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危重病人抢救管理制度
及诊治流程
目 录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 2 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 4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 6 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 ....................................... 7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 8 急性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 ................................. …9 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治疗流程 ............................ 10 低血容量性休克抢救流程 .................................. 11 急性肺栓塞的诊治流程 .................................... 12
精选范本
.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重危病人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工作。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或本科咨询班人员。特殊病人或需跨科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报请医务处、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
2、全科医、护人员,尤其值班人员必须加强病区巡视,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对病情危重的患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建立输液通道等,同时通知其他医护人员到场协助抢救。必须全力以赴,分秒必争,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
3、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责,要无条件服从抢救工作主持者的指示,但对抢救病人有益的建议,可提请主持者认定后用于抢救病人。除紧急情况外,不得以口头医嘱形式直接执行。
4、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主持抢救工作者的医嘱,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执行医生口头医嘱时,必须重述一次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由专人记录。
5、在抢救病人的同时,通知重症ICU人员协同参与抢救;如有必要,同时紧急通知中心ICU行气管插管准备,同时专人负责通道,将危重患者
精选范本
.
转至ICU继续实施抢救;如有必要,须联系中心ICU会诊或转至中心ICU实施抢救。
6、由抢救工作主持者或指定人员,向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危重情况,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并作好相应的签字记录。
7、抢救工作期间,报请医务处协调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特检科室配合,以满足临床抢救工作的需要。
8、特殊情况如高级干部、港、澳、台胞,或已产生纠纷的病例,可由医务处到场协调,必要时设立科室或院抢救小组,选派专人负责治疗或护理,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科室间或院间会诊,共同制定抢救方案。
9、重症医学科每日须留有一至二张床位,以备急、重症病人入院治疗,抢救时使用。
10、严格执行制度和查对制度,日夜应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各种抢救药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11、抢救结束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抢救实施办法、措施及患者的病情变化详细书写在病历中,各项处置按实际执行时间补充医嘱。
12、危重病人抢救的各项记录必须指定专人记录,做到严肃、认真、细致、准确、及时、全面,时间应精确到分钟。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
13、抢救结束后,根据病情,及时组织科内讨论,吸取抢救过程的经验教训,并作好相关记录。
精选范本
.
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1、危重患者,原则上应紧急转入神经内科ICU实施救治。 2、各医疗组要强化每个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积极主动为急危重症病人服务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对需急诊抢救的患者,坚持先抢救、后记费的原则。
3、认真落实首诊、首问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会诊制度等核心制度,完善急危重症的 救治预案,规范收治管理,及时、规范转诊急危重症病人,提高救治能力。
4、对危重病人积极抢治的同时,随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根据病情需要,及时下达重病通知,认真填写重病通知书,同时向患者家属重点交代目前病情、诊断、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取得患方理解,并签字。
5、医师下班前除做好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重点记录在本上,向值班医师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不得仅做口头。
6、危重患者的主管医师必须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必须查看患者,并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记录在病历中。对治疗有困难者,应请示科主任进行全科会诊,讨论治疗抢救方案。
7、除危重患者所在医疗组外,全科室医护人员必须给予充分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拒绝。
精选范本
.
8、重大或涉及多科抢救时,除报本科主任外,还应及时上报医务处,下班后或节假日报总值班。
9、医疗组长、护士长、可主任定期和不定期深入病房检查、巡视全科高危病人,指导各医疗组的高危病人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将及时整改,确保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重点患者视病情向医务处备案。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精选范本
.
患者无反应或无活动 是 判定为呼吸心跳骤停 现场CPR 患者体位: 仰卧在硬板床上,双手放两侧 无反应但有呼吸和有效循环,可取侧卧位 头颈部外伤,保持轴线位 启动EMS: 拨打急救电话 严重创伤、溺水、中毒等,先行CPR再呼救 多人在场,同时行EMS和CPR 无法确定救治程序,优先CPR 循环支持:脉搏检查,胸部按压 位置为胸骨下1/2处,快速、有力、频率至少100次/分,胸骨下陷幅度至少5cm,胸廓完全回复 2分钟换人行CPR,5秒内完成 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 检查呼吸 除颤与除颤方法: 电除颤推荐1次(而非3次)除颤方案 双向波除颤(120~200J),单向波除颤360J除颤 电击后5秒内VF终止即为除颤成功 有呼吸 AED起搏 无 脉 搏 无呼吸 检查脉搏 人工呼吸:10秒内 确认有无自主呼吸,否则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不愿意或不会人工呼吸时即可开始胸外按压 有 脉 搏 效果判断及并发症: 效果:瞳孔缩小,有对光反射,神志好转,有脉搏和自主呼吸,提示CPR有效 并发症:胃扩张、肋骨/胸骨骨折、心血管损伤、气胸、血胸、肺挫伤、腹腔内脏器损伤、误吸、和脂肪栓塞 复苏成功后紧急转运 高级生命支持(ACLS)
精选范本
.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救流程 6 患者出现周围灌注不足和(或)肺水肿征象,考虑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呼吸困难 粉红色泡沫样痰 强迫体位 紫绀、苍白 大汗烦躁 少尿 皮肤湿冷 双肺干湿咯音 脉搏细速 血压变化 意识障碍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神志是否清楚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稳定后 呼之无反应,无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 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后 取坐位,双腿下垂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建立静脉通道,控制液体入量 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心理安慰和辅导 镇静 吗啡3~5mg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必要时15分钟后重复 利尿剂 呋塞米,液体潴留量少者20~40mg静脉推注,重度液体潴留者40~100mg静脉推注或5~40mg/h静脉滴注,持续滴注呋塞米或托拉塞米达到靶剂量比单独大剂量应用更有效 可用双氢克尿塞(25~50mg Bid)或螺内脂(25~50 mgQd);也可加用扩张肾血管药(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 。小剂量联合比单独大剂量应用一种药物更有效、副作用少 扩血管药物(平均血压>70mmHg) 甘油,以20µ g/min开始,可逐渐加量至200µg/min 硝普钠,0.3~5µg/(kg·min) 酚妥拉明, 0.1mg/min静脉滴注,每隔10分钟调整,最大可增至1.5~2mg/min 正性肌力药物(有外周低灌注的表现或肺水肿者适用,根据平均血压使用) 多巴酚丁胺,2~20µg/(kg·min)静脉滴注 g/(kg·min)静脉滴注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过大或过小均无效,反而有害 多巴胺,3~5µ米力农,25~75µg/kg,缓慢静脉注射,继以0.375~0.75µg/(kg·min)静脉滴注 0.2~1.0µg/(kg·min)静脉滴注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3~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0.05~0.5µg/(kg·min)静脉滴注 0.2~0.4mg静脉缓推或静脉滴注,2小时后可重复一次。洋地黄(适用于伴去乙酰毛花甙,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纤顫患者发生的左室收缩性心衰) 其他可以选择的治疗美托洛尔(5mg静脉注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2.5mg静脉注射) 氨茶碱;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气雾剂)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如5%NaHCO3125~250mg静脉滴注) 精选范本 ✓ 寻找病因并进行病因治疗 ✓ 侵入性人工机械通气只在上述治疗和(或)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无反应时应用 ✓ 有条件时,对难治性心衰或终末期心衰病人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 可能会使用除颤或透析 .
精选范本
过敏性休克抢救流.
可疑过敏者接触史+突发过敏的相关症状(皮疹、瘙痒、鼻塞、流涕、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呼吸困难、休克、神志异常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神志是否清楚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后 二次评估 是否有休克表现、气道梗阻、胃肠道具有上列征象之一者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仅有皮疹或荨麻疹表现 去除可疑过敏原 建立静脉通道,积极进行液体复苏:快速输入1~4L等渗液体(如生理盐水) 大流量高浓度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恶化 应用抗过敏治疗 —H1受体阻滞剂 —糖皮质激素等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首次0.3~0.5mg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可每15~20分钟重复给药。心跳呼吸停止或者严重者大剂量给予,1~3mg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无效3分钟后3~5mg。仍无效4~10µg/min静脉滴注 —糖皮质激素:早期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然后滴注维持 —抗组胺H1受体药物:苯海拉明25~50mg或异丙嗪50mg,静脉或肌肉注射 评估通气是否充足 进行性声音嘶哑、喘鸣、口咽肿胀者推荐早期气管插管 出现喘鸣音加重、发声困难或失声、喉头水肿、面部及颈部肿胀和低氧血症等气道梗阻表现患者:加强气道保护、吸入沙丁胺醇,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评估血压是否稳定 低血压者,需快速输入1~2L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 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2.5~20µg/(kg·min)静脉滴注 纠正酸中毒(如5%碳酸氢钠125ml静脉滴注) 继续给予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5~20mg Qd或Tid)、 H1受体阻滞剂:苯海拉明、异丙嗪、赛庚啶(2mg Tid)、西替利嗪(10mgQd)、氯雷他定(10mg Qd) β-肾上腺素能药:支气管痉挛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 其他: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注射;维生素C、氨茶碱等 精选范本 .
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治疗流程
患者出现感染、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组织灌注不良等 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 集束化治疗 急诊3小时内、ICU1小时内应应用抗生素 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保证氧供、必要时机械通通气 控制血糖 6.3~8.1 mmol/L 应用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300mg/d,分3~4给有条件时可应用重组活化蛋白C EGDT方案 输注晶体液500~1000ml, >30分钟 <8mmHg CVP 8~12mmHg 未达标 <65mmHg MAP >65mmHg 输注胶体液300~500ml, >30分钟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5~20μg/(kg.min); 多巴酚丁胺2~20μg/(kg.min);血管加压素0.01~0.01U/min,或去甲肾上腺素0.03~1.5μg/(kg.min);其他药物无效时加用肾上腺素 <70% ScvO2 输注红细胞,使HCT>30%,Hb>7.0g/L <70% 达标 >70%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精选范本
.
低血容量性休克诊治流程
精选范本
.
各种原因导致循环容量丢失、心排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 低血容量性休克 病因治疗 建立静脉通路 纠酸酸:pH<7.2时输注碳酸氢钠 控制体温:T<35℃时需复温 肠粘膜屏障功能保护 液体复苏 输血治疗 出血部位明 确 出血部位不明确 晶体 胶体 HB<70g/L 凝血因子缺乏和(或)Fib<1.0g/L 是 外科手术或介入止血 CT/B超检查等,明确出血部位 输血红细胞 输注血小板 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冷沉淀 否 达标:血压升高、血乳酸<2.0mmol/L 控制性液体复苏,收缩压在80-90mmHg 否 血管活性药物及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复苏后低心排)、去甲肾上腺素(顽固性休克、外周阻力低)、肾上腺素
精选范本
.
急性肺栓塞的诊治流程
易患因素: 1. 高龄 2. VTE史 3. 恶性肿瘤 4. 下肢麻痹的神经系统疾病 5. 长期卧床 是 易发生PE 临床症状: 呼吸困难 胸痛 晕厥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休克 低血压等 辅助检查: 胸部X线 心电图(S1Q3T3、右束支传导阻滞) D-二聚体升高 CT静脉造影 肺通气-灌注显像 肺血管造影术1~2mm 增强CT 超声心动图 预后评估 1. 血流动力学 低血压、休克、晕厥及心脏停搏 2. 右心室功能障碍标志 超声心动图、BNP等 3. 心肌损伤标志 肌钙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 4. 其他危险因素 年龄、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COPD等 治疗: 1. 一般处理 监护、绝对卧床、大便通畅、镇痛镇静等对症处理 2. 支持治疗 面罩、机械通气;扩容、血管活性药物 3. 溶栓 症状发作的48小时内获益最大,6~14日仍有效 4. 肺动脉取栓术 溶栓禁忌或溶栓失败 5. 经皮导管取栓术及碎栓术 6. 初始抗凝治疗 肝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1拮抗剂持续5天 7. 植入静脉滤器 PE合并特殊情况 1. 妊娠 普通肝素或LMWH 2. 恶性肿瘤 LMWH 3. 右心室血栓 溶栓、手术取栓 4. 肝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5. 慢性血栓症的肺动脉高压 动脉内膜切术 6. 非血栓所致的PE
精选范本
.
精选范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