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动机

动机

来源:意榕旅游网


通用常识-心理学模块

动机

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让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与目标,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再者,动机激发个体进行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也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下来。

从不同的角度对动机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起源于有机体生理需要的动机称为生理性动机;起源于有机体社会性需要的动机称为社会性动机。由于社会性动机是后天习得的,因此在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成就动机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动机,它意味着人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圆满的结果。人的成就动机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以工作为例,有些人工作是为了生活,而另一些人活着却是为了工作。对后一种人来说,工作是自我价值感的源泉,是社交网络的基础;追求成就的动机激发和指引着他们的行为,影响着他们对许多社会状况的直觉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评价。一些心理学家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发现,成就动机的高低与社会实际成就大小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并且他还比较了现代的许多国家,发现经济成功的原因不在于经济制度、地理因素或政治目标,而是取决于成就动机的水平。一个高度提倡成就取向的文化是鼓励自信与抱负,鼓励冒险意识的,是着眼未来而不是着眼过去与现在的。

总之,对个体而言,动机的强度对工作效率影响很大,人们倾向于认为动机强度越高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工作效率也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则工作效率越低。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心理学研究证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