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目的和范围 1.审计目的
工程项目管理情况审计是为了验证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评估项目管理过程的优点和不足,为项目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2.审计范围
(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2) 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 (3) 项目进度和成本控制情况; (4) 项目风险管理情况; (5) 项目沟通和协作情况; (6) 项目质量管理实施情况; (7) 项目安全管理情况; (8) 项目合同管理情况; (9) 项目经营管理情况; (10) 项目信息化管理情况。 二、审计方法和技术 1.审计方法
(1) 文件调阅审计法 (2) 过程审计法 (3) 计划审计法 (4) 统计审计法 2.审计技术 (1) 数据分析技术 (2) 问卷调查技术
(3) 专家咨询技术 (4) 现场检查技术 (5) 系统模拟技术 三、审计工作程序 1.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确定审计主要的项目管理目标和范围,明确审计要求和重点。 2.收集项目文件和资料
收集项目管理文件和资料,包括项目管理规章制度、项目管理和技术文件、项目实施计划和验收报告等。
3.了解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了解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包括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联系。 4.审查项目进展和成本控制情况
审查项目进展和成本控制情况,包括项目执行计划、进度计划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5.评估项目风险管理情况
评估项目风险管理情况,包括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 6.考察项目质量管理实施情况
考察项目质量管理实施情况,包括项目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执行情况。 7.审查项目安全管理情况
审查项目安全管理情况,包括项目安全管理计划、安全检查和事故处理的执行情况。 8.检查项目合同管理情况
检查项目合同管理情况,包括项目合同执行情况、合同变更和索赔的处理情况。 9.了解项目信息化管理情况
了解项目信息化管理情况,包括项目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的措施。 10.整理审计发现
整理审计发现,形成审计报告,提出问题和建议,为项目管理提供改进依据。
四、审计工作安排 1.确定审计组成员
确定审计小组成员,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编制审计工作计划
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编制审计工作计划,明确审计任务的时间和进度。 3.组织项目文件和资料
组织项目管理文件和资料,准备审计所需的调查表格和工具。 4.开展审计调查
按照审计工作程序,开展审计调查和检查,收集和整理审计数据和证据。 5.整理审计发现
整理审计发现,形成审计报告,提出问题和建议。 6.提交审计报告
提交审计报告,向项目管理部门和决策者汇报审计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为项目管理提供依据。
五、审计报告内容 1.审计目标和范围
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包括审计要求和重点。 2.审计发现和问题
介绍审计发现和问题,包括项目管理的优点和不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改进建议
提出改进建议,包括项目管理的改进措施和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案。 4.应对措施
提出应对措施,包括项目管理的应对计划和应对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案。 六、审计工作总结 1.审计效果评估
评估审计效果,包括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审计效果的质量。 2.工作总结和反馈
总结工作经验,提出改进建议,为审计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依据。 七、审计工作保密
审计工作对项目管理的审计数据和信息进行保密,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审计工作的查阅和使用需受到审计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的控制和管理。 八、工作验收
由审计主管部门或委托方对审计工作进行验收,并对审计报告进行审核和确认。审计报告要经过审计主管部门或委托方的批准后方可公布和使用。 九、参考文献 1.《项目管理规范》 2.《项目管理手册》 3.《项目管理实践指南》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5.《工程质量管理实施规范》
以上是工程项目管理情况审计方案的内容和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