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班主任工作案例.doc田淑玲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田淑玲

来源:意榕旅游网


班主任工作案例——语言的艺术技巧

卢龙镇中学 田淑玲

沟通需要语言,要想做到长期交流那就得讲求语言的技巧。中学生对教师有崇敬感和信任感,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言传身教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感染着学生,如果说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那么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动,无形的楷模。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要与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加深理解、亲近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班主任的语言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思维的秋霜。班主任与学生的每一句谈话,乃至每一个词都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不仅要加大“含金量”,而且要增多“糖分”,亲切、自然,为学生接受和领会。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也可以套用为:“教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本文试从班主任语言的艺术技巧来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和浅见: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语言负载丰富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班主任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班主任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性,把握好语词的情感色彩,要让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情绪,使得“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理解老师的一番良苦用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语言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说再也不喜欢上语文课了,因为老师不再像原来那样经常点她起来回答问题,甚至有时前后左右的同学都点了,就是不点她,她觉得老师不喜欢她了,因而上课总提不起劲儿……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一个人满腹才华却得不到展示的苦恼是自古就有的,要不怎么会有怀才不遇这个成语呢?可是我们能‘因噎废食’吗?不能,再大的挫折也不能阻止我们求知上进.况且我们还要冷静地分析一下原因,点学生回答问题,是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之所以不点你,那是因为老师认为你已经掌握了,如果让你回答,那就会造成其他同学不爱动脑筋的依赖心理,老师也就无法了解大多数同学的掌握情况,再说我的工作肯定也会有失误,你能理解老师并原谅老师吗?”从这之后,这位学生就从消沉抑郁中转变过来了,这都是日记交流的功劳,是它,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误解,架起了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

还有一次,一个学生因一次月考没考好而整日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我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在人生的战场上从来都没有常胜将军,一个人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偶尔的一次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勇敢些,在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不要再一味的消沉,否则你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几颗星星,而是整个天空。”从那以后,这个学生就开始调整心态,甩去包袱,重新的投入到了学习中,并在再次的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因势利导,激发自信,让微笑温暖学生心灵。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个班主任,可能最重要的表情就是微笑了。当学生错了时,微笑着说:“知道错了,改正就好!”让他们的心中出现一些温暖的色调。实践证明,班主任一味板着脸说教是行不通的,反而会拉大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果班主任充满情感性的话语再加上亲切自然的微笑,一定会让学生感到“如沐春风”的感觉。

2006届毕业生张折,平时不守纪律,学习相当马虎,数学、英语偏科严重,还经常和同学打架。老师批评教育他,当时他会表现出悔不当初、痛改前非的样子,其实他什么也没有听进去,转眼仍然我行我素,就是这么一个令班干部和科任老师感到头痛的学生,我也曾产生过放弃对他进行教育的消极想法,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我打消了这一念头。为了教育他,我不厌其烦地找他谈心,充分挖掘和肯定他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并对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看上去他似乎有些进步,我及时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并且推荐他为组长、信息技术课代表。然而他身上那一大堆坏毛病仍时有发作,于是我设法尽可能地去关心他,及时的对他进行检查、辅导。我还发现他对班级事情认真负责,到校准时,于是就把班级的钥匙交给了他,让他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常言道:“真情所至,金石为开”。经过近一年的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他顺利地考入了重点中学。

在上语文课或班会课的时候,我经常把微笑挂在脸上,常对学生说鼓励性的话语。有一次,在语文课上,我让学生按小组分组进行角色表演,然后鼓励学生说:“不管谁上台表演,代表的就是你们整个小组,看看那位同学为集体争光。”学生都很踊跃,争着要上台展示自己,第一轮下来,我微笑着赞许说:“××同学好样的!表演很精彩,为你们组争了光,我们用掌声感谢他。”这样很快就把气氛调动起来了,同学们在上来表演的时候,非常投入,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背负着一种“责任”,要为自己的小组争光。我有意设计了一些表演难度不大的角色给怕羞、腼腆的同学来表演,微笑着鼓励他们去尝试:“××同学,老师相信你一定行,你是一位勇敢的孩子!”让他们树立信心,表演后,我都会因势利导,赞扬他们说:“太棒了,××同学表演得真精彩。”然后带头鼓掌鼓励,或者说:“你的表演非常有新意,很有创造性,如果表演的时候更大胆、更投入一点,那就更精彩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又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锻炼了自己。

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启迪发挥教育功能。

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实际,善于捕捉容易使学生思考醒悟的机会,动真情,说真话,语意要明确,又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启迪的余地。

我班有个叫王园的同学,她过生日时,舅舅送她一盒水彩笔。她喜欢极了,还带到班上向同学们炫耀,好些同学的很羡慕她。可是王园不爱画画儿,也舍不得使用新的水彩笔。心想水彩笔用过了,同学们就不羡慕她了。我知道后,给她讲了一个故事。我说;“古时候,有个人得了一支好箭,高兴极了。他把这支箭放在家里,天天都要拿出来看看,就是舍不得射。没过多久,这支箭生锈了,成了一支没用的箭了。你喜欢水彩笔,真喜欢就要用它画画儿,你说对不对?”王园听后很不好意思,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对我说:“老师,你说的有道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第二天,她就用水彩笔学画画儿了。竟然在学校绘画比赛中得了二等奖,以后她对做任何事都充满信心。

总之,班主任语言要善于传情,工于达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平时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要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要多家访或与家长直接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孩子思想动态;要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表扬;要有教育心得,多记录、多总结,积累经验……这样对学生各方面情况均了然于心,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语言的真正魅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