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高考历史精练案 第17讲

2021高考历史精练案 第17讲

来源:意榕旅游网
(链接《配餐》P17)1.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一现象说明(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开始B.自由劳动制度占主导地位C.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D.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解析】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而不是中世纪晚期,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没有涉及劳动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可以得出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故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乡村制造业活动”,没有提及农村经济转型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2.(2019·安徽合肥三模)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英国社会围绕奢侈的定义、奢侈浪费与社会道德、奢侈浪费与经济发展、奢侈浪费与健康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通过这次讨论,奢侈的定义发生了转变,转变的关键之处在于将奢侈的定义与道德脱钩,与经济发展挂钩。据此可知,这场大讨论(A.不利于社会消费的增长B.导致了西方人文精神缺失C.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D.激化了英国社会阶级矛盾【解析】据材料“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和“将奢侈的定义与道德脱钩,与经济发展挂钩”可知,这场大讨论强调奢侈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扩大消费,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广阔的市场,故选C项;据材料“将奢侈的定义与道德脱钩,与经济发展挂钩”可知,这场大讨论有利于为消费提供精神支持,扩大消费,排除A项;“将奢侈的定义与道德脱钩”有利于个性的发展,排除B项;提倡整个社会的奢侈消费有利于打破等级差别,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答案】C)。3.(2019·北京海淀区二模)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在他们撰写的《技术工人》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以下对“内战”理解准确的是(A.议会军与国王军队的交战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C.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D.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对抗【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之后,在阶级关系上,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并且二者是尖锐对立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故选B项;议会军队与国王军队的交战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并非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通过题干中的“内战史”,可知题干与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战争无关,排除C项;题干内容涉及的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内部的“内战史”,与“乡村地区”无关,排除D项。【答案】B其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17604.“1820年到1860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年的200万磅增长到1850年的不下3.66亿磅。”导致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机器的发明和使用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交通运输工具革新D.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解析】根据材料“1820年到186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剧增,故A项正确;“世界工厂”侧重世界贸易的一面,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交通运输领域,故C项错误;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故D项错误。【答案】A5.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1816年以后”特别是“1831~1841年”,人口死亡率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英国工业革命后城市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有关,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人口膨胀,食物短缺”,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医疗技术水平应该高于18世纪,故D项错误。【答案】A)。6.公元1000~1750年,西欧国民收入人均年增长率低于0.1%;18世纪下半叶,这一增长率提高到1%~1.5%;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年增长率为3%。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欧美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形成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西欧疯狂的殖民扩张【解析】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始于罗斯福新政,故A项错误;欧美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19世纪末,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正好分别处于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西欧进行殖民扩张始于17世纪,故D项错误。【答案】C)。7.(2019·四川乐山三模)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下表所示是其代表作《教育论》的课程设置方案。人类活动直接保全自己

获取生活必需品,间接保全自

己抚养子女

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娱乐休闲

该课程设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B.社会分裂对立的现实C.日益工业化的社会需要D.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

【解析】“19世纪”“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均明显地反映了工业化,故选C项;由表格信息不能解读出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直接相关的信息,排除A、B两项;表格部分信息体现了自然科学的内容,但不能确定独立与否,排除D项。

【答案】C

)。

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文学、艺术课程生理学、解剖学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

《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8.(2019·山东济宁二模)1913年10月,在总统威尔逊的呼吁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将关税税率由40%降至29%。有人评价该法案“目的是减少保护,使美国工业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的竞争”。美国的关税改革()。A.客观上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B.体现出扩大资本积累的客观需求C.有利于保护美国的国内市场D.反映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妥协让步【解析】题干中提及《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将关税税率由40%降至29%以及评价认为其“使美国工业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的竞争”,由此可知美国的关税改革有利于美国与欧洲展开竞争,从而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故选A项;美国降低关税是为了提高美国工业的竞争力,以达到“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的竞争”的目的,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美国降低关税将使美国国内企业受到冲击,排除C项;据题干中“使美国工业与欧洲制造商展开真正的竞争”,可知美国与欧洲竞争,排除D项。【答案】A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9.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于1913年便开始使用标准化、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得益于(A.蒸汽机的发明B.内燃机的发明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D.“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解析】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项错误;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与材料中“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采用了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9·河南大联考“顶尖计划”高三第三次考试)所占比重(%)

年份第一产业

(农业)185018751900

554938

第二产业(工业)

243037

第三产业(服务业)

212125

158018602550

)。

就业总人数(万人)

上表是1850年、1875年、1900年三个年份德国各经济领域就业比重的统计表。这一统计表表明德国(A.农业经济走向严重衰退B.社会经济转型日益加速C.国民经济结构出现失衡D.劳动力就业率得到提高

【解析】1850~1900年德国第一产业(农业)的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不断减少,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不断增加,说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经济的转型趋势日益明显,故选B项;由材料中第一产业(农业)的就业总人数比重不断减少不能得出农业经济严重衰退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德国各经济领域就业总人数比重的变化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国民经济结构没有出现失衡,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各经济领域的就业总人数比重的变化,不是劳动力就业率的变化,排除D项。

【答案】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