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智慧德育:有效德育的追求

智慧德育:有效德育的追求

来源:意榕旅游网
《教学与管理》 2010年4月1日 智慧德育:有效德育的追求 ⑩浙江舟山市岱山实验学校 俞世燕 曾见过一份关于德育现状的调查报告,里面有这样 语。如打造书香特色的校园,主体物语就可以是诗文,在 的调查内容:“学校里什么工作最让教师头疼?”绝大部分 学校的墙上、地上、树上,处处都是诗词佳句。只要一走进 教师选择的是德育 作;“学校里什么工作让你最不满 这所学校,就可以看到它的亲切、平和,感到它的诗意、柔 意?”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德育工作。当我看到这样的 软,品到教育的温馨、无痕。其次要重视对细节的精雕细 结论,只觉得非常悲哀:为什么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的努 刻。如楼道与卫生间的布置。楼道一定要宽敞、明亮,清清 力,结果却令人尴尬?为什么德育会成为教师和学生“两 静静,但“清清静静”并不代表什么都没有。楼道里可以挂 头不讨好”的工作?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 上孩子们自己的作品,比如一些国画、诗文。“清清静静” 性?如何使德育绽放它的美丽?静下心来深思,我想到了 也就在诗歌的环境中凸显出来了。卫生间是最容易被人 智慧德育。 们忽视的地方,越是这样的地方越要精心设计。卫生间除 所谓智慧德育,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德育的过程 了干净整洁,还要注意美化。贴几幅图,挂几句格言警句, 中,用智慧将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段结合起来,从而达 摆几盆花草,让洁净的卫生间无声地对孩子进行文化的 到教育的真正目的。有专家指出:智慧德育的精髓是要求 熏陶和教育。只要我们具有德育意识,有德育的匠心,每 教师具备爱心、真诚和宽容;智慧德育的表现是要求教师 一个角落都可以发出教育的声音。 内涵的“场”是一下子看不到的,属于精神领域上的, 做到灵活、机智和艺术。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笔者谈谈自 己对走向智慧德育的思考与探索。 一但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砥砺德 、创造文化磁场——“智慧德育”的教育环境 行、锻炼意志、塑造自我具有重要作用。创建这种精神的 良好的环境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古时“孟母三迁”的 “场”,一靠引导。通过学校会议、班会、团(队)会向师生宣 故事,就是净化社会和学习环境的具体实例,证明了“近 讲办学理念、追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 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耳濡目染往往会造就一个人 价值标准,使生活在同一所学校的人们彼此之间产生强 的习好和品性。智慧德育的追求,就是要从外在的物质环 烈的认同感并进而升华为强烈的校园归属感、责任感和 境上、学生内在的心灵中,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 荣誉感,从而把师生员工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二靠示范。 “磁场”,让进入这个“磁场”的学生,都受到所营造的独特 校友中的典型、老教师的风范都是弘扬校园精神的师表。 氛围的深刻影响,当他们走出这个“磁场”时,在记忆中能 例如,在入学教育中开展倾听杰出校友报告会和参观校 留下深刻的痕迹。这样的磁场,包括外显的与内涵的。 史展览活动,激励学生,使优秀的校园精神财富代代相 外显的“场”,主要是指看得见的“场”,如校园环境。 传。三靠陶冶。营造适宜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使各种 在校园环境设计上,首先要营造一种文化的氛围。这种氛 规范、约束因素相互作用其中,暗示、感染、潜移默化的内 方式交织一处,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 围,并不是有几个雕塑、几颗大树、一些小草就会有的。它 容、重在熏陶、重在感染,所以校园整体环境设计非常重要。 的作用。 我认为要重视两个方面的整体设计:一是学校的主色调。 我校选择蓝色作为主色调,这种色彩令人感到一种悠长 二、细化目标要求——“智慧德育”的教育理念 德育工作难做,不是它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而是目 宁静的感觉,不知不觉中沉淀了浮躁,在这样的感觉中, 标过于抽象、飘渺,大到学生情感、态度、观念等“情”智的 最想沉浸下来的就是读书 学习。二是要有学校的主体物 培养,小到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它工作的范畴。实施智慧 ·38· 俞世燕:智慧德育:有效德育的追求 德育,就是将道德目标“细化”,变抽象的目标为触手可及i的经验内化、提升。如: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家乡渔镇风情, 的、便于师生可操作的内容。 l真切地体会到渔民的辛勤和欢乐,我们组织学生观看海 如我校在“办学思想”中明确了长远的育人目标把学I洋文化节。参观渔业博物馆,走访渔村渔民,学织网,看渔 生培养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港风景,哼唱家乡号子……活动中,学生油然而生对渔民 人。我们围绕这个目标将德育工作分解到各学部、各年l的敬意,对家乡的自豪感。为了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 段。小学部的培育重点为:“讲常规、重养成、树理想、学做}织学生展开相关的调查、访谈和参观活动等,学生在亲身 人。”一、二年级重在行为习惯的训练,三、四年级重在行l实践中得到收获。 为习惯的强化,五、六年级重在行为习惯的巩固。初中部I 提高体验质量。日本著名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在《窗 的培育重点为:“讲诚信、重责任、显个性、有特长。”七年}边的小豆豆》一书中,为我们描述了一所让人羡慕的巴学 级段重在实现角色过渡,培养集体荣誉感。八年级段重在l园。笔者被书中的小林校长深深折服:他为了让巴学园的 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九年级段重在学:学生不再害怕妖怪,组织了“试胆量”的活动;为了帮孩子 会感恩,正确面对挫折,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学校对各i们消除对自己的身体感到羞耻的念头(尤其是一些身体 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训练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学{残疾的儿童),他让孩子们光着身子游泳……他的这些良 生的习惯养成特别注重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体验相结l苦用心闪烁出智慧的光芒!这样的实践活动体现着小林 合,而高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 :校长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对孩子们的尊重和期待,这样的 为保证德育的实效性,我们还将年级的训练重点又l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实质而不是形式,它是无痕的,却让人 分解到月,细化到周,保证“月月有主题,周周见成效”。如l一辈子难忘。我不由得想到:我们教育学生要“善待一切 二月“新学期,新气象”、三月“学雷锋,树新风”、四月“奠l生物”,就可以组织学生从关爱身边的动植物做起。教育 英灵,承遗志”、五月“懂感恩,学做人”、六月“美丽家园,l学生要树立自信,就可以多利用班级板报、橱窗、校园刊 共同保护”、七、八月“暑期快乐大本营”、九月“民族精神f物,尽可能多人次地展示学生的才能与进步。教育学生要 教育月”、十月“祖国在我心中”、十一月“科技在我身边活I学会自我调适心理的方法,可以开通“知心姐姐”信箱,架 动月”、十二月“学习目的教育月”等。围绕每月主题,确定一起师生沟通的“心桥”。教育学生要与书为伴,可以组织校 每周行为规范训练重点。如“早晨进校,礼貌问候”、“语言l园读书节,通过创办学生书市,让学生交换富余的书籍; 文明,队礼标准”、“守课间秩序,做有益游戏”、“做好眼l成立校园文学社、学生记者团、书画组,编辑班刊、校刊; 操,保护视力”、“轻声细语进教室,晨读习惯要养成”、“放{开展演讲、读书考级、读书征文、读书笔记展览、制作书 学路队排得好,不推不挤不乱跑”、“上下楼梯靠右行,讲:签、课外阅读PK赛、观摩“读书乐”主题班会等系列活 话走路都要轻”、“学习用品整理好,桌肚书柜理整齐”、f动,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从而让学 “就餐队伍整齐有序,安安静静进食堂”、“用餐静和净,放l生养成渎书的习惯,形成爱书的品质,得以情感的陶冶……只 盘轻又轻”、“勤俭节约,不买零食”等,这样,原本抽象的!有走入学生心田里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由心底发出感叹, 高远的目标细化为学生身边能做的事情,能规范自己的l才能让学生体验得更真切、更到位,这种教育才是真正有 具体准则,成为每一个向上的孩子能达到的要求。可见,l效的教育。 德育目标的细化,教育才会生动、形象、多样化,学校德育f 四、着眼发展目标——“智慧德育”的教育评价 下作才会得以落实。 : 德育评价,它的目的不是给学生贴上一个“好”或 三、强调实践体验——“智慧德育”的教育方式 『‘‘坏”的标签,而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体验。缺少实践体验的德育是片I展和完善。智慧德育的评价,就应顺应儿童的天性,着眼 面的、不完整的、肤浅的德育。“从‘说教’走向‘体验’是学l学生的发展,使德育彰显更多的灵性与诗性。有效运用雏 校德育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义无反顾地选择“实践体验”j鹰争章卡评价,可以将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的智慧德育大道。 l让学生真正地受益。 拓展体验空间。教育专家朱永新提出:“人的德行必f “雏鹰争章卡”可以分为红色德育卡、绿色智育卡、黄 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规律。”我:色体育卡、蓝色美育卡、白色实践卡、紫色心理卡和代表 们要建立“校园亦课堂,社会亦课堂”的大教育观。首先,l最高荣誉的全面素质卡金卡。为了让卡更富吸引力,制作 我们可以有效开放校园课堂。将课堂有效地从教室扩展l的时候我们要花点匠心:把卡设计成孩子们喜欢的卡通 到校园,如开放学校图书室、艺术馆、体育馆,扩大学生实}形象,在卡上印上名人名言或谚语古训,使卡既美观又富 践探究的空间。其次,我们可以切实延伸社会课堂。走向 含教育意义。金卡代表荣誉,也代表全面素质,每位学生 社会是对校园学习生活的升华和超越。它能使学生习得l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单类雏鹰卡十张或德、智、体、美、 ·39· 《教学与管理》 2010年4月1日 劳、心理各一张的就可换得。金卡数量四周统计 次,并张榜公布,期中、期末分别举行一次隆重的颁 奖仪式,宣布那些学生已经达到几星级少年的标 准,同时学校还向这些学生赠上一本印有“雏鹰争 章荣誉赠品”的世界名著。为配合这项活动,还可以 设立雏鹰道德银行,即把学生金卡换算成为雏鹰币 (一张金卡=1000雏鹰币)定期储蓄到雏鹰道德银行 还学生 里,以便查询哪些学生可以成为几星级少年,通常 一张金卡表示一星级,二张金卡表示二星级,依次 类推……学期结束,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雏鹰道德银 教学全程质疑权 行存款数评出“一至五星级好少年”。 除了雏鹰争章卡评价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张榜 表彰式、当众表扬式、谈话式、电话沟通式、书信式、 ⑩江苏木渎高级中学 王德明 上网聊天式等方式进行评价。’评价时,我们要主意 策略,对于优点可以直言,对于缺点就要讲究语言 艺术和方式方法,甚至可以是不直面事件的空白式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在访问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刚 评价。 题词:“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提倡学生学会赝 ’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让我们潜心努力,共 疑、提问。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 同行走在智慧德育的路上,收获一路芳香与美丽! 题更重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提出问题的不是应 愿我们的智慧德育,真正促进未成年人道德生命的 当存在疑问的学生,而是毫无疑问的教师;教师提出问题 健康生长。 的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检查那些已经存在 参考文献 现成的答案和结论的毫无疑问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 【1】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问题”。这种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提问方式,即所诓 出版社.2000. “教师带着问题走向学生”已经失去提问应有的质疑的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能。而新课程下的课堂提问模式则要求“学生质疑、提问, 2002. 老师启发、弓l导”,即所谓“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老师”,体 【3】朱小蔓.教育的应对与挑战.南京:江苏人民 出提问真正的质疑功能。这两种教学模式下不同的提问力 出版社.20o2. 式也反映了新旧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的激荡和斗争。笔名 (责任编辑刘永庆) 认为,“先学生质疑提问,后教师点拨指导”的提问模式,充 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展现了学生个性 的需要,发挥因材施教的功效,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人教版新课程)为例,这套教材则 近生活,设计了综合探究、相关链接、名人名言以及图文爿 茂精美的图片,这一切都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思维领地. 也拓展了学生质疑空间。合作、自主、探究、质疑成为师生 在新课程理念下交流的主渠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解惑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项职责,这就要求学生们质 疑提问权的行使不仅仅停留在在课后辅导,而应当贯穿亍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把复习提问权还给学生。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教掣 过程也应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产生疑问的原因在于学生 勤于思考,教师只有充分满足学生质疑提问的求知需求才 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点燃其思考和探究的热情,漶 发其追求知识、提高素质的毅力和勇气。让学生主动提 ·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