏感着,清静着,方能让自己呈现给世人一个平和的表相,一个自然的表相。

《云水》一文说及云水僧,名为云水,意一为这游方行脚的僧人如行云流水,自在无碍。二为他们如云在天,如水在瓶,自然地生活着。“云水”的意象竟如此有意思,它呈显了一个人从心灵到生活无可比拟的自由与高洁。云水本身就有禅的本质:自由自在、单纯朴素、身心调柔、流动无滞。它们的生活简单朴素,接近了最真实的生命。他们从容面对生活,行云流水的心灵世界都是我们现代人急切需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它让我们明了我们除了一个叫“身体”的东西,还有一个叫做“心”的东西存在。云和水才是心的实相,身体只不过是云的影子和水的浮沤。

身为人师,除了让自己拥有云水的心灵空间外,更主要是怎样让孩子们也拥有一个如云水的空间,明了自我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唯有让孩子们面对学习从容了,自由了,无碍了,他们就会发挥自己最好的潜力,以最好的状态进入学习和生活。

《送一轮明月给他》令人难以忘怀。文章语言简约,意蕴隽永。禅师以其独特的行动和语言,唤醒了小偷沉酣的良知,照亮了小偷幽暗的心灵,也享受了成功的悦乐——“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禅师了了片言,却饱蕴了极其深刻的育人之理、护生之道,也给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一些启示:送一轮明月给我们的学生吧!尊重,宽容你的学生,你将收获更大。

最让我感动的是《柔软心》,“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作为人师,拥有一颗柔软心是何其重要。我们要用这样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一颗颗水晶般的心灵,去宽容,去爱护。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摹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具有柔软心的人,即使面对的是草木,也能将心比心,也能与草木至诚地相见。

《猫头鹰人》说的一是个卖猫头鹰人的长相变化,由一个普通的人变成了猫

头鹰相。其实,他的样子没有改变,只是作者的观照改变而已。是卖鹰者的习气与生活濡染改变了他的神色和气质。都说相由心生,一个人的职业、习气、心念和环境都会塑造一个人的长相和表情。经常听人说起:一看你就知道你是老师。我不知道这里面包含着多少意思,是老师的职业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长相”吗?那么,这个“长相”是不是受孩子和社会认可?照照镜子吧,我们拥有一张怎样的脸和一副怎样的表情。

在他清澈如水的文字间,渗透着对人生,对灵魂一次次不懈的苦索和对生命本身质疑的广博情愫。他说:“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非常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芬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生命本质。”合上《心的菩提》一书,闭眼深思,什么是菩提?菩提就是觉悟,心里的觉悟。我宁静,所以我快乐。我认定,如果要做春蚕,也不要到死都吐着幽怨的丝;如果要做蜡烛,也不要永远流着悲伤的泪。守望这方净土,今生今世,我无怨无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