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E—mail:cwzrbib@163.com “ 谙 城摸 式 蘑借 鉴 謦苯 荀罐 I ■-—■ 口 舞 平(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 学院副教授) 诸城的实践在全国确实力度很 和牲畜无处可放;集中居住地和承包 就地搞“城市化”,其根本目的应该是 大,独树一帜,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 地离得远,务农不方便等问题。这些问 提高村民的自治程度和生活品质。基 我们认为,“诸城模式”至少两大方面 题在规划、设计时并不是“不可预见”, 于此,在农村不宜建大型住宅区,应适 可为全国借鉴:一是公共服务得到大 学者揭示了其中的“奥秘”,集中居住 当保留部分原始庄台。这样做,不仅方 幅提升,社区建设的服务中心其功能 是为了通过强制减少农村宅基地面积 便居民生产,而且还有助于保护乡土 与城市十分接近,社区的“服务性”得 以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这是因为 文化。不然,即使村民改叫了“居民”、 到有力彰显,这是历史性的进步;二是 国家有一个“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制 村庄变成了“社区”,还是让人有名不 基层治理成本得到显著节约,社区资 度”。果真如此,那农村就是继续在为 符实、形式远大于内容的遗憾。 源得到有效整合,仅是减少村干部职 城市化作出牺牲。说到这里,不能不让 目前,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值得注 数每年就能节省3000万元,而集中居 人怀疑改革的动机。 意,一些地方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时 住又为社区节约了大量土地。 农村走社区化的道路,这是未来 不以提高服务为重点,而是搞“一刀 一个“模式”一定有其独特价值, 的大方向,没有错,但我们必须明白农 切”,忙着“改换门庭”(挂牌),好像辛 “诸城模式”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堪称创 村社区有不同于城市社区的地方(如 亥年间的江苏巡抚陈德全,以为除掉 举,但这个模式因为其地战眭、初创性 地广人稀,农业还是村民的主业等 衙门几片瓦就算革命成功了。学习、借 而不能向全国简单推广。l:t ̄n说集中 等),我们应当承认并尊重这些差异。 鉴“诸城模式”,也要注意避免犯不讲 居住就带来了农具、手扶拖拉机、粮食 我认为,农村社区建设不是要在农村 实际、刻意模仿、死搬教条的懒症。 撤销 建 翩 粒 树 民囊 蔫萤 民 。 | 口 张轶水 :媒体 从 业者) “多村一社区”的诸城模式,起码 天真。解决当下的“三农”问题,不像撤 I 历史性的制度将覆盖全国所有的农村 是对现有的村级机构进行了“精兵简 销农民头顶那一个“村”字这么简单。 l居民。不说农民工子女上学难,不说农 政”,让老百姓减轻了“养干部”的负 中国几十年形成的“城乡二元结 民仍然是“看病贵”,这“撤销建制村”, 担。但是,报道里说——撤销建制村, 构”,是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为了 农民仍然“老无所养”,就立即“村民变; 村民变居民,消除了“农村人”与“城里 尽l央实现“工业化”而人为地将城乡划 居民”? 人”的身份界限,在制度上实现了城乡 上“楚河汉界”,工人“老有所养”,“病 农民到底是叫“村民”还是叫“市 劳动者身份上的平等,为城乡居民的 有所医”,而农民却没有;虽然,改革开 民”,我看这并不重要。解决当下的“三 合理流动、充分就业、民生保障等体制 放了,农民可以进城务工经商,但深层 农”1-口]题,关键的关键,是要解决农民 }机制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助推了 次社会保障诸多1司题的解决起来难度 的“一揽子”后顾之忧;而当农民与市 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我看,这就 还是很大。这里,仅以“养老”为例,城 民同等地有了“病有所医”,同等地有 有些浮夸了。 市居民有养老保险,而农民呢?虽然 了“学有所教”,同等地有了“住有所 河北省,有一个县名叫“孟村”,有 2009年中央的“一号文件”提出“抓紧 居”,特别是像江苏全省那样力争2010 个市名叫“石家庄”,难道这两个“村 制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 年底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 庄”所有的居民都是“村民”?!如果说, 随后有了“全国的10%”的试点,但这 盖,且这一目标比国家规定提前10年 撤销建制村改名为“社区”,并建一些 种“新农保”不是“十月怀胎”。,而是 左右,这才是一定程度上“村民变居 楼房,大家都“村民变居民”了,那也太 “十年怀胎”,其目标是到2020年这一 民”。 我是个农民的儿子,我是个按月领工资的农—民—,我云的南根省在龙土陵地县上平。达乡原党委委员、宣传委员、乡党= 1垦r 校教员郑垧靖呈■皇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