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小学研学旅行的思考与分析

关于小学研学旅行的思考与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关于小学研学旅行的思考与分析

就当下而言,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于一个改革的重要阶段,即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阶段。其中“素质教育”的实现需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的发展,但是这种全面的发展仅仅只是依靠校园里教育、教学活动是不够的。在更多的时候,将知识实践于社会,在实践中丰富知识,才是能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做到“知行合一”。而“研学旅行”就是实现这种“知行合一”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标签:小学教育;研学旅行;思考与分析

一、前言

2013年2月在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明确的提出了“逐步推行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这是我国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使用“研学旅行”的概念。在2014年8月,在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的第九条中明确了各级教育部门需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将包括夏令营、冬令营在内的研学旅行活动作为广大青少年爱国主义、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而各地则可以依托各自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现有的公共设施、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等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教育与实践活动。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推进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目前在我国基于研学旅行的教育实践活动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研学旅行教育实践与体验活动需要被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对于小学学生而言,研学旅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在旅行过程中以能够通过亲身的参与、实践来增长技艺、知识。研学旅行作为一类新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往往也被教育工作者及教研人员们看做是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以及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研学旅行受到了业内的普遍关注,针对研学旅行的相关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了热点。

二、研学旅行的概念

研学旅行主要是指学校根据具体的区域特色、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各学科教育、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的形式走出校园,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拓展学生的视野、知识。研学旅行活动能够加深学生与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风土人情、文化之间的亲近感,研学旅行中的集体生活更能使学生获得集体生活及社会公共道德等多方面的真实体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研学旅行能够充分的提升学生的自理、创新及实践能力。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小学生)研学旅行定义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形式和途径,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旅行与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与学习实践活动。研学旅行属于一种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

接的创新教育形式。

三、研学旅行的举措

(一)确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向

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和培养目标就是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因此为了更好的是实现研学旅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研学旅行教育体系的设计中就必须强调和始终明确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向。

在前面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的论述中就提到,早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就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纳入学校课程计划

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目前虽然在现今的课堂的上课程教学的内容在不断更新、充实和饱满,但是无论如何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比较欠缺的,仅仅只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学生很难充分理解知识以及事物的本质。研学旅行作为课程教学与课堂的一种延伸、拓展,它可以很好的将课堂的内容与实践活动充分、有机的整合起来。利用研学旅行的社会课外集体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以及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之中。

(三)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

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是一項系统工程,需要基地的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政府等相互协作。从学校、学生的教育需求入手,为学校、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做相应的研学旅行的活动项目。同时基地还有配备更好的安全、引导、餐饮、住宿等设施和条件,为师生的研学旅行活动提供较好的条件。

(四)规范组织管理

因为学生对于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课程及研学旅行活动的认可度不足,基于这样的原因学生会普遍认为学校的研学旅行教育并不具有显著成效,同时研学旅行教育的体系也并不是完善的。在这其中有研学旅行的组织管理缺乏规划方面的原因。在当下,学生游客全体逐渐得到了旅游业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学生群体是显著和未来旅游行业的主要消费群体和生力军,对于学生群体参与的研学旅行活动的要求更加的严格、明确,因此研学旅行的教育体系的设计需要规范组织管理,按照“高”、“精”、”特”的标准进行教育体系的建构和设计。

(五)加强统筹协调

教育的主管部门需要充分意识到研学旅行教育体系构建工作重要性和重要作用,针对性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研学旅行教育及研学旅行教育体系的设计工作进行监督,对学校研学旅行工作计划、学生外出课外实践学习的安全管理规划等材料进行审查和评比。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提高学校参与研学旅行教育体系建设的积极性,鼓励教师主动的创新教学工作。很多时候研学旅行教育不被学校和教师认可,主要是在于研学旅行教师和学生承担的“责任太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考虑将学生保险在这个领域内进行普及,推行一些具有强制色彩的学校旅游责任险,同时还可以制订学校、教师“尽职免责”条款,从而将学校和教师从安全事故的“无限责任”中解放出来,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校和教师有更大热情和积极性去开展研学旅行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刘雁伟,长安.内蒙古研学旅游发展前景研究[J].城市旅游规划,2016(5):63~64.

[2]滕丽霞,陶友华.研学旅行初探[J].价值工程,2015,34(35):251~253.

[3]曹晶晶.日本修学旅游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4).

[4]杨生,司利,张浩.日本修学旅游发展模式与经验探究[J].旅游研究,2012,4(2).

[5]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