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4 燃料与化工 July 2007 Fuel&Chemical Processes V o1.38 No.4 炼焦煤质量与焦炉加热制度对焦炭热性质的影响 任学延 程 炜(梅山钢铁有限公司,南京210039) 张代林 郑明东(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243002) 摘要:随着高炉冶炼强度及喷煤比的不断提高,炼铁生产对焦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 后强度是考核焦炭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因素很多.本文根据梅山的生产数据,从炼 焦煤的质量和焦炉加热制度2个方面对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炼焦煤加热制度焦炭热性质分析 中图分类号:TQ522.16 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 of Coke Thermal Property on Coking Coal Quality and Coke Oven Heating System Ren Xueyan Cheng Wei eishan Iron&Steel Company,Ltd.,Nanjing 210039,China) Zhang Dailin Zheng Mingdong(Anhui University ofTechnology,Ma nashan 243002,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blast furnace iron-making strength and c'oal injection ratio,higher requirement on coke quality is given by iron—making production.Coke reactivity and coke strength after reaction are the important indexes of verifying coke quality,there are many factors of influencing coke re— acfiifty and strength fater reaction。based on hte production data from Meishan Iron&Steel Compan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lfnuence of quality of coal for coking and coke oven heating system on coke reactivity and strength fater reaction. Key words:Coal ofr coking Heating system Coke thermal property Analysis 高炉提高喷吹煤粉量是降低炼铁成本的重要举 1.2试验方法 措.高炉喷煤后.焦炭在高炉内作为支撑料柱的疏 参照GB/T4000—1996《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 松骨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 度的试验方法》。 强度是考核焦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稳定 1.3试验设备 及提高焦炭质量.满足高炉冶炼及提高喷吹煤粉量 采用北京科技大学研制的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 的需要,我们对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指标更 强度试验设备.该设备能自动控制反应的温度和时 加重视。并结合日常生产数据重点进行了研究。 间,并可以记录失重曲线,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1试验方法 2试验结果及讨论 1.1试验样品 2.1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数据 试验样品是梅山1 和 焦炉的生产焦炭,取 采集2005年1—11月份的焦炭反应性CRI和 自煤焦站转鼓房;严格按照GB1997—89《焦炭试 反应后强度CSR数据共49组,以时问为顺序对焦 样的采取和制备》进行制样。 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作图如图1。 收稿日期:2007—03—07 作者简介:任学延(1961一),男,高级T程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7月 第38卷第4期 Fuel&Chemical Processes 燃料与化工 l5 35 ^CRI 8O 由图2可以看出.配合煤灰分增加,焦炭反应 性CRI升高,根据拟合趋势CRI=-25.87+5.656A I煤, 得出以下结论:配合煤灰分增加0.1个百分点,焦 堡30 . ^广 _. 柙 75亩 ・ U 量25 70 印 c .H 65莲 15 ・~V ’ ’ 。 60鬟 l0 55《 1-10 2-9 3-9 3-30 4’27 5-25 6-15 7-13 8-10 9-7 10-12 l 1-9 时间 图1焦炭热强度随时问变化趋势图 由图1可以看出.2条控制线之内是焦炭CRI 小于28%、CSR大于64%的质量较好的焦炭。在 1~4月份几乎都在控制线之外,反应性在28%~ 32%。反应后强度在600/0--64%.焦炭质量比较差; 5~7月份反应性基本在22%~25%,反应后强度基 本在63%~7O%:8-9月份反应性在24%~3O%,反 应后强度基本在60%~70%,波动范围比较大;10~ 1 1月份。均在控制线之内.反应性基本维持在 20%~24%,反应后强度维持在66%~71%,此阶段 焦炭质量较好,而且相当稳定。 2.2影响焦炭热性质的因素 从配煤指标上看,配煤灰分和配煤粘结性及配 煤的煤岩指标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2I1配合煤灰分的影响 配合煤的灰分,在炼焦时不熔融、不粘结也不 收缩,它能降低煤的粘结性,增加焦炭的裂纹,而 且还会降低焦炭的机械强度和耐磨强度;另外配合 煤灰分将会全部转入焦炭.降低了焦炭的质量等 级,而且在高炉炼铁时会增高焦比,降低铁产量, 增加排出量。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趟 怄 骥 配合煤灰分∞ 图2 Clu与配合煤灰分的关系 将2005年采集的配合煤灰分与焦炭反应性和 反应后强度数据作图。如图2、3。 炭反应性就增加0.57个百分点。 ∞ U 鳗 也 鹾 配合煤灰分∞,% 图3 CSR与配合煤灰分的关系 由图3可以看出.配合煤灰分增加,焦炭反应 后强度CSR降低.根据拟合趋势CSR=107.1— 4.585A 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配合煤灰分增加 0.1个百分点,焦炭反应后强度就降低0.46个百分 点。 由此可知,配合煤灰分是影响焦炭反应性及反 应后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O配合煤灰分在8.75%~ 9.75%范围内,灰分每增加0.1个百分点,焦炭反 应性增加0.57个百分点,反应后强度降低0.46个 百分点。 2.2.2配煤中灰成分的影响 灰成分是影响焦炭反应性的重要因素。灰成分 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是通过灰成分对CO:反应性的 催化作用实现的.有些成分是正催化作用,如 Na2o、K50、CaO、M:so、r'e2o ̄和MnO2等,有些 成分是负催化作用。即对CO:反应性的抑制作用, 如SiO2、AI2O3和TiO2等。 不同的灰成分对CO:反应性的催化作用不同, 将不同灰成分的催化作用采用不同的权重。能够更 好的反映灰成分对CO 反应性的影响。我们采用下 述的公式进行计算【l】。得到催化指数(MBI*)对焦 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的影响。见图4、5。 MBI‘: ,× F eEO3+l.85K,O+2.2Na 20+1.6CaO+1.91BaO+0.83MgO+0,9MnOz.. Si02+0.41A1203+2.5Ti02 从图4中可以看出,焦炭灰成分催化指数与焦 炭反应性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随着催化指数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6 燃料与化工 Fuel&Chemical Processes July 20o7 Vf】ll38 No.4 大,焦炭反应性也逐渐变大.呈现一定的带状分 山西的强粘煤热性质比较好.冷强度稍微差:华东 地区的强粘煤冷强度比较好,热性质比较差。确保 布。焦炭反应性大于30%以上,其催化指数均较 高,大部分在4.0以上。 山西强粘煤的配入量能够保障焦炭的热性质。山西 强粘煤和华东地区强粘煤的合理搭配,既可以保证 焦炭的热强度又能保证焦炭的冷强度,为高炉冶炼 薹 圈4催化指数对焦炭ClU的影响 塞 髓 鼎 1l娶 氆 蠼 圈5催化指数对焦炭CSR的影响 从图5中可以看出.焦炭灰成分催化指数与焦 炭反应后强度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随着催化指数 变大.焦炭反应后强度逐渐降低.呈现一定的带状 分布。 2.2.3配煤煤岩指标的影响 镜质组反射率是表征煤化度的重要指标.镜质 组反射率分布图也是用来评价煤质.指导配煤和预 测焦炭强度的重要手段。 选取9月28日(CRI=27.30%.CSR=64.17%) 和1O月19日(CRI=22.45%.CSR=69.41%)2个 热强度相差比较大的配合煤,分析其反射率分布 图.我们可以看出:在反射率R=I.10时,图6与 图7相比凹口较深,图7的正态分布要好于图6。 2.2.4炼焦煤种分析 炼焦煤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结焦特性和作用,单 种煤质量变化是影响焦炭热强度变化的根本原因。 合理的配煤结构才能保证焦炭质量稳定。 根据单种煤小焦炉试验及炼焦配煤试验,发现 提供更好的骨架支撑作用。 圈6 9月28日配合煤反射率分布圈 圈7 10月19 Et配合煤反射率分布圈 通过优化配煤.使各个煤种充分发挥各自的特 点.才能生产出低灰、低硫、冷强度高和反应性 CRI<28%、反应后强度CSR>64%的优质焦炭。 2.2.5结焦时间的影响 : 结焦时间是指从煤装入焦炉到焦炭推出焦炉的 时间,结焦时间可以根据焦炭需求和焦炉生产状况 进行调节。2005年1 、 焦炉结焦时间共进行了4 次调整.1月份开始为18h,4月份26日后为19h, 9月8日后为18.5h.11月21日后为19h。 根据不同时期结焦时间对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 强度数据进行分析,焦炭反应陛CRI及反应后强 度CSR与结焦时间的关系。见图8,9。 从图8中可以看出.随着结焦时间延长,CR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7月 第38卷第4期 Fuel&Chemical Processes 燃料与化工 l7 呈下降趋势。根据拟合趋势线取中值。结焦时问从 18h提高到19h,CRI从28.55%降低到25.05%,降 低了3.6%。 响焦炭热性质的主要因素。 薹 量 O 圈9结焦时间对CSR的影响 结焦时间,h 圈8结焦时间对CIU的影响 (2)配合煤灰分在8.75%~9.75%时,灰分每 增加0.1个百分点,CRI增加0.57个百分点。CSR 从图9中可以看出,随着结焦时间的延长,焦 降低0.46个百分点。 (3)结焦时间提高lh,CRI降低3.6个百分 点.CSR提高3.8个百分点。 炭反应后强度CSR呈上升趋势。根据拟合趋势线 取中值,结焦时间从18h提高到19h。反应后强度 从61.43%升高到65.36%,上升了3.8%。 可见结焦时间是影响焦炭热强度的重要因素。 (4)配合煤的反射率分布图可以反映焦炭强 度的变化。 参考文献 【l】杨俊和,冯安祖,杜鹤桂.矿物质催化指数与焦炭反应性【 .钢铁, 结焦时间提高1h。焦炭反应性CRI降低3.6个百 分点。焦炭反应后强度CSR提高3.8个百分点。 3结论 (1)配合煤的灰分、灰成分和结焦时间是影 2002,36(6):5-9. 刘晓明编辑 迈尔兹窑煤粉制备除尘系统的安全对策 吴绍军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鞍山114002) 王商峰 (山东兖矿国际焦化有限公司,兖州273500) 迈尔兹窑煤粉制备系统为原料煤经磨煤机磨细 后。与热风发生炉出来的高温气体混合.形成煤粉 煤的含水量有关,原料煤的含水量在10%时,露 点温度达到70℃。 与高温烟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热交换,使煤粉得到 干燥。混合物中的煤粉通过袋式除尘器收集作为迈 (3)煤粉粒度细、含水量很低。成品煤粉要求 粒径在2001.Lm以下,其中粒径小于90 m的占 10%。原料煤粉通过与烟气的热交换,使水分充分 尔兹窑用燃料,同时将废气排气。煤粉属于易 燃易爆物质,在工程设计和操作管理时,必须采取 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蒸发.成品煤粉的含水率小于1%。 (4)混合气体中煤粉浓度较高,进入袋式除尘 器的混合气体中煤粉最高浓度可达500g/m 。混合 1煤粉制备的烟气特性 (1)混合气体温度较高,最高可达90℃。 (2)混合气体的露点温度高,露点温度与原料 收稿日期:2006—12—22 气体的成分:N2为54%;02为10%;CO2为3%; H20(蒸汽)为33%。 (5)混合气体的质量与煤粉的产量有关,每小 作者简介:吴绍军(1960_),男,高级T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