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营初中 许凤霞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赤壁》。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赤壁》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5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中的第二首。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四、说教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问题导入法。
2、诵读激趣法:组织多种形式的诵读,如跟读、齐读、赛读等形式,尽最大力调动学生积极性。
3、合作探究法:教师引导,给出话题,学生以小课题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展示; 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展示结果。 五、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2~3分钟)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 课堂小结:(2~3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4、 布置作业。 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
比较阅读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六、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问题导入、诵读激趣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