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丽水市山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其成效

丽水市山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其成效

来源:意榕旅游网
资源与环境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9期 丽水市山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其成效 黄芳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浙江丽水323000) 摘要 介绍了丽水市山区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包括莲都区“养殖一沼气一综合利用”、云和县“猪一沼一果”、景宁县“猪一沼一作 物”、龙泉市“猪一沼一竹”等,并分别对其经济、生态效益进行分析,以期对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成效;浙江丽水;山区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9—0258一O1 丽水市山区地域面积广,发展山区生态型循环农业空 间大。若充分利用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和农业大循环的特点, 积极探索发展“养殖一沼气一种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努 力构建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养殖健康、节约高效的现代生 态循环农业体系 I。对改善丽水山区农村生态环境。全面提 升山区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莲都区“养殖一沼气一综合利用”模式 丽水市莲都区利用“养殖一沼气一综合利用”的生态循 环型模式,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2009年,丽水市 莲都区农业局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养殖一沼气一综合利 用”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大力开展沼液异地运送。采用“合 作社+养殖场户+种植基地及农户”的运行模式,成立沼液有 机肥配送中心。目前,莲都区已有3家沼液配送专业合作 社。并配备了专门沼液运输车(槽罐车),选定全区大型养猪 场作为沼液供应点,在紫金、碧湖、大港头、老竹等乡镇(街 道)确定9个种植基地作为沼液沼渣利用示范基地,面积近 333.33 hmz,涉及柑橘、蔬菜、水稻、茶叶、桃、枇杷等产业。同 时,沼液综合利用得到莲都区财政的极力支持,出资补助 支持。在9个种植基地建造了21个沼液贮液池。能贮沼液 686 m 。截至目前,配送中心共运送逾2 850车、8 500 t沼 液,惠及周边种、养殖户,充分发挥种、养殖生态循环效应。 莲都区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大力开展沼气、沼液、 沼渣“三沼”综合利用。全区共建成中小型沼气池245个,年 可产气约198万m3,替代标煤约1 411 t,消耗粪污1万t以 上,产生沼渣、沼液逾6万t,减少化肥使用量约1 250t,为 农户年增收节支300万元以上。2008年,莲都区在碧湖镇河 口村建起了丽水市首张“沼气互联网”。成为全市第1个全 民使用沼气的村庄。该村167户、人口400人以上,生猪存 栏10000头以上,年产沼气超过12万m ,相当于3 540瓶 液化气的供能量。村民使用沼气后,每户每月节省液化气费 用100元以上。通过此模式的利用不但减少村庄环境污染, 而且充分利用沼液和沼渣作为有机肥,促进农作物生长,提 高农产品品质。 2云和县“猪一沼一果”模式 丽水市云和县实行“猪一沼一果(茶叶、蔬菜)”生态循 环种养模式。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坑根村陈某生态养猪场, 占地面积逾5.33 hm 。其中果园逾3.33 hm2、茶叶生产基地逾 1.33 hm ,养殖场占地面积0.2hm ,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 该场投资逾5万元建造了沼气治污工程。以沼气工程为纽 收稿日期2013—03—28 258 带的“猪一沼一作物”生态种养模式,按照“无害化处理、资 源化利用、零排放”的要求,生猪粪便实行干湿分离,鲜粪外 运用于制造有机肥,少量猪粪及猪尿污水进入沼气池厌氧 发酵生产沼气。沼气作为清洁能源用于发电照明、炊事燃料 及消毒和加温等:沼渣、沼液用作果园菜地肥料。通过建成1 座容积100m。的沼气池。每日可产沼气约5万m ,供给本 场和附近10个农户作炊事燃料。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近1 万元:年产沼液900 t以上,沼液供本场和附近约6.67 hm 果 园、茶园、吊瓜、蔬菜基地作有机肥。按已经使用农户效益测 算,使用沼液比使用化肥可节约化肥、农药成本3 000元/hm2 以上。6.67 hm 种植面积年可节约生产成本约2万元。 3景宁县推行“猪一沼一作物”模式 景宁县推广实施“猪一沼一作物或狼尾草”的生态循环 农业发展模式,通过这种发展模式,一是减少能源支出,改 善环境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二是减少农药化肥使 用,提高农业生产有机肥的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利农 作物健康成长,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嗍;三是粪便的无害化处 理.使栏舍的卫生状况得到改善,有利于生猪的健康生长; 四是提高生猪养殖品质,提高生产效益,为民增收、为农增 效,促进该区域种、养殖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有效发展山 区生态循环农业。 4龙泉市“猪一沼一竹”模式 龙泉市采用“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林”等农牧结合 生态循环模式。龙泉市小梅镇二村大洋坑的小明生猪养殖 场,存栏生猪300头。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周边配套笋 竹两用林逾46.67 hm2。养殖场产生的粪尿、污水,通过干湿 分离、雨污分流,干粪直接堆积发酵,用于竹林作肥料;污水 经厌氧发酵和曝氧处理后用作竹林的液体肥料。配套的 46.67 hm2笋竹两用林因为应用沼肥,带来了颇丰的收益。竹 林生产鲜笋3 750 kg/hm 。比使用沼肥前增收750 kg/hm ,而 且通过沼肥种植的竹笋特别鲜嫩,畅销市场;同时产竹材 1l 400 kg/hm .增加产量8 400 kg/hm ,胸径大于30 cm的毛 竹比例提高30%以上。2项合计,竹林年可增收3 675元/hm , 全部竹林增收达到17万元。 5参考文献 …1徐东瑞,马礼.坝上生态农业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JJ.华北 农学报,2003,18(2):114—117. [2]李家虎,宋松岩,白耕勤.浅谈我省生态农业的发展【J】.河南农业科 学.1989(4):18-2o. [3】小流.生态农业的致富之路【JJ.河南农业科学,1986(6):40. 【4】尚庆伟,刘淑梅,黄国兵,等.江苏省连云港市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新模 式探析fJ1.江苏农业科学,20O8(5):301—3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