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孔》读后感800字
《门孔》读后感800字 文王志勤
我欣赏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语言朴实无华,又饱含着深深的哲理,让人深思,让人感动!
几天前,我细读了《门孔》,使我感触颇深。 文章是余秋雨先生为著名导演谢晋逝世八周年而作。
\"门孔\"在文章中有两个含义,一是谢晋导演的弱智儿子阿三,每天站在门前从门孔注视爸爸回家。
二是谢晋导演的\"门孔\"也是全国观众的门孔,大家在那里看到很多精彩绝伦的好片子。
可以说我们这代人就是看着谢晋导演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走过来的,我们得到了太多的教益和启迪。
文章以阿三不知道什么是死亡来开头,然后引出谢晋导演的儿女,四个孩子,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谢衍,两个弟弟也就是阿三阿四都严重弱智,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 整天看门孔的阿三又早早地夭折了。
更可悲的是,他的大儿子谢衍,家里唯一的正常人,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典雅君子,一辈子没结婚,五十九岁就得了不治之症,竟先他而去。
他是谢晋导演寄预无限希望的唯一继承人。
读到这,我感到心在颤抖,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世间最痛苦的绝别,无法忍受的心痛。
老天啊!这是何等的不公,这样的灾难怎么会降临到一个家。 一个家庭要有一个弱智孩子,那都是一家人的阴影,这哪里是一个呀! 谢晋导演\"在中国创造了一个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是,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门,那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地,\"让人落泪,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一种伟大\"
谢晋导演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
家里来了海内外的客人,他会介绍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弱智儿子的每一个动作和笑容,他都是满眼的欣赏。
还常带阿四出门,坐在车上,总是不时地问阿四累不累,要不要睡一会儿。
真像慈母对襁褓中的婴儿,\"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 \"
大儿子离去之后,他几天都很少说话,眼睛直直地看着前方,唯一的精神之柱没了,无论多么伟大的人,这样的精神打击也难以承受啊! 两个多月之后,家乡的母校打来电话,有个纪念活动要让他出席,\"每逢危难总会想念家乡,今天故乡故宅又有召唤,\"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活动是他到的第二天举行,心力憔悴的他,似乎一切都放松了,到旅馆倒头便睡,这是真正的家呀。
今天只剩他一个人回来,他是朝左侧睡的,再也没有醒来,这天是2008
年10月18日,离他85岁生日还有一个月零三天。
文章的结尾又写到阿四,他只知道每晚爸爸回来接包,拿拖鞋。 怎么拖鞋和包都在,爸爸没回来?来了很多人,很多白花把拖鞋盖住了,他把拖鞋拿起来放在门边,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一双拖鞋。 谢晋导演的情与痛,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跃然纸上。
让我们真正领略到谢晋导演的胸襟、柔情和慈爱是如何的既同于常人又超越了常人。 作者简介
王志勤,一九四九年生人,教师退休,县作家协会会员,获2018年黑龙江省《生活报》主办的\"书香社会,阅读人生\"主题征文大赛活动优秀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